谷 伟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朔州朔煤小峪煤业公司,山西 朔州 038300)
矿井通风系统[1-2]是井工煤矿生产的六大系统之一。随着矿井开采的延伸,通风线路随之加长,通风阻力增加,通风越困难。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经济开采,既要满足矿井通风需要,又需优化矿井通风线路,实现经济通风。小峪煤矿为生产矿井,上组煤4(16)、2(18)、3(19)号煤层仅剩南Ⅰ盘区和404 盘区可采,目前主采煤层为5(22)号煤层和8(25-1)号煤层。矿井上组煤现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正在开采的5(22)号煤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现通过主斜井、副斜井、1 号行人斜井和2 号进风斜井进风,1 号回风立井、2 号回风斜井回风。
经计算,404 盘区、5(22)号煤层和8(25-1)号煤层单独生产时所需风量分别为92 m3/s、125 m3/s 和137 m3/s。根据矿井生产规划和煤层接续,南Ⅰ盘区上组煤回采完毕后,矿井404 盘区上组煤和+1100 m 水平5(22)号煤层配采,矿井所需总风量为92+125=217 m3/s;之后5(22)号煤层与延伸后的8(25-1)号煤层配采,矿井所需总风量为125+137=262 m3/s。矿井现有井筒最大进风量为346.24 m3/s,最大回风量为166.48 m3/s。矿井回风井筒回风能力满足不了矿井后期通风需求。
2 号进风斜井、2 号回风斜井通过上组煤416、417 巷及西石门等巷道与南Ⅰ盘区上组煤沟通,主要服务于南Ⅰ盘区上组煤;2 号进风斜井通过301第一暗斜井与5(22)号煤301 盘区轨道巷相通。南Ⅰ盘区上组煤回采完毕后,接续的404 盘区利用5(22)号煤生产系统进行生产。因此,现有2 号回风斜井不能服务于矿井后期生产。矿井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矿井北部,与现有1 号回风立井井筒距离较远,困难时期矿井通风阻力较大[3-4],既不能实现经济通风,且造成井下漏风量增加,加大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同时矿井北部距现有安全出口距离较远。
图1 优化前矿井通风系统
通过对矿井目前通风能力和通风系统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三种优化方案:
(1)方案一:关闭2 号回风斜井,在井田北部新增回风立井。该方案可有效解决矿井通风能力不足的问题,通风线路短,通风负压小,能解决矿井北部通风及安全出口等问题;但是其供电、运输及管理不便。
(2)方案二:关闭2 号进、回风斜井,改造1号回风立井为进风立井,在井田中部1 号回风立井场地附近新增回风立井。该方案距现有工业场地距离近,交通运输方便,通电线路短;但是解决不了北部通风困难、北部安全出口较远等主要通风问题。
(3)方案三:保留2 号进风、回风斜井进行改造,其余井筒功能不变。该方案无需征地、新建井筒,可节省投资;但是改造工程量大,影响现有生产,且改造后通风线路长,通风效果差。
结合矿井目前通风系统存在问题,综合分析选择方案一,即在矿井北部新建回风立井,并优化矿井通风线路,从而解决矿井通风问题。
404 盘区利用5(22)号煤大巷进行布置,主要进风利用5(22)号煤层+1100 m 水平进风大巷和402 盘区进风大巷。新增回风立井后,404 盘区回风经盘区总回风巷至新增回风立井,有独立的回风系统。由于5(22)号煤层集中进风大巷和北翼402 盘区进风大巷需满足404 盘区和5(22)号煤北翼盘区同时生产的进风量,需对5(22)号煤主要进、回风大巷校核。
(1)进风大巷
5(22)号煤层402 盘区靠近北部工作面与404 盘区工作面同时进行回采时,矿井总风量为92+125=217 m3/s。5(22)号煤集中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巷最大进风量见表1,402 盘区皮带巷、轨道巷最大进风量见表2。
图2 优化方案矿井通风系统
表1 5(22)号煤集中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巷最大进风量统计表
表2 402 盘区皮带巷、轨道巷最大进风量统计表
通过以上分析,矿井现有5(22)号煤集中进风巷满足进风要求;402 采区进风巷道不能满足5(22)号煤层402 盘区与404 盘区工作面同时回采时进风需求。故在402 盘区巷道西部平行于402 盘区皮带巷处新增一段5(22)号煤层402 盘区进风巷,该巷道由集中进风巷通至5 号回采工作面即可,净断面积15.36 m2,担负402 盘区进风任务。优化后的通风能力见表3。
表3 402 盘区皮带巷、轨道巷最大进风量统计表
(2)回风巷道
5(22)号煤层402 盘区靠近北部工作面与404 盘区工作面同时进行回采时,矿井总风量为92+125=217 m3/s。404 盘区采用盘区回风巷和总回风巷独立回风至新增回风立井,5(22)号煤风量由402 盘区回风巷回风至新增回风立井和1 号回风立井。402 盘区回风巷和404 盘区回风巷、404 盘区总回风巷最大回风量见表4。
由表4 可知,404 盘区总回风巷满足回风要求,但404 盘区回风巷不能满足92 m3/s 的回风需求。因此,将404 盘区回风巷由净断面4.5 m×3.2 m 变为4.8 m×3.5 m,净断面积为16.8 m2。同时,5 号煤层回采工作面在新增回风立井北部开采时,402盘区回风巷也不能满足125 m3/s 的回风需求,故在402 盘区新增一段回风巷,由井筒北部5 号煤层回采工作面至新增回风立井,作为专用工作面回风措施巷,解决工作面回风,净断面积为13.44 m2。优化后,402 盘区回风巷和404 盘区回风巷最大回风量见表5。
表4 404 盘区(总)回风巷、402 盘区回风巷最大回风量统计表
(3)优化采区接续
如果矿井接续进行调整, 404 盘区工作面生产时,5(22)号煤层不在北部402 盘区生产,仅在南翼301 盘区生产时,402 采区进风巷道可不改造,改造巷道为404 盘区回风巷;5 号煤层回采工作面在新增回风立井北部开采时,改造402 盘区回风巷,改造参数同上。
小峪矿新增回风立井后,进行了多次通风阻力测试,矿井通风阻力得到明显减小,特别是矿井在困难时期的通风阻力得到明显改善,矿井风机运行状态良好,降低了电费消耗。优化后的通风线路缩短,通风系统合理,能够满足矿井各头面的用风需要,矿井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结合小峪矿生产现状和煤层接续情况,分析认为小峪矿目前通风系统存在通风路线长、通风阻力大和通风能力不足的问题,经比较需在井田北部新增回风立井,同时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实施后可满足矿井通风需要,保证矿井安全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