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传统服饰材料火草的创新加工运用*

2021-06-05 09:41曾婉琳赵珂
艺术品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铁丝纤维加工

曾婉琳 赵珂

一、关于火草

火草,名为钩苞大丁草(Gerbera delavayi),属于菊科大丁草属植物,生长于1300 米海拔以上的高寒地区,以云南、四川为多。火草的名字源自它的特性,也是人们对它的最初运用,火草叶的背面有一层白色薄膜,它可被轻轻从叶背上撕下,这层白膜干燥后燃点低,用铁火镰与石头撞击产生火花即可将它点燃,是燃火的绝佳媒介材料,火草也因此而得名。火草非常稀有珍贵,它生长周期长,对环境要求也较高,常常隐藏于高海拔的高山丛林中,采摘时需要仔细寻找。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常常将火草材料运用在服饰上,如云南迪庆地区傈僳族人,永胜地区彝族他留人以及石林撒尼人等,他们将火草制成火草衣、火草腰带,也有用于家纺制品的,如云南文山地区壮族人的火草被,其透气性好,还具有一定保暖、防水功能,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天然环保材料。

二、火草的传统加工运用

现阶段,对火草的加工运用仍然遵循传统的搓线织布形式,加工不易,整个过程都是纯手工。

(一)加工形式

(1)火草线的加工。火草线加工是最基本的加工形式。将火草叶背面的白色膜(纤维)撕下,由于纤维具有一定薄透度及黏性,因此很容易将其进行搓捻,这个过程需要边撕边搓,将白色膜(纤维)一层一层接上,如此反复,最终搓捻成火草线。虽然它的加工需要人力大,效率也要求高,是一个耗材、耗时、费力的纯手工过程,但火草线和其他线,如麻线、棉线等比起来手感更好,质感很柔和,有一种温暖感,同时又自带黄白自然色调,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环保材料。不过,火草线韧性不好,手工搓捻的线条也不够均匀,因此传统上火草线一般不单独进行纺织使用。(2)火草布的加工。通常情况下,用火草纤维捻成的火草线并不直接用于织布,因为它的纤维韧性并不好,承受不了纺织力度,容易断线,因此织布时往往和麻纤维进行混纺加工,称为“火草麻布”。纺织前要将火草线放入米浆中浸泡搓洗,以此使火草线更为牢固顺滑;再次在纺织机上进行编织,分为两梭,一梭是麻线,作为经线用,一梭是火草线,作为纬线用。整体上火草布的编织形式以经纬线的横平竖直交错为主,没有太多的编织花样,效果较为单一,但其透气性和保暖性好,冬暖夏凉,同时还具有一定防水功能,因此当地居民在雨季时常穿着火草麻衣在林间劳作。

(二)运用现状

(1)传统运用情况。目前火草材料仍然以传统运用形式为主,它与麻、棉混纺成火草布后常常被用于少数民族的服装服饰或家纺制品中,这些运用除了功能性外,还往往承载着情感,像火草衣,是女子送给心上人的珍贵定情物,而火草被又是妈妈为女儿准备的重要嫁妆,寄寓着母亲对女儿的爱和祝福。现阶段对火草材料的运用仍然是原始的、局限的,只能自给自足,无法产业化。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火草材料成本高,可运用率低,需求性小;第二,火草材料韧性不好,无法承载花样纺织,其纺织效果单一;第三,火草加入麻材料混纺后虽然增强了布料强度,但材质粗糙、厚实,不利于现代加工运用,满足不了当今人们对高级精致生活的追求。(2)现代可运用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工业性、产业化的背景下,人们追求更为舒适而精致的生活,回归自然寻求天然环保的理念是当下设计时尚。火草材料具有天然环保运用价值,同时纯手工加工过程对人体及环境没有损伤,具有生态优势。虽然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如果能通过一定的创新去扬长避短,改善它的加工方式,提升可运用性,那么这种古老而传统的天然材料就不会在社会发展演变中消失。同时,这样研究行动可为少数民族地区开拓扶贫致富路径,是以传统材料及传统工艺为依托的民族创新生产,具有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三、火草材料创新加工设计运用

在对火草材料创新加工及设计运用的探索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去呈现火草纤维使研究提前,它不同于传统加工中火草材料与麻的混纺,这反而削弱了火草原本的材料优势,我们希望火草能较为纯粹、直接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中。

(一)创新加工形式

传统火草材料的加工主要是将火草纤维与麻、棉混纺,虽然能有效增强其韧性,但火草原本的特色被打折,同时火草布的创新运用率并不高,为了保留原本火草纤维的纯粹性,拓展其可设计运用层面,我们将火草纤维线与铁丝进行融合加工,以此提升它的可塑能力。这种加工方式类似于手工包芯线制作原理,以铁丝为芯,将火草纤维线进行二次捻捋,并紧密和铁丝缠绕一起。

首先,需要将火草纤维初步捻线,这个步骤仍然以传统火草捻线加工方式为主,从采集来的火草叶背上撕下白色膜(纤维),一片一片依次捻捋成线。这个过程重点在于将火草纤维捻成线,牢固成线是关键。再次,以铁丝为芯进行火草缠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已经成线的火草纤维进行二次捻捋,一边捻捋,一边又绕于铁丝上,二次捻捋可以让火草纤维更加紧密,降低其原本的粗糙感,同时二次捻捋让火草线自身又形成螺旋肌理,增加了它的构成层次,带来丰富视觉效果。再有,关于铁丝,由于铁丝主要以芯来使用,因此它的选择应该与最初的火草线粗细成匹配,一般以大于2 倍火草线粗度的铁丝为佳,太粗或太细都不合适。最终由于火草线二次精细加工,并以铁丝为芯的紧密缠绕,火草的可塑价值被提升,效果更为整齐、精致,还自带有一定螺旋肌理,使火草在创新设计中的可运用性被拓展。(如图1)该加工形式与传统火草加工的差异点主要在三方面:技术形式不同、结果形态不同、运用效果不同。首先,以铁丝为芯进行二次捻线缠绕的纯火草纤维线加工是一种相对简单、成本也更低的手工技术形式,捻线、绕线是其基本技术点;再次,该加工技术的火草形态以线造型为主,是一种火草线加工形式;最后火草线在创新设计中的运用效果是非常直观的,以线直接进行造型,或以线进行附着缠绕,添加肌理层次感等等,可运用率大大提升,并灵活多变。

图1 以铁丝为芯的火草线缠绕加工

(二)设计运用

以铁丝为芯进行火草纤维二次捻线缠绕加工的形式使火草线既牢靠,又显整齐,解决了火草韧性差、粗糙效果的问题,尤其是它可以直接进行设计造型,为传统火草材料与现代设计融合运用打下基础。根据新的火草加工形式,我们以“缠绕”为关键词,开展以线造型的服饰品创新设计。首先,用铁丝为芯的火草线开展直接塑形。通过铁丝的可弯曲性,将火草线塑造成各类线性服饰品。这个过程要注意弯曲造型时火草线的紧密度,万不可有松懈,否则火草线容易散开露出铁丝。这种直接运用形式要求服饰品以现代抽象造型为主,造型构成要足够精巧,并具有一定层次感,这样最终效果才会显高级;再次,用铁丝为芯的火草线开展间接塑形及装饰。由于铁丝芯火草线直接塑形会有不紧密的风险,它的粗细变化跨度也不能太大,同时对其进行大幅度弯曲和缠绕并不可行,因此为了打破这种局限性,我们用其他可弯曲材料先进行塑形,如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然后再将铁丝芯火草线缠绕于已经成型的造型上,这种方式更具优势。在这个过程中,火草线的运用可以是一种肌理装饰,也可以是配合原造型的再塑形搭配,对比手法的运用是重点,要考量好肌理对比、面积对比、粗细对比等效果,同时要尽可能去凸显火草材料的主要运用性,其最终效果才更有价值。(如图2)

图2 以铁丝为芯的火草线服饰品

四、总结

当一种事物具有可运用价值时,它就能带来机会,带来效益,火草材料正具备这样的潜力,不过它的发展之路需要在加工和运用上去下足力气,传统火草材料的缺点是一面墙,正阻碍着它的生产发展,那么如何通过改善加工形式降低其成本,如何增强火草运用创新性、有效性是探索的重点。也许我们还可以开展火草的人工种植,在获取途径上去突破,提高火草产量,保障材料的可持续供应;再次,或许可以将火草原本的纯手工式加工借助机器或高科技技术进行改善,使得火草线捻制更快,效果更均匀,即能控制粗细,又能在以火草纤维为主体的基础上韧性增强,提升生产率,降低其成本;再有,关于火草材料的运用,一方面作为纺织纤维也许在纺织中可以尝试更多的花型编织样式,包括如织锦一样的提花编织的尝试。另一方面可以对火草材料进行染色处理,由于天然纤维的特性,它的上色率好,从而在色彩层面上来开展创新运用。以上这些其实并不完全只是一种设想,因为对火草的加工运用探索已经开始。有与火草相关的注册企业,像四川德昌县国绣傈僳族火草麻布制作专业合作社,也有关于火草加工运用的专利,如《一种火草取火装置、使用方法及其应用于流程》,《一种火草纤维的剥离方法》等等,包括对火草的设计也是不乏创新运用,如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李蓉丽老师的火草创新设计作品在2018 年就获得了三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认证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她带着民族情怀一直致力于火草研究,树立了火草创新加工及运用的榜样。

总之,对传统民族服饰材料的创新是一种坚持,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尊重,路途虽然艰辛,但相信通过不断地开拓努力一定能让越来越多的优秀民族技艺或传统材料走进大众视野,让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变得更好。

猜你喜欢
铁丝纤维加工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纤维混凝土研究进展探讨
跟踪导练(一)
两长两短
刘辉纤维艺术作品
铁丝原来有多长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熟练的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