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包容是永恒的主题

2021-06-04 16:59于宝源张霓君郑挺颖
环境与生活 2021年3期
关键词:流离失所难民署难民营

于宝源 张霓君 郑挺颖

编者:2月10日,《环境与生活》记者一行来到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专访了该署代理驻华代表陈蔚云(Vivian Tan)女士,就难民与环境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难民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许多人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化流离失所,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难民的到来又会增加当地环境压力。陈蔚云女士是新加坡华裔,已在联合国系统内工作多年。她向《环境与生活》介绍了难民在新冠疫情中遭遇的困境,以及难民署援助难民的相关行动。难民署除了大力改善难民营的环境条件,也在大力推动光伏发电等可持续能源。她认为,人道主义精神对于援助难民来说至关重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着巨大作用。

“气候难民”、“环境难民”的表述并不严谨

《环境与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气候难民”、“环境难民”、“灾害难民”等名词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主流观点认为,由全球生態系统严重恶化、土地荒漠化、气候变化、水资源匮乏等因素产生的难民都可以被称为“生态难民”。请问联合国难民署有没有关注过此类观点和表述?

陈蔚云:我知道现在“气候难民”、“环境难民”等词语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在联合国系统内,实际上这样的表述没有法律依据。难民署是根据联合国1951年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公约》来界定难民,将由于冲突和迫害等原因被迫跨越边境逃离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因无法得到本国政府保护而需要相关国际机构提供保护的人,称之为难民。

因此,仅仅因为气候变化等原因而流离失所的人不能被称为难民。此外,由于灾害或气候原因导致流离失所的人通常是从一个城市逃到另一个城市或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还是在他们原本的国境内,他们的政府有责任保护他们。

但是,确有一些特殊情况,一些可能因为诸如干旱或食物危机等与气候相关联的原因导致流离失所,同时又与冲突和迫害等原因相交织的情况,就适用于难民公约,例如在索马里、南苏丹以及萨赫勒等国家和地区所发生的状况。

多年来,难民署和我们一些合作伙伴在帮助各国政府应对由于灾难或气候变化等原因带来的人员安置问题有许多经验,我们主要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建立新的法律和标准,指导各国政府妥善应对。

索马里这个国家的政治冲突时间超过20年,产生了大量的难民。又因为常年受到干旱还有蝗虫灾害的影响,造成了饥荒,许多人离开了家乡。加之疫情的到来,索马里现在有超过200多万人在境内流离失所,有87万人逃到了周边国家。在这些流离失所的人群中,我们很难区分出谁是因为武装冲突而成为难民,谁又是因为环境恶化而远走他乡的,但我们常常意识到,他们的需求是相似的。

难民不应在新冠疫情中被遗忘

《环境与生活》: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难民署的相关工作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尤其是在大量人口聚集的难民营中,他们怎样应对新冠疫情的挑战?

陈蔚云:到2020年中期,全球有8000多万人被迫流离失所。其中,超过5000万人为境内流离失所者,2600万人为跨境流离失所的难民。所幸到目前为止,在各国政府、联合国难民署和我们一些伙伴机构的帮助下,难民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与其东道社区相差无几。这一切都要感谢当地政府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及时有效地采取了防护措施,这也说明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落实到位。

新冠疫情是一场考验,它给所有人都带来了挑战。难民的防护能力最为薄弱,且针对他们的相关机制尚未健全。对于难民来说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通常都集中居住在难民营中,由于空间有限,他们无法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就比如在孟加拉国与缅甸边境的罗兴亚难民营,那里居住条件非常简陋,让他们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许多难民赖以为生的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在疫情的冲击下这些工作都收缩了,他们也随之失业,难以维持生计。另外,在这个新冠疫情的非常时期,许多国家都关闭了国门,难民们想要寻求庇护变得更加困难。

目前,新冠疫情对那些流离失所的人造成的最大影响在他们的生计和粮食安全方面。据联合国难民署估计,其中近3/4的人只有一半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且83%的人为满足基本需求而采取的方法并不牢靠。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的爆发阻碍了原有粮食供应链的正常运作,许多难民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截至2020年底,有2.33亿人陷入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通常来讲,流离失所者更容易面临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情况。他们往往依赖粮食援助,甚至有可能为了寻求人身安全而放弃工作、财产并断绝社会人际关系,只能栖身在社会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在新冠疫情中,这些弱势群体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例如减少餐食、再添债务、变卖资产或削减子女的教育支出。

在非洲地区,资金极端匮乏,冲突和灾害频发,供应链中断、粮食价格上涨,新冠疫情的到来无疑是雪上加霜,各地数百万难民陷入了饥荒。一些为了预防感染新冠病毒采取的措施导致许多人无法工作,原先能够养活自己、勉强自给自足的难民开始捉襟见肘。大多数难民不在接收国社会保护计划之内,一贫如洗的他们十分依赖人道主义援助。

例如,在南非,许多难民面临着被驱逐的窘境,他们迫切地向联合国难民署寻求帮助。在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中,62%的儿童严重贫血。面对这些问题,多数难民只能消极面对,大人为了给孩童看病就医只能缩减自己的饮食。这并非埃塞俄比亚独有的现象,据估计,南苏丹80%以上的难民都在节食。在某些情况下,难民为了获得食物会开始乞讨,甚至会面临早婚和强迫婚姻等情况。在整个东非,多国边境卫生措施不达标,例如邻国不承认检验结果,并要求在边境重新检验的做法造成了人们在海关关口大量拥堵,延误了重要的援助和贸易流动。

在中东地区,每6个流离失所人中就有一个是叙利亚人。有550万叙利亚人逃离到土耳其、黎巴嫩、约旦、伊拉克和埃及,在叙利亚本国境内还有数百万人颠沛流离。新冠疫情使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在黎巴嫩,每十个难民家庭中就有七个失去了生计能力,只能勉强度日。重重累积的经济压力造成了紧张局势,破坏了社会凝聚力。

联合国难民署非常担心,难民会在这场疫情中成为被遗忘的群体。我们呼吁难民接收国可以为难民做和当地民众一样的检测、治疗和打疫苗,把这个特殊的群体纳入应对新冠疫情的响应机制当中。没有人可以在这场肆虐的疫情中独善其身,一旦遗漏了他们,就会为公众安全埋下隐患。

我们在疫情中从未停止过帮助难民的脚步,即使是在最边远的地区,我们也不会遗忘。我们保持与他们的联络和接触,为他们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其中有大量的物资正是来源于中国。

多方助力,惠及难民

《环境与生活》:难民面临着用水安全、垃圾处理、厕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难民署是如何援助他们的?除此之外,难民署还能够提供怎样的帮助?

陈蔚云:对于在城市里的人来说,用水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于难民营里的难民来说,用水却是非常困难的。在孟加拉国的一些难民营中,水资源严重缺乏。我们就想办法为他们运水,或为他们找到有水源的地方迁移过去。在南苏丹同样面临用水问题。在情况最严重的时候,有50多万难民抵达该国偏远和不发达的西北地区,而联合国难民署能采取的唯一办法就是使用630辆卡车组成的车队向难民供水。但是卡车供水的方法一方面耗资巨大,另一方面难以监控难民用水情况。在世界各地难民营从事用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联合国难民署工程师开始寻求创新之法解决供水的监控问题。工程小组应用了石油工业中使用的技术,开发出一套系统,将一系列网络化的超声速水位传感器安装在运水卡车的水箱以及难民安置点的静态水箱中,用于提供关于运水和用水的实时数据。该系统以“物联网”为基础,给实物安装传感器,与互联网联动、交换数据。这些设备每个成本约为50欧元,能自动将其读数发送到一个类似于移动电话信号塔的中央通讯闸。这些通讯闸的接收范围为30公里,可以整理多达2万个传感器的数据,这意味着只消一个通讯闸就可以覆盖到整个难民安置点的所有水箱和卡车。之后这些数据会被输入到一个在线仪表板,这是一个能从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活动通讯闸都收集信息的仪表板,工程团队正是借此实时看到全国各地的供水量和用水量。

通过这个方法,联合国难民署能快速监测供水和用水情况,在难民安置点有潜在缺水问题之前就提供用水,提高了服务效率,减少了难民安置点缺水的现象。目前有五个国家的难民营和流离失所者营地正在使用该解决方案。

针对难民失业,我们最主要的援助方法就是向他们提供现金。以前我们会向难民分发食物、毛毯等物资,但后来我们意识到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每个人需要的帮助也是不同的。给予他们现金能够让他们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来解决问题。

新冠疫情中我们非常重视提高难民的防范意识。许多难民营的防护用品并不充裕,因此我们会和当地的志愿者合作,让他们帮助难民署进行宣传,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现在,我们在索马里开发了“杰森(Jetson)”项目,它是一款人工智能预测系统。我们首先将国家的政治冲突、粮食安全等数据输入,然后再输入他国的相关数据,系统就可以进行推测,做出对于气候、政策、冲突等问题的分析,来预测难民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去往何地。通过这些预测,我们的相应措施变得更加完善,也知道应该在哪里采取行动。

但是,仅仅依靠难民署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动员国际社会的力量来支持这些东道地区。

在秘鲁,委内瑞拉的咨询师通过远程连线向难民同胞提供“心理急救”,帮助他们应对新冠疫情。在伊拉克,训练有素的难民社区工作者将心理健康服务带到了被封锁的难民营。在肯尼亚,乌干达难民丽塔·布朗(Rita Brown)是一名瑜伽教练,她将她的课程放在网上,帮助肯尼亚国内外的难民接受自我、保持心理健康。

联合国难民署也经常与世界粮食计划署携手,在2020年6月向利比亚一万多名难民和寻求庇护者提供紧急粮食援助。2020年11月,尕提热带風暴席卷了索马里,我们也合作为那些难民空投了物资。

在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比如在非洲的一些国家,他们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就十分有限,难民又生活在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电网、道路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艰难。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类似中国“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来帮助这些非洲国家。大家都知道“一带一路”为了许多非洲国家建立了基础设施,我们也非常希望中国以及其他有能力的国家能为一些难民接收地区建立电网,惠及难民和当地民众。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都在与我们开展密切合作,他们正是援助难民的主力军。最近我们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进行了商榷,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政府向阿富汗难民提供应急避难物资和教育支持,并向联合国难民署在东非地区的援助项目提供个人防护用品,也资助到了东非三国的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中国政府以人道主义精神帮助全球抗击疫情,在解决人道主义危机和全球难民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非常感谢他们对联合国难民署工作的大力支持。一些中国的企业也在慷慨地支持我们,如腾讯公司和传音公司(一家深圳企业,其手机在非洲热销)。他们会为难民提供一些个人防护用品以及电子产品,让无法去到学校的儿童可以进行网上学习。中国企业的解囊相助,也帮助了一批又一批的难民在疫情中渡过难关。

使用清洁能源势在必行

《环境与生活》: 联合国难民署为解决难民问题发布了《可持续能源全球战略》和“清洁能源挑战行动”,很多人认为可持续能源、清洁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会考虑的问题,大多数难民的生活还在温饱线挣扎,为什么会由难民署来发布可持续能源战略和清洁能源挑战行动,而不是环境署呢?

陈蔚云:首先,清洁能源是未来的发展之路,无关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习近平主席曾经提到,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正是对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很高兴中国能够走在世界的最前端,引领这一趋势。

其次对于难民本身,在逃难路上的最初一段时间,他们迫于生存压力,可能会到树林里砍伐树木,用于烹饪或者取暖,显然这是对自然環境的破坏。我们还注意到,全世界有90%的难民生活在能源匮乏的偏远地区,所以我们必须开展能源的全球战略来帮助他们。

目前,难民署自身正在以多种方式消除能源贫困,并改善环境。我们会为难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降低他们为解决生计问题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我们还会为他们提供一些环保设备,例如太阳能灶等。同时我们还要确保他们能够使用清洁能源进行供暖和照明,因此在难民营建立的地区必须安装清洁能源设备。这不仅有益于难民,也改善了难民营所处边远地区的能源条件。

通过发布《可持续能源全球战略》和“清洁能源挑战行动”,我们鼓励每个人都能为难民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做出贡献。我们呼吁个人能够在网站上为此项行动捐款,企业能够为难民提供清洁能源及相应的设备。我们还呼吁专家进行创新,发展可持续清洁能源,同时政府能够将难民囊括进政府相应的应急方案和发展方案当中。中国是生产风能和太阳能的大国,是对风能能源投资最大的国家,我们非常希望像中国这样有能力的国家加入我们,共同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之路。

理解和包容是永恒的主题

《环境与生活》:在中国,大多数公众对难民问题比较陌生,可否介绍一下难民署做了哪些工作,来提高中国公众对此问题的认识?

陈蔚云:在中国,难民问题更多的不是歧视,而是缺少一种理解。人们会想,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来到我们的国家。没有人愿意过颠沛流离的生活,难民的家乡战火纷飞,他们的出走是为了获得稳定的生活,为了保证人身安全。

许多人也会认为难民的停留会成为接收国的社会负担。其实难民并非永远都会是难民,也并不会永久地在接收国居住。如果他们的国家情况好转,很多难民都会自愿返回家园。如果情况没有好转,我们尽力寻找第三方国家进行安置,让他们成为永久公民。

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难民也在不断地为社会做出贡献。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他们通过在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等领域的贡献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韧性。例如,在肯尼亚的一个难民营,布隆迪难民企业家伊诺桑·哈比亚利马纳(Innocent Habyarimana)制作了一款可以让难民负担得起的平价肥皂。在索马里,24岁的返乡难民法多沙·易卜拉欣(Fardowsa Ibrahim)曾报名参加了一个裁缝课程,没想到6个月后,这项技能就派上了用场,她通过制作口罩帮助人们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类似的例子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在墨西哥,一家生产定制洗衣机的公司雇佣了当地的难民,为拉丁美洲的急救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在伊朗,阿富汗难民医生费泽·胡塞尼(Fezzeh Hosseini)不遗余力地帮助疫情影响下的伊朗和阿富汗病人,为他们提供信息并告知他们如何保持安全。因此让我们的包容为他们留有一份天地,他们可以做出许多伟大的事情。

我们非常希望在找到解决方案之前,社会各界能够理解,也能够包容这些难民,能够让他们在东道社区有正常的生活,过得像我们一样有尊严,拥有工作机会,有基本的医疗保障,让他们的孩子有学上。

通过新媒体普及难民相关知识

《环境与生活》:难民署是如何通过媒体或平台进行宣传的?会考虑到受众吗?

陈蔚云: 我们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提高公众对包括难民在内的被迫流离失所者的认知。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公布被迫流离失所的全球趋势,向公众讲述难民的励志故事,传播联合国难民署为帮助难民所做的工作,让公众了解我们如何解决全球难民问题。

我们开展一些线上和线下活动。比如2019年世界难民日,我们举办了公益电影节,播放与被迫流离失所题材相关的电影,让公众对难民有更多的了解。最近举办的大学生诗歌比赛,聚焦“希望与家园”的主题,在中国各个大学中都收获了非常热烈的反响。我们会持续在各个大学开展讲座,让他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工作,成为我们工作的支持者。我想说,我们都是人类,我们应该怀有人道主义精神去理解难民议题。

在媒体报道方面,我们在中国和《人民日报》、新华社、CGTN等媒体的互动很多。新浪微博是我们社交媒体的主要阵地,也是联合国官方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入驻抖音、哔哩哔哩等社交媒体平台。

对于我们来说,得到中国政府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另外,我们还会争取企业决策者们的支持,帮助我们在其他国家展开援助行动。同时,一些热心公益的团体或个人也是我们传达理念和激发行动的对象。

【环境百科】

联合国难民署

联合国难民署(the UN Refugee Agency,简称UNHCR)是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机构,成立于1950年,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联合国难民署致力于确保每一个人在逃离国内的暴力、迫害、战争或灾难后,有权寻求庇护和找到安全的避难所。70年来,联合国难民署在多个大陆,为难民、寻求避难者、国内流离失所者和无国籍者提供了重要援助,他们中的许多人无依无靠,孤立无援。联合国难民署参与拯救生命,为数以百万计被迫逃离家园者打造更美好的未来。联合国难民署因其帮助欧洲难民的开创性工作及对全球难民的援助,先后于1954年和198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联合国难民署与中国政府在难民保护和难民问题的解决方案方面已经合作了40多年。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南南援助合作基金,向阿富汗、安哥拉、伊拉克、刚果共和国、津巴布韦等国的数十万难民、境内流离失所者和返乡者提供了援助,援助内容涉及教育、医疗、核心救济物资分发等领域。

【绿色人物】

陈蔚云

陈蔚云,联合国难民署代理驻华代表。陈蔚云女士曾在新加坡担任纪录片制作人以及平面媒体记者。

2002年,陈蔚云女士加入联合国难民署(UNHCR),负责联合国难民署日内瓦总部的网站编辑和管理。随后,她成为亚洲、东非和非洲之角的区域发言人,管理媒体事务,尤其是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南苏丹等国发生了紧急的难民问题之后,她积极参与和协调媒体报道。她还制作了相关内容,突出介绍了阿富汗、缅甸和泰国等地难民旷日持久的被迫流离失所状况。

在2009至2011年甲型H1N1流感期间,陈蔚云女士被借调到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办事处,并担任高级传播官员。

2018年3月,陈蔚云女士回到北京担任联合国难民署驻华副代表。她自2021年1月担任代理驻华代表,负责推进该机构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与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的合作。

猜你喜欢
流离失所难民署难民营
雨夜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全球流离失所者人数创70年来最高
难民营
神数据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