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
1.广西南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2.广西城市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 北海 536009
新型城镇化开启了中国城镇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发布,为我国城镇化进程明确了任务,指明了发展方向。其中“七大模式”针对地方特色正有力的推进中国城郊结合部的发展建设。而城市空间无序扩张,地方经济粗放增长已经成为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县级以下农村区域更是普遍存在。一些风景区位良好,乡土文化浓厚的经济欠发达地方村镇正在遭受盲目城市化建设的破坏与面临文化遗失的窘境。而风景区的发展对城镇空间布局、城镇风貌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正面作用巨大,以风景为载体,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升级城镇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景城共建”模式值得深入思考与探讨。
武鸣位于南宁北部37公里处,是南宁未来最主要的卫星城,以发展旅游业和高效农业、工业为主,是具有浓郁壮族文化特色的、灵巧秀美的园林城市。灵水是未来武鸣的城市向西、南方向发展的关键地段,地处山水交汇的焦点,是北部湾旅游线节点,也是一处风景优质、交通便利、城市次中心城镇化的重点区块。(如图1)灵水风景区位于这一山水格局明显地段中心,受到外围城镇发展的严重挤压,周边有广西东盟经济园、学校、老城区围绕,内部景点分布零碎,景观轴线单一,景区孤立发展,园内与城市交通连续性、通达性不够。因此,政府开启对灵水景区进行景观综合提升规划工作。
图1 区位图
以“灵水碧山”为背景,围绕着“灵水”这个主体融入骆越文化、壮乡文化,增加景点、功能,提炼出壮族建筑的特色特点来进行设计,运用现代材料刚与玻璃的结合,将现代简约风格融合民族风,使其设计既有当地民族特色又富有现代感。以灵水景区的景观提升和设施的完善来打造旅游名片,吸引人气,从而提升周边用地价值,带动周边片区的开发建设。景观提升冲破景区边界限制,整合全域内绿色基础设施,以形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县级次中心为目标。景区综合提升和周边片区城镇化过程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实现景城共建、良性发展。
3.1.1 景区外围绿道网络化拓展
以灵水风景区为核心,向东拓展城市绿道网络,加强景区与城市联系的同时,通过风景视线处理将水域景观纳入城市中。通过严格控制绿线与蓝线,保证山水边界的稳定性。将滨水绿带、城市绿道进一步分级分期改造,由线性绿廊开始,逐渐让绿色脉落融入住区、商圈乃至整个灵水城区。
3.1.2 绿色生态空间保护与功能整合
冲破景区孤立发展在空间上的瓶颈,将西部山体与南面滨水公园两大生态斑块连成一体,极好的改善南北人口密集区的人居环境质量,充分发挥绿色生态空间对于微环境最佳调节作用,从而达到生态宜居的目标。“山、水、滨”三园一体建设,适当增加景观节点,形成完整休闲绿环,疏通园内交通,使所有景观节点都能通过交通串联起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整体布局。
3.2.1 居住组团安置城中村改造打造生态和谐住区
实行“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1]既可以节约1/2到1/3以上的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用于新城市功能的开发,又更好地就地解决农民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收入水平的期待。针对片区内现状村庄建筑质量良莠不齐,村内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情况,规划对其采取以下改造措施:(1)整体保留宁武村,对其内部环境做适当提升,引导其功能做相应转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转变为以居住为主,集旅游接待、壮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复合型片区。(2)结合国家棚户区改造等相关政策,对灵源村和局毛村进行整体改造,以就地安置为主,并采用“实物+货币补偿”的方式,同时应解决被征地拆迁村民的社保和就业等问题。
3.2.2 新型城市功能植入加速农民市民化
滨江商业区为转型后的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丰富多样化的现代城市商业功能和传统民俗体验项目,使新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初步形成。而灵山风景区内部景观提升则从文化入手,以“灵”作为文化符号的形式将文化脉络不明显的文化设施进行功能植入及整治再生。以展示为主的文化设施植入业态后转型为体验型的功能设施(如表1),增加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养生餐饮、旅游观光、祈福还愿等功能,满足现代人的休闲需求,丰富的城市功能加速农民向市民的过渡。
表1 文化设施转型功能设施
3.3.1 市民文化嬗变促成乡土文化修复
文化变迁中常出现多种文化的碰撞、替代、适应、融合与抗阻等现象。[2]在城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载体大多在基层农村,作为强势文化的城市现代文化直接碰撞、替代乡土文化的结果是造成地方文化记忆的缺失,文化遗产的破坏与消逝。因此,重整地方文化产业,弘扬骆越文化、壮乡文化,将文化提炼出一些元素和特色,避免文化失忆是构建新型市民文化的重要目标。为避免传习文化嬗变造成的信息遗失,应积极发动地方民众,以社区民众为主体开展传统民俗,拓展旅游空间受限的局面,提高城镇居民的旅游参与度,延长文化与旅游共生下的产业链条。
到民间寻找与积累文化素材,提炼文化符号运用到城市景观小品及园林构筑物中,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融入每个景点,又以对歌、文体汇演、体验壮乡民俗活动等一些娱乐项目,文化交流座谈、会壮乡餐饮及博物馆参观等一些能体现文化的项目来带动本土特有旅游项目发展,突显当地文化特色,使自然资源及文化体验充分结合,为武鸣灵水打下一个坚实的文化背景基础。
3.3.2 文化经济产业系统一体化建设
新城镇化带来的任何变化都将深度嵌入国民经济社会的大体系中,而这也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常态和契机。武鸣县位于大西南出海通道和桂林-柳州-南宁-北钦防黄金旅游带的相交区。灵水景区是武鸣县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大南宁两条主要旅游线路中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市场的异军突起为片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潜在的安源和消费群体。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沿滨江建设民族风情商业街和学壮语、品壮族美食及开展赛龙舟、抛绣球、歌圩、祭祀等民俗活动的空间,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新活力,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发挥文化创意“驱动力”的功能,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载体,融入城市社会经济大体系,形成融合跨界的发展格局,在景观提升中拓展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3]作为县级次中心,根据片区功能的需要在灵水路以东布置商业、办公、居住混合用地和滨江休闲商业用地,以打造片区的中心和名片。并隔水与南部老城商业街和东部新行政区实现跨界联动,将有效推动区域资源的整合,以及存量资源的深度综合利用。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4]为避免新型城镇化只做“顶层设计”,充分实现规划接地气,在后规划阶段还有诸多需要在建设阶段重点考虑的问题,诸如新农村社区居民的就业引导;最贴近民生解决移民后无土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新城镇市民精神休闲生活倡导 ;融入区域经济产业互补的营销计划等。这些问题的跟进需要规划师、农村基层领导、上级政府等多部门、多人士的共同努力才有望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健康、更加务实、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