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2021-06-04 05:21唐霏林钟丽梅覃莹莹李坚硕梁义振戴道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8期
关键词:协作脑出血入院

唐霏林,钟丽梅,覃莹莹,李坚硕,梁义振,戴道辉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右江)

0 引言

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1],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约80%为大脑半球出血,其余为脑干出血和小脑出血。脑出血的发生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因素有关,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多于情绪变化等引发血压突然急剧升高的情况下发病,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早期死亡率高达30%~40%,恢复健康者也多留有后遗症,如瘫痪或肌肉运动丧失,记忆力丧失,语言、思维、吞咽困难等[2]。经临床研究显示,对ACH患者早期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ACH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3]。为研究多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抢救ACH患者的临床价值,现将我院30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00例ACH患者均有嗜睡、昏迷、肢体活动障碍、呕吐等临床症状,符合ACH临床诊断标准,入院后经颅脑CT明确诊断[4],排除了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外伤性脑出血、肿瘤性脑出血及精神疾病等。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36例;年龄为42~75岁,平均65岁;发病15 min至10 h,平均时间8 h;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96例,有冠心病病史者98例,有脑梗死病史者36例,有糖尿病病史者72例。

2 入院前护理方法

(1)A组:家属发现患者发病后自行送医,入院前未接受任何急救护理。

(2)B组:家属或者其他目击人发现患者异常后拨打120求助,医院接线员要尽可能了解清楚患者的主要病情(包括是否外伤、伤及部位或发病部位、主要症状等),急诊科值班医师根据病人的主要病情迅速组织所需要的多学科医护人员共同出诊(如头外伤、颈腰椎伤患者应有神经外科医师参与,脑中风、脑梗塞、脑出血患者应有神经内科医师参与)。出诊医护人员到达发病现场后立即对患者进行院前救护,同时将其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院前急救护理的主要措施有:达到现场后,医护人员评估现场状况,确认患者的病情,测量患者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结合患者意识清醒状态初判病情严重到何种程度;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解开患者的衣领,将患者的头部抬高30°左右并偏向一侧;检查患者的口鼻中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则将其清理干净,确保其呼吸畅通无阻,避免窒息的发生;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心跳或呼吸停止现象,如有则立即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处理(胸外按压与捏气囊由双人互相配合操作实施,频率保持为每按压30次则吹气2次,按压速率>118次/分,捏气囊速率为1次/s,循环施救5次后进行二次观察评估),如出现呼吸停止或无法自主呼吸,立即实施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如有活动式假牙,则必须助其取下;检查有无发生舌根后坠,如有则要立即应用口咽通气管助其通气;对于意识清醒者,要注意与之有效交流,帮助患者缓解产生的心理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通过充分良好的沟通,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穿刺点要注意固定良好,及时按医嘱进行静脉给药,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如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配合医师进行有效处理;在完成现场的初步救护处理之后,将患者平移至担架上,让其采取平卧位,稍稍垫高头部,迅速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在院前急救的实施全程中,必须始终执行无菌操作,坚决避免因细菌感染产生并发症;将患者搬运至急救车上时,要使患者的头部在车的前方,行车时车速要平稳,避免紧急刹车和突然提速,以免加重患者的脑出血量,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瞳孔变化;上车后要及时与院内取得联系,向相关科室人员汇报患者的病情,请专科医生及时到场进行会诊,要求启动院内绿色救护通道,通知CT室医师做好检查准备,有效缩短从入院到CT扫描的时间,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早为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3 结果

B组患者正规治疗的时间短于A组,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评分(见下表1)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A组(见下表2),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组(见下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正规治疗的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正规治疗的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s)

组别 正规治疗的时间(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A组 25.5±3.5 27.5±1.5 37.5±3.5 B组 15.5±2.5 20.5±2.5 50.5±5.5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

4 讨论

院前急救,顾名思义是指患者在到达到医院之前所接受的专业性救护措施,主要以现场急救措施与转运护理为主要内容。多学科协作是由医院组织各个相关学科的医师组成治疗团队针对某一种具体疾病采取协同合作方式,制定出一整套的规范性、连续性、科学性、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实施,旨在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多学科协作已经成为了医院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疗,实践表明,多学科协作能够高效地整合多种学科的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优势,显著提高救治效果,可以有力地推动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与学科团队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临床有关资料统计显示,ACH多发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我国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式下,ACH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趋势[6]。ACH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经临床研究显示,其有效治疗时间窗口期约为3~6 h时,且采取积极有效治疗的时间越早,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越好,致残率和病死率也就越低[7]。因此,对于ACH患者,尤其是因各种原因不能尽早入院治疗的患者,早期、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多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ACH患者的主要优势有:(1)多学科急救护理团队是由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的医护人员组成,对组内的成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并分配了不同学科的工作职责,能够做到对不同的患者均可及时进行有效急救与诊治,快速准确的病情判断为抢救成功奠定了基础[8];(2)多学科急救护理团队具有通畅的通讯网络设施,制定了规范化的接诊流程,有完善的急救制度,救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紧扣,确保了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节约了等待正规治疗的时间。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ACH)患者有助于缩短正规治疗所需时间,进而减少其住院天数,节省医疗花费;对于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呈显著下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协作脑出血入院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