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宪慧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青光眼患者伴随疾病进程的加深,当药物和激光手段已经无法对患眼眼压进行控制时,就需要进行抗青光眼滤过手术,这是是当前青光眼临床中最重要的手术术式,而其中小梁切除术是其中最主要,应用得比较多的方法[1-2]。功能性滤过泡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当前总结手术失败的成因中发现,纤维细胞增生过多致使滤过泡瘢痕的形成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提到小梁切除术单独应用对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眼压的降低等方面的效果仍不够完善,有待提高,并指出氟尿嘧啶在其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4]。为此,笔者此次就86名老年青光眼患者为例,研究了单独应用小梁切除术和联合应用氟尿嘧啶之间的效果差异,报告如下。
研究时间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选取了86例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青光眼患者,其中43例的治疗单纯应用小梁切除术,为对照组,另外43例的治疗在小梁切除术后搭配使用氟尿嘧啶药物,为观察组。对照组:21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61~78岁,平均(65.98±2.47)岁;左眼28例,右眼15例。观察组:20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62~77岁,平均(66.14±2.85)岁;左眼27例,右眼16例。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非常小(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60~80岁的患者;②获知本次研究内容后愿意参与进来并签订好知情书的患者;③无重大脏器类疾病的患者;④单眼患者。
排除标准:①排除伴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②语言、精神等方面有异常无法支持正常的沟通交流。
针对患者眼睛的各项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检查,包含视力、眼角膜、眼压、晶体等等,结合患者的检查结果,确定手术和麻醉的方案。对照组的治疗单纯采取小梁切除术,麻醉方式选用球结膜下及表面麻醉,术中全过程皆在显微镜的帮助下进行。将穹窿部选作基部做结膜瓣,选取角膜缘作基底做巩膜瓣(5 mm×4 mm面积、1/4~1/3厚度)切除掉1 mm×2 mm小梁组织和相应的虹膜周边组织,虹膜瓣使用10-0尼龙线缝合2-4针。研究组的治疗是小梁切除术加氟尿嘧啶,将穹窿部选作基部做结膜瓣,选取角膜缘作基底做巩膜瓣(5 mm×4 mm面积、1/4~1/3厚度)。以巩膜瓣向角膜的方向探入角膜缘0.5 mm处,选取巩膜瓣(中层1/4厚度、大小5 mm×4 mm)分离至角膜缘中线位置,然后切除掉,将氟尿嘧啶棉片(25 mg/mL)放置于结膜瓣和巩膜瓣下面,持续3 min后使用250 mL的林格液冲洗,定位角膜缘的中线位置,切开前房3 mm,使用小梁剪根切虹膜及小梁组织(2 mm×2 mm),巩膜瓣缝合,球结膜缝合。
(1)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Kronfeld分型中的Ⅰ型与Ⅱ型即为功能性滤过泡所含内容,Ⅰ型:微小囊泡;Ⅱ型:弥漫扁平;Ⅲ型:缺如;Ⅳ型:包裹。(2)随访半年,记录并发症情况。(3)眼压,将患者患眼治疗前后的眼压进行对比。(4)治疗效果,在治疗后判断,显效:患者眼压低于16 mmHg,视力高于0.3,视盘及视野都没有受到损害;有效:患者眼压16~21 mmHg,视力0.25~0.1,视盘及视野都没有受到损害,后续无需抗青光眼药物进行治疗;无效:患者眼压、视力的测定与上面两条中的值都不相符,或眼压在治疗中失去控制。
这次研究使用SPSS 18.0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中Ⅰ型16例,Ⅱ型13例,因此功能性滤过泡为29例,形成率67.44%,观察组中Ⅰ型20例,Ⅱ型17例,因此功能性滤过泡为37例,形成率86.05%,显然,观察组的形成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n(%)]
两组随访期间皆有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发生率16.28%,观察组发生率11.63%,两组对比,差异小(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n(%)]
治疗后两组眼压都下降了,其中观察组的眼压降低更多一些(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在治疗前后的变化(±s, mmHg)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在治疗前后的变化(±s, mmHg)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24.09±1.14 21.99±0.84观察组 43 23.98±1.22 20.42±0.93 t 0.432 8.215 P 0.667 0.000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眼压升高损伤眼球组织进而影响到患者视觉的一种眼科疾病,中老年患者比较多见,并且疾病恶化后由较高的致盲率[5-6]。及时予以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小梁切除术通过在眼角膜边缘打开新通道改善眼压,实现保护残余视觉能力的效果,是抗青光眼滤过术中比较传统的一种手术术式,最大的难度在于调控巩膜瓣缝合线,致使手术效果难以保障[7-8]。当然这些年医疗技术进步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小梁切除术也得到了改良发展,临床发现,该手术结合一些药物的使用对手术疗效有一定促进作用。调查指出滤过泡瘢痕是这类手术失败的关键因素,因此预见性的应用一些抗瘢痕药物可以减少其发生率,达到提高有效率的目的[9-10]。本文中选取了氟尿嘧啶,这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其药理作用主要在促进伤口的愈合,对于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能够促进眼部创口的恢复,有效减少相关瘢痕的形成。
本研究中,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比较中观察组的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之间的比较差异小(P>0.05);观察组的眼压在治疗后对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好(P<0.05)。
总而言之,在抗青光眼滤过术之后搭配使用药物氟尿嘧啶可以更好的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对过泡瘢痕及眼压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