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室配合

2021-06-04 05:21张延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8期
关键词:肌瘤手术室腹腔镜

张延华

(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山东 潍坊)

0 引言

近年较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性良性肿瘤则为子宫肌瘤,其发病率高。现治疗此疾病主要采用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则为常用手术方式之一,包含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近年随着腔镜技术逐步成熟和改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势也得到认可。但有报告称[1],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属于有创性干预,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较强应激反应,手术耐受性降低。因此,怎样降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已发展为医学界相关学者研讨的重点。现阶段,日益较多的学者尝试将各种新型护理模式应用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2],如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本研究共纳入30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分组论述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30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按其护理方式分组。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满足《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3]中子宫肌瘤判定标准;②均满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指征;③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存在子宫肌瘤疑似恶变者;②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③肝肾功能异常者;④精神、智力异常者;⑤凝血功能障碍者;⑥中途脱离研究者。对照组:病灶直径3.2~10.4 cm,平均(5.8±0.2)cm,年龄31~65岁,平均为(42.5±2.3)岁,病程时间16~29 d,平均(21.3±1.2)d;研究组:病灶直径3.4~10.6 cm,平均(5.9±0.3)cm,年龄31~66岁,平均(42.8±2.2)岁,病程时间16~28 d,平均为(21.6±1.1)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手术室护士需在术前访视患者,了解其状况,为其介绍手术过程、注意事项、手术室环境,并让其做好各项准备,如心理准备、皮肤准备、禁水禁食等,护士备制好手术器械和物品,提前调整手术室湿度和温度,密切检测患者体征指标,若有异常,及时处理。术中协助医生实施手术,术后与病房护士将患者送入普通病室。

研究组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手术室护理路径:①由主管护师4名、手术室护士长1名组成手术室护理路径小组,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负责制定护理路径表;主管护师负责实施各项措施和查找相应资料;②制定护理路径表,护师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和文献相关内容,寻求主任、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制定护理路径表。

(2)护理内容:①术前2 d,访视患者,术前仔细讲解护理路径表意义、目的、流程,提升患者配合度,用播放视频、列举成功病例的方式,强调手术安全性和优势,缓解其疑虑和紧张,提升治疗信心,告知其术前2 h禁饮,口服250 mL葡萄糖溶液,6 h禁食;②术前1 h,巡回护士控制手术室温度为26~28 ℃,术中所需液体放置恒温箱内,让其处于37 ℃,将恒温水毯铺在手术台上;③术中实施麻醉时,护士调节手术室温度为22~25 ℃,患者四肢和躯干需用毛毯进行覆盖,观察病情的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巡回护士需观察其情绪,通过穴位按摩、播放音乐、抚摸等方式,让患者心理处于稳定状态;④手术完成后,手术室护士与普通护士一起将患者转入到复苏室,观察其体征指标,直至其恢复意识后,转入普通病室;⑤术后1~2 d,指定洗手护士进行回访,了解其术后状况,告知其尽早下床活动,并说明其重要性。

1.3 指标判定

术前1 d(T0)、气腹后10 min(T1)、手术完成时(T2)监测记录其应激指标,包含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记录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出血、切口感染、恶心呕吐、低体温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9.33%(P<0.05),见表1。

表1 比较并发症[n(%)]

2.2 应激指标

比较应激指标,T0时,组间数据差异小(P>0.05),T1、T2时,研究组HR、DBP、S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应激指标(±s)

表2 比较应激指标(±s)

T0 T1 T2 HR(次/min)DBP(mmHg)SBP(mmHg)HR(次/min)DBP(mmHg)SBP(mmHg)HR(次/min)DBP(mmHg)SBP(mmHg)研究组 150 78.91±4.21 77.71±4.21 112.65±12.02 86.33±5.21 85.45±4.21 118.66±10.24 84.25±5.21 83.25±4.21 117.95±11.21对照组 150 78.92±4.22 77.72±4.22 112.66±12.03 93.25±5.26 90.82±4.22 127.65±10.23 90.36±6.24 90.35±4.21 127.52±11.22 t 0.0205 0.0205 0.0072 11.4475 11.0333 7.6068 15.2319 14.6052 7.3899 P 0.9836 0.9836 0.9943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组别 例数

2.3 住院时间

研究组住院时间(8.32±1.02)d低于对照组(10.32±1.03)d,数据差异大(P<0.05)。

3 讨论

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实现了将美观、疗效、微创有机结合,但此方式仍然存在一定侵入性和创伤性,加之手术位置具有一定特殊性,患者术中易出现较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过强,可能会诱发机体发生生理、病理变化,导致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康复受到影响,因此需探寻比常规护理干预更有效的护理方式,以达到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的目的。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缓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情况,进一步提升手术安全性。相比于其他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路径是护士将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流程和顺序进一步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4],不仅可降低医疗操作风险性,且有利于提升护理效率,降低手术操作导致的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后,其应激反应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效果确实更为良好。有关此点,肖婷婷、叶晶晶等学者[5]曾纳入了9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做出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15.56%,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也表明护理路径干预对患者应激反应、术后康复均有利,与本研究结果相符。笔者分析原因在于,术前2 h服用葡萄糖溶液,讲解手术方式、护理方案,提升患者手术室护理认知度和配合度,避免了发生术中口渴,降低生理应激反应;术前1 h,调整手术室温度和湿度,预热手术台,加温处理液体等,进而维持了生理指标稳定,避免发生低体温,术中给予患者抚触,缓解其心理焦虑,术后鼓励其早期下床,监测体征指标,达到降低并发症的目的。

综上,将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应用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心理状态等均可得到改善,对其术后康复非常有利。

猜你喜欢
肌瘤手术室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