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莹,关 鹏, 王 瑛, 宋维军, 皮静波
(中国医科大学: 1. 公共卫生学院; 2. 教务处, 辽宁 沈阳 110122)
在慢性病患病率有增无减的同时,各类传统及新型传染病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无论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抑或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在我国流行,均使我国充分认识到虽然现行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医学教育到执业环境,再到医疗体制应对新型传染病等疫情防控表现仍暴露出较大的短板和不足。国家也正不断反思和摸索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途径,并在2020年9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强调了要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1]。可见,医学教育在未来必将掀开快速跳跃式发展的全新篇章。
新型传染病席卷全球以来,公共卫生再次引起了全民的广泛关注,国家层面也高度重视其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公共卫生遵循“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大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可降低医疗资源负担保障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疫情防控发表的诸多重要讲话中也对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医学教育工作做出一系列的重要指示。由此可见,壮大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首先是要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的公共卫生人才作为坚韧的后备力量,这才是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有效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有力保障[2]。因此,公共卫生教育是根本,它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奠基石[3],而未来公共卫生人才势必向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复合型培养模式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公共卫生教育改革,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甚至整个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层面来看,我国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4]。随着具备开办本科预防医学专业资质的医学院校数量在增加,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招收公共卫生专业博士、硕士生数量激增,很大程度增加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方式逐渐向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模式转变,以顺应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预防医学人才的社会发展需求。
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层面来看,当前医学教育的定位已由“大民生、小学科”转变为“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促进医学各学科间交叉融合是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医疗卫生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些年兴起的“One Health”理念,即主张建立一种人、动物和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在内的跨学科、跨专业共同协作,以实现最佳健康的目标[5-6]。该理念引领公共卫生向大卫生、大学科的方向发展,不仅抢占了预防医学制高点,而且也充分肯定培养复合型预防医学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医学模式转变层面上看,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预防医学的任务要求它必须高瞻远瞩,面向医学的未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实现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
当下,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已逐渐意识到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实践教学课程占本科课程比重不断加大,但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应具备哪些实践能力、如何评价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等问题上缺乏系统统一的培养规划和评价管理。其二,为适应形势需要,高校积极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但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尴尬境地,部分校外实践基地挂牌后疏于建设,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因建而建,非因需而建,流于形式,大多停留在“重形式、轻内涵”阶段[7]。第三,思政教育和专业认同感教育缺位。玉崧成等人研究显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具有高度专业认同感的比例仅占18.1%,而完全不具有专业认同感的学生比例高达42.6%[8]。可见,预防医学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偏低,缺乏对公共卫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教育,易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热情度低。其四,培养出来的公共卫生学生岗位胜任力较低。“眼高手低、高分低能”是目前预防医学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新冠疫情暴发后,更暴露出现行培养体系下的公卫人才职业素养与现实业务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凸显了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脱离了从业标准,课程体系建设脱离了实际应用,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较低的岗位胜任力,有关调查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9]。
此外,地方医学院校教师对实践能力培养导向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缺少参与实践基地活动的积极性,不能把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与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没有把握住服务地方建设、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机会;更没有从根本上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度剖析。
注重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是培养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的前提,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则是实施关键。首先,思政教育融入公共卫生课程体系,“育人”先“育德”。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价值理念、树立典型以及精神追求等内容融入各门公共卫生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从认知上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其专业认同感和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导向;其次,入学时开展新生教育,由专业带头人介绍预防医学专业、就业途径和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启蒙解惑”。第三,强化预防医学生“岗位胜任力”教育。邀请知名公共卫生专家来院就公共卫生事业的使命和担当进行系列专题讲座,或邀请基层疾控机构的教师讲述现场疫情防控或职业中毒调查等实际工作的实践情况,让学生通过一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升学生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10]。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开展实习实训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人才重要输出口。公共卫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多与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市级卫生健康监督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业病防治院、劳研所等对口用人单位共同合作。
充分利用实习基地资源,发挥其人才培养优势。实习基地平台的建立,为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架构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参观、走访实习实训基地等环节,可帮助学生对本专业的特色和发展前景有更直观的认识,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其次,在专业课理论学习后,马上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学习,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效和紧密衔接,达到“深入实践、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效果[11];同时,学生通过实习基地的实习,提前接触社会,了解对口单位的企业文化、薪酬状况及岗位需求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修养和锻炼,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而且对自己的求职倾向和职业规划做出更加理性的思考和判断,避免盲目择业。
实习基地教学质量考核定期执行,形成反馈评价机制,规范实习基地管理。高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后,是对实习基地进行人才培养能力的考验。为保障校外实践教学质量,高校应建立实习基地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进行测评(质量保障)。对带教质量低、实习环境恶劣、学生反馈实习效果差的实习基地坚决整改,对考核再不合格者给予撤销;对教学基地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探讨并予以解决;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的人力、物力等投入。另一方面,要体现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灵活性,不拘束于校方的培养计划,提高带教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反馈评价闭环管理,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实习基地带教教师会对每位学生表现进行打分,还要就实习内容提交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等书面形式,共同作为学生校外实践的最终考核成绩;高校可通过学生成绩和学生对实习单位的评价,实现双管制(见图1)。
图1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和学生三方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
近两年,随着公共卫生领域广泛扩招本科生及硕博研究生,实践教学对未来培养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启动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的要求可知,未来要聚焦探索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任务。
本科教学改革虽对加强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逐渐平衡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占比问题、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等举措,但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依然不显著。我们对该问题有几点建议。首先,在本科课程建设上培养学生形成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思维方式,比如,开设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应急处置等实操课程,流行病与统计方法应用课程,多采用案例分析等课堂设计。在专业实习安排上应“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新生阶段注重早期社会实践服务,初步了解认识该专业;大二至大四阶段,结合专业课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也可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大五阶段由于考研或找工作,可考虑在大四暑期或大五考研后集中安排1~2个月时间进行基层单位实习。其次,明确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本科生、专业学位硕士、博士)有侧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特别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是适应公共卫生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以专业实践为基本,有明显的职业背景导向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 “双导师制”专业师资团队。校方应推进建立“双导师制”师资队伍的激励政策,鼓励校内专业教师到基层卫生单位(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积极与实习基地开办专业教师系列培训讲座,提高专业教师的实操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使专任教师基本达到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间接地增加了专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实践知识;同时,实习基地的教师可聘任为学校兼职教师,给学生定期进行职业素养培训讲座,开展实习就业指导;还可以经常举办“专业教师+企事业单位人员”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促进双方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并相互融合。
在科研转化方面,可依托学校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邀请企事业单位和人员加入项目组参与课题研究,为项目提供研究实践方面的条件和指导;科研成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中得到推广,提高生产力。校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培养也为学生在科研实训过程中提供了现场,尤其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提倡与合作单位共同孵化,有利于长足发展。
学院每年可组织师生举办校级公共卫生实践技能竞赛或职业素养等培训活动,通过多途径提高学生们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并可将优秀选手选派参加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以竞赛形式推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进一步提升预防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多与取得优异成绩的兄弟院校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借鉴其在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培养上的方法,并及时改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不足,补齐短板。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也是衡量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个模块,即医学综合笔试模块和实践技能模块,实践技能模块考核内容包括公共卫生调查、分析和处置能力,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和公共卫生现场处置能力三部分(见表1)。由此可见,实践技能水平与理论知识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应借鉴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块,构建不同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内容各有侧重地展开教学。
表1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模块
在当前“以促进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卫生大健康观发展理念下,对全民公共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期盼,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实战能胜”,公卫人要肩负起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疾病管理和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服务;“卫戍健康”,做好履行健康中国职责、保卫全民健康的守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