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文献综述

2021-06-02 11:56吕世杰王兴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6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素养

吕世杰 王兴辉

[摘           要]  通过知网数据库收集有关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献,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和国务院所属的六所教育高校发表的期刊。以探索国内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方向为目的。结果显示,国内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研究趋于学科素养的培养和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研究、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文献计量;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132-02

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越来越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修订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核心素养”作为課程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方向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主要参考标准。本论文研究“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的大概念中抽取一部分,研究基础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CNKI数据库(2013—2020年1月)从中国电化教育期刊和电化教育研究期刊中选取六所国务院直属教育高校收集所有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献为数据源,梳理出国内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情况。其中中国电化教育16篇,电化教育研究4篇,北京师范大学21篇,东北师范大学21篇,华东师范大学17篇,华中师范大学16篇,南京师范大学20篇,陕西师范大学15篇,共计130篇论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2013—2020年1月国内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研究领域内的机构文献进行年度分布分析、来源分布与被引分析、研究机构分析、高频关键词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分析,通过对数据整理呈现研究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计量分析

1.年度分布分析

对文献的年度分布进行分析能够清晰地展示论文发表的时间和年度发文量,对大数据进行量化,准确呈现结果。对国内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研究论文发文量进行年度统计分析,由表1可知,国内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研究机构在2017年和2018年发文量多,2001—2014年合计发文2篇,此阶段我国主要探索核心素养的整体结构和内涵,尚未关注基础教育核心素养。根据发文量走势,国内对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的研究日趋深刻,虽然发文量在2019年减少,但研究热度并未下降,核心素养会长时间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学术话语。

2.来源分布与被引分析

本论文选择的文献主要从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两种期刊和六所教育高校机构选取。所选的期刊为教育技术学的重要期刊,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技术方面的研究,而六所教育高校更是引领国内教育的走向。其中六所机构大部分刊发的都为学报期刊。总被引数4844次,总下载次数307246次。

(二)知识图谱的数据分析

1.研究机构分析

根据数据库中两种期刊和六所研究机构的发表数量排序,对基础教育核心素养主要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六所机构的发文量总数相近。其中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主要关注技术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学实践方面,其学科包含英语、地理等;东北师范大学主要进行概念的研究,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体系;华东师范大学研究教学法,注重课程改革,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高频关键词分析

提炼出关键词将会迅速找到文章的主题,关键词是准确地反映研究成果的主题信息特征的词汇或短语。图表工具可以清晰地呈现所提炼的关键词和词频数,将最终精心整理得到的130篇文献进行分析,共收录关键词22个,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对图谱绘制使用的关键词节点进行合并和去重复,呈现的总频次261次,展示了核心素养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主题。根据表2分析,可以看出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研究主要涉及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和课程改革、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等。

3.关键词聚类

利用知网中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将选中的130篇文献进行聚类分析,由于所包含的关键词种类繁多,不能准确确定研究主题,故删去2个节点,主要得到4个主要聚类目标。

第一类,“学习过程”,包括教学方法、知识结构、小组讨论、数字化学习、主题教学、学科素养、学生能力培养等关键词,研究包括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构建,教育和课程改革等。总体来说,就是核心素养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与课程改革实践方面的研究。

第二类,关于“立德树人”,包括教育目标、价值取向、国际比较、教育理念、学生核心素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础教育、教育改革等关键词所反映的研究主题,这一类主要体现思想道德教育。根据邵朝友等人的研究,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的思路基本上依照“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路径。[1]学科核心素养近几年成为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研究初具规模。不考虑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基础学科,信息技术、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小门学科的课程改革,尤其是STEAM教育的发展更加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三类,关于“问题解决”,这是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三大类,包括“互联网”、情感态度、评价方法、学会学习、学习能力、教学效果、综合实践活动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一直探讨的问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问题解决面临教师观念转变,学科知识局限,忽略学生的主体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问题解决应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向、深化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突破学科知识局限。[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基础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落实课程的深度改革,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多元化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四类是“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变革、教育政策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等,其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研究主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参考标准,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与之前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息息相关。[3]教师必须提升专业水平,探索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的实施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课程的整体结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4]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要创设教学情境、把握知识本质。[5]

通过对关键词聚类的分析,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的研究主题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在“学习过程”中既包含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紧密结合课程培养理念,所以在研究每类主题的同时需对其他主题有深刻的理解。

三、总结

本文通过检索130篇文献,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年度分布、被引频次、高频关键词等多方面的分析结果,并根据前述所呈现的图表,认为国内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研究将以学科教育、课程改革、立德树人为方向,热点研究领域将集中在核心素养理论研究、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科融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改革与创新、互联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作为促进课堂教学创新、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利支撑,加强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能力,加强基础教育学科的改革与核心素养的融合,推进课程的深化改革,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形成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研究理论,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环节中,为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14-23.

[2]刘义民.核心素养课程教学改革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5):108-113.

[3]陳彩虹.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J].全球教育展望,2016(1):121-128.

[4]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5]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19-21.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素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