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伯驹 朱罡 柏小东
[摘 要] 随着电子产品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已经完全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现代化优势,构建行之有效的网络教育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网络教育参与者的个性需求,在现有理论体系上深入调研,最终构建出以学生为本,发挥新时代现代化各环节多维联动融入教学管理的新时代网络教育学生支持服务管理体系,为网络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 网络教育;支持服务;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120-02
一、网络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内涵
网络教育学生支持服务体系是指为指导和帮助继续教育学生实现学习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提供的资源、信息、人员和设施等各种类型的支持服务的总和。完整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由教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教学服务环境组成。教学体系包括专业方向、各专业设置的课程、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学习课件和讲义等构成的教学资源和担负授课、答疑、指导、评卷等工作的教师队伍构成的人力资源;技术支撑体系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学平台,由注册系统、论文答辩系统、作业系统、成绩考核系统、答疑系统等构成。
管理服务体系在招生、入学、注册、教务、考试、学籍、毕业和毕业后管理等教学服务及公共或个人信息的查询等服务和专门为学生提供管理服务人员构成;教学服务环境包括教学设施及空间,空间包括实际空间和虚拟空间,实际空间指设计实践、笔试考试、办学指导和管理场所,虚拟空间指课件播放与学生学习形成的虚拟课堂、上机考试、交互答疑、交互答辩的虚拟学习场所;教学设施是指在资源建设中使用的设备,以及为学生提供资源和信息服务的网络传输设备。
二、构建网络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方向
(一)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有利于立德育人
立德育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體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围绕立德育人这个目标,在课件资源建设方面,要设立公共德育课程和人文课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环节落实中,各级管理者要率先垂范,倡导诚信为本,杜绝违规招生、虚假宣传、考试舞弊等行为,致力于建设良好的学风,在服务管理方面,既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在办公管理和学习场所的布置建设中,要简约大方,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和谐优雅的环境。选聘教师时要把师德表现作为首要重点因素来考察,对师德表现有问题的教师,无论业务水平多高,都不予聘用。
(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有利于提高网络教育学习者的归属感
网络教育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其优势在于学习者在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自由,相对可以做到随时可学,随处可学。但网络教育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社会属性,学习过程中的归属感对其保持学习的动力和正确的学习方向是必须的。如何建立网络教育学生的归属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当仁不让。在学生入学引导中,学生会知道自己将在哪一所学校就读网络教育,这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样的文化底蕴,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给自己授课的教师资格如何,自己将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学习结束之后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会有怎样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和教学管理服务人员的接触、对就读学校有进一步了解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学校文化的浸润,汲取学校文化精髓,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以在这样的学校学习为荣。有了归属感,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会明显增强,学习效果也会有较大提升,学生就读学校的文化精神也会对学生今后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影响。中国有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文化,中国的每所高校都有自己多年来形成的独特的大学精神文化,大量的求学者因为仰慕这种精神文化而求学,在求学过程中受到大学精神文化的进一步影响和感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中,要注重大学精神文化的渗入,提高网络教育学生的归属感。
(三)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有利于满足网络教育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网络教育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个人参加学习的动机和目标有关,学生参加网络教育学习,主要出于两种需求:一种是单纯喜欢某个专业,希望系统地掌握该专业知识,主要是对某类知识特别感兴趣,学生并不一定正在或者将来准备从事这类专业的工作,可能只是把这个专业知识作为业余爱好调剂生活,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文学,但在传统教育中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学习中文专业,在学有余力或者是工作空档想弥补一下这个缺憾,就会参加中文专业的学习,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对语言、考古、宝石鉴定、计算机知识感兴趣才参加这些专业的学习;另一种是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专业知识不足需要补充,或者是对自己目前从事的专业不喜欢,想改行从事自己更喜欢或者收入更高的专业,这类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让自己成为这个专业的行家,可以更好地从事这类专业工作。所以个性化需求主要有两种,一个是为了满足爱好,另一个是为了满足工作需要。在构建学生支持服务体系的专业建设上,各高校各有专业优势,所开设专业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同一专业学生类型不同,对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也不同,满足爱好的偏理论,满足工作需要的偏实践,为了同时满足这两类学生的需要,可以在基本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一些选修课程,对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好相应的学分要求,这将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构建网络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主要思路
(一)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要以学生为本
网络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为学生服务的,使网络教育学生在就学期间能够得到有效引导,并取得满意的学习成果,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是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成功的关键。
1.在教学服务管理流程的设计上,对于引导学生入学、做好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参与考核等方面要有规定性动作,要为学生提供简单易懂的视频或图文说明,使学生了解网络教育学习的特点,熟练应用教学管理平台进行自助查阅和学习,同时,了解如何与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互动,解决自己学业上的问题。
2.在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上,要科学合理,便于学生查阅和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登录平台后,可以轻松地查阅到所学专业的要求和课程设置及授课教师的情况,学习进程和考核结果,如果学生需要可以在学习计划安排上得到指导和建议。准备开始学习课程的学生,通过点击课件和浏览讲义,进入学习阶段,遇到问题时可通过交流讨论区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向老师提问,学习结束后可以参加课堂小测验来检验学习效果。
(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设计要发挥教育手段现代化优势
课件的制作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制作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课件,可以制作一些动画卡通配音讲解课件,可以尝试设计成游戏通关的有趣形式,也可以对课程知识的运用设计模拟场景。课件开发和课程测试不仅要注重知识性,也同时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比如利用记忆规律曲线敦促学习者进行复习,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测试,测试可以采取分阶循序渐进的形式,开始的测试允许学习者看到参考答案,这样的测试完成几次后,就可以进行正式的测试,正式的测试也可以给学习者多次机会,计入最高分。
传统教育的弱点是在一段时期内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重复性劳动,由于线下授课空间有限,同样的内容教师要重复宣讲多次。优点是在宣讲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情况,直接面对面答疑互动有利于师生的交流。教师在重复宣讲几轮之后,讲授方式会有总结性提高,这种提高的表现能使讲授内容更利于学生消化吸收。课程制作课件传播后,可以使成千上万的学习者随时随地建立自己的学习空间,制作课件也可以选取一定宣讲经验的名师参与。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同时要强化答疑互动系统的建设,要投入一定量的教师参与到答疑互动中,及时有效地解决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要通过评估不断完善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有一定的标准。要重点评估教学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持能力、学习资源的制作能力、教学团队的学术和实操水平、管理团队的服务能力等能否满足和适应网络教育办学层次和规模,是否有利于立德树人,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素质,是否有利于提高创新思维,是否有利于弘扬健康的大学精神,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四)要重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标准要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估,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又如何科學合理地设计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结构,都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持。因此,要重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
总之,新时代下网络教育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合理利用网络教育的便利,抓住学生的心理,强化管理者的服务理念,构建行之有效的支持服务管理体系,无疑会将网络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焱,李云巍.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69-70.
[2]艾伦泰特.开放和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支持之理念与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5(5):30-31.
[3]姚文建,姜玉莲.开放大学学生满意度模型研究:基于需求结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7(10):63-71.
编辑 郑晓燕
①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时代下继续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8ZCY14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冯伯驹(1981—),男,长春人,就职于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方向:网络教育管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