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引领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研究

2021-06-02 11:58孟亚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6期
关键词:红船高校教师支部

[摘           要]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党的建设与发展的行动指南。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要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黨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推动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教师党支部建设。

[关    键   词]  红船精神;高校教师党支部;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112-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党的建设与发展的行动指南。高校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也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支部工作职责,理清支部建设重点,贴合学科专业特点,创新工作方法,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红船精神在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的作用

红船精神是时代精神和建党精神的重要体现,也与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目标要求不谋而合。

红船精神是培育理想信念的丰厚沃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力量源泉,是党的价值信仰的凝练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将红船精神内含的时代价值落实到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中,强化教师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加强教师党支部与师生群众的血肉联系,敢闯敢干,担负起培养思想上过关、能力上过硬的下一代的重任。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和治党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以红船精神为指导,推动理论创新,将服从大局、务求实效、改革创新等内容作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原则,把时代视野、时代问题、时代要求不断纳入对红船精神的阐释与实践中,这其中也包括要把建党精神体现在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之中。

二、新时代红船精神引领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实践策略

进入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应以红船精神作为精神力量的支撑,引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这是新时代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的具体实践和重要内容。

(一)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推动创新型教师党支部的建设

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也引领我们在党建工作中与时俱进、敢于创新。

1.创新组织形式,提升支部工作影响力

推动教师党建工作向最有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地方拓展,首先要推动组织形式的创新。

(1)优化党支部设置模式,变传统为新型。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科研需要,在学科团队、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互联网虚拟社区等新型组织和团体中建立教师党支部,以团队为基础实现组织形式的互构,做到党组织全覆盖。

(2)拓展党组织范围界限,变单一封闭为开放多样。如师生支部共建,将教师党员的专业特长、科研优势和思想引领与学生党员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或联合相近院系建设网格支部,进行模块式学习和交流互动;或与地方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对接共建,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宽学习和活动阵地,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实际作用。

2.创新工作载体,增强支部活动吸引力

新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必须由线下为主转变为线下线上相结合,搭建智慧党建工作新模式。

构建在线学习系统,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以学习强国App为主体,结合网上支部或微信公众号,建立支部在线学习系统。一方面,微党课、微视频等学习内容可实现实时资源共享,体现个性需求,克服集中学习难组织、走形式的不足,提升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而又轻松易接纳,易激发党员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克服传统学习枯燥乏味的不足,提升学习效果。

打造智慧网上支部,创新组织管理和活动内容。依托网上支部,完善党员信息登记系统,开展网络调查、数据更新与对接等党务管理工作;开设微党课、组织微公益、认领微心愿等方式加强线上党建工作,确保组织生活顺利开展;利用此次特殊时期催生的智慧云旅游新型模式和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在线参观红色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高活动参与度和趣味性,以更好地解决支部教育难组织、党务管理难完善、志愿活动难开展等难题。

构筑线上服务平台,深化支部服务功能和党群联系。通过线上服务平台,高校教师党支部可以定期组织校内外服务师生群众的主题活动;及时推送发布社会层面帮扶济困、志愿服务信息,教师党员可以根据实际自主选择服务对象和内容;专栏介绍教师党员专业特长、服务范围供师生群众联系;营造党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使基层党支部成为展现党员风采和榜样力量的舞台。

线上党建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融合。载体创新并不是一味追求新鲜感,在资源选择中严格遵规守纪,严肃党的政治生活,这是确保党建形式创新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基本前提。

3.创新活动内容,激发支部建设战斗力

善于将党的诞生地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定期开展红船精神专题学习和研讨,组织教师党员每年到南湖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增强党性、敢做表率;按照有利于帮助教师党员健康成长、提高教科研水平、促进师德建设、服务师生员工等方面的要求找准工作切入点,联系实际开展工作,激发党组织建设的战斗力;以“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为组织生活增添新的内容。鼓励教师党员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提高实践技能,增强使命意识;邀请党外人士和群众代表参加组织生活,听取意见建议;邀请优秀校友、校外专家学者等来校为师生做经验介绍和专题报告等。

(二)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促进学习型教师党支部建设

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中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定信念,也引领我们在党建工作中奋斗不息。

1.学习是高校教师党员创新和服务的原动力

高校教师党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创新的原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不断提升党性,检验学习效果,促进学习的持续和深入,做到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2.明确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学习深度和广度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结合地方优势,大力宣传红船精神、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重视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推进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推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满足青年教师渴望交流与业务成长的需求;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积极引导教师将潜心治学与关爱社会相统一;注重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优良学风教风,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3.尝试多样学习方式和途径,注重学习效果和影响

在学习中可采用“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个人自学与集中讨论、分期学习与终身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线下学习与网络学习、具体内容与多样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强调集中学习有交流、自主学习有思考、理论学习有领悟、实践学习有收获,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扩展学习影响。

(三)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加强服务型教师党支部建设

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目标,也引领我们在党建工作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1.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成效

服务学生。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专业成长,可抽调有相关专业研究特长的教师党员到学生党支部当顾问;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党性培养,安排教师党员担任本科生导师或班主任;重视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和需求,通过结对、走访等方式联系学生及其家庭,给予切实的帮助和服务。

服务教职工。重视科研与学科建设,为教师申报项目和职称提供大力支持,让学术骨干教师党员组建科研团队,提升科研竞争力和影响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学示范课给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进青年教师党员业务提升和职业成长。

服务社会。结合“双师型”教师培养要求,支部可以与对口党组织开展交流互动,在科研、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双赢;落实党员联系群众和社区制度,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组织教师参加社区、企业的志愿服务和活动,增强教师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归属感。

2.构建服务载体,拓展服务网络

党支部应根据任务要求、工作重点、服务对象、参与主体的不同,构建不同层面的服务载体,形成全方位覆盖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效果和影响力;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零距离服务。学校也应为党支部提供一定的物力、人力支持,以更好地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3.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在党员个体层面,不断深化“党员三联系”“一员双岗”“党员承諾制”“服务积分制”“党员义工制”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联系;在党支部层面,明确“重心在支部、重点在师生”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学院或系部层面,重点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尝试党员品牌工作室等新型模式,提高服务效能。

三、结语

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是动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前提,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核心,高校教师党支部要把这三者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同时,要让红船精神在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党建实践中发扬光大,同时也让党建的具体实践进一步丰富发展红船精神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06-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Z].2017-08-02.

[3]赵金飞.论红船精神的党建价值[J].嘉兴学院学报,2015(4):39-42.

[4]刘海邦,任月.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J].辽宁经济,2019(10):86-89.

编辑 郑晓燕

①本文系嘉兴学院党建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XXYDJ201901)。

作者简介:孟亚萍(1978—),女,汉族,浙江嘉兴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船高校教师支部
“红船”争霸赛
支部联建润“甘泉”
红船向未来
瑶山党支部
什么是红船精神?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初心依旧绕红船(辘轳体)
众人拾柴火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