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秀兰 盛效宇 凌佳
[摘 要] 工科数学面临着课时减少、学生基础薄弱、专业课程对数学要求高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面授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提升学习兴趣和质量,总结了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不足。
[关 键 词] 高职工科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9-0046-02
一、引言
当前学生已习惯在互联网上查找感兴趣的知识,这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学习范式,具备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条件。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可通过预习微课、课前测试和网上探讨等学习方式,对课堂所学内容有大致了解。课程团队首先通过前期大量的工作完成网上资料的整理,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教学重难点,调整了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相應的过程性考核形式和考核比例。
混合式教学模式相比单一的线下教学而言,学生参与度更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逐渐取代教师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体验的主导者。混合式教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积极优化教学资源,教学中将部分课堂活动移送至网络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以及时间上具有任意性,便于学生开展个性化、碎片化学习,不仅提高了时间利用率,更方便师生在网上实时交流沟通,让一部分性格内向、课堂发言少的学生能更自由地参与讨论,而且让学习过程更加自由,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良方;网络具有强大的统计功能,其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师生、学生之间讨论数据,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供不同的教学方式。
二、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整体素质较以往有所下降,不光体现在学习基础方面,更多的是学习习惯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尤其是通过注册入学的部分学生。目前学生学习进度与中学相比速度上显然快很多,同时随着学校课程不断的改革,工科数学课时数越来越少,中学数学与工科数学又有部分内容衔接不上,很多学生学习无法适应。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又突出了地区性的差异,部分地区学生基础尤其薄弱,且工科数学是工科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没有足够的老师来上课,合班势在必行。工科专业所需数学基础各异,模块化教学迫在眉睫,但授课时数固定,没有多余的时间选择学习更多的模块。同时部分高考发挥失利且基础较好的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吃不饱”,因此在课堂上来不及讲的和专转本需要的章节而教学计划中没有的,且学生自学较为困难的部分,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便捷的学习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计划专转本,为便于学更多的内容且部分内容需要反复学习,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三、混合式教学平台
(一) 平台学习
目前教学平台繁多,基本都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如超星平台学习通,教学团队通过协同合作在平台上准备相应的资料,如概念方面的微课、微课对应的PPT、作业、讨论、单元测验等(具体内容见图)团队分工合作,各种录课如EV录课,省时省力且无费用;可以做到每一章节都有相应的微课,便于学生循环播放不理解的内容还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线上布置可以设置一些概念上的判断题、选择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过程中尤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不认真的学生可以起到督促作用。
(二)建立QQ群进行学习探讨
QQ群可以进行直播课堂,随时可以进行远程教学、语音留言、解题拍照等来指导想学习的学生,便于他们学习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也便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起到相互帮扶的作用;让有志于专转本的学生在备考中花更少的时间就能掌握好数学这门课,更是希望部分学生带动更多的学生去学习。在群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并群里不时发放一些竞赛或转本的练习与试卷,授课PPT和历年真题,让有志于参加竞赛和专转本的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四、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成效
(一)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可移动的平台功能融入每一节课,无形中节约了大量时间和教学成本(如小测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部分学生课前进行了学习,因此课堂气氛相对传统教学活跃许多。在学习平台上放置讨论题,通过讨论教师进行适当分析,并在上课时根据讨论内容进行恰当调整,学生对课堂内容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不再局限于课堂才能解决,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无形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二)有利于教学团队关系紧密发展
混合式教学改革有利于横向组建教改团队,充分利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能够较快地推动混合式教学的进程,在每周的工作会议上大家分工协作,探索教学平台使用方法,设计网上教学环节,创设了较为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开展;年长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年轻的教师对网络操作熟练,在这个互相协作中增进了情感。利用网络教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学会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学习投入时间增长迅速教学反馈和技能获取满意度较高;通过集体备课、集体做课件、集体拍微课等活动,增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授课计划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融入网上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线上教学的反馈,调整线下面授课程的重难点。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发现学生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在面授课堂进一步讲解,探索答案,积极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度和活跃程度等。为便于搜集学生对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的想法与建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五、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教学中哪些知识点用传统课堂教授效果好,哪些更适合借助网络平台来提炼,如何制定线上线下教学评价策略与标准?这些必须能够使线上学习与线下讨论互为补充。线上学习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考虑难度等级的划分与区别,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学习路径?是否能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效果,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侧重于不同方法的指导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混合式教学中,共同研讨解决,提高网上资源建设的有效性。
(二)需要关注日常教学管理,监督学生完成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混合教学法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教学效果尤其明显,而对于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则效果不尽如人意。对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这一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况且网络教学使师生时空上分离,脱离教师的监控后如何保障学生在线上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且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也是有效进行混合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六、混合式教学成效和改进措施
(一)主管部门需要投入相应资金
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课程建设的长期目标,管理部门需要持续跟踪混合式教学试点课程的进展情况,投入专项资金,督促、引导教师团队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并逐步完善评估体系,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录制视频、制作课件、在线答疑等以及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等,学校层面应给予其付出相应的奖励;同时应加大培训力度,激发教师参与教改的内在动力,并为教师实施混合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改善校园信息化硬件条件,帮助师生及时解决学习平台中出现的问题。
(二)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
混合式教学相对需要学生花较多的时间来学习本课程,而对于学习被动的学生,需要加大动力,每学期必须按照网上学习规定的比例算分,让学生意识到网上学习是必须的,形成常态化。在开学初期任课教师乃至整个教学管理方都应积极引导有能力的学生参与专转本,甚至提供相应的辅导,让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习;若有可能给予基础薄弱的学生辅导中学与大学衔接的内容,便于他们打好基础,使后面的学习能跟上。
(三)加强与国内其他同类高职校的横向联系
组织教师走出学校,学习其他高职院校的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等方面的有效做法,提高教改效率,目前江苏省内每年都会组织一次高职类院校相互交流的会议,后期应该同时积极有效地鼓励教师参与国内高职类院校的讨论会议;同时在后面的教学中,应注意强化基础教学,加强概念教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反复练习。
七、结语
同类高职院校发现混合式教学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凸显出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混合式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学生从学习被动者逐渐转为主动者,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学生在此种模式下能够自主安排好学习时间,从而完成自我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罗静,张明.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分析[J].课程教学,2018,1(1):75-76.
[2]韓国庆,李俊键,陶奕辰.高校专业主干课混合式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50):101-102.
[3]王文轩.混合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5):10-15.
[4]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9):18-24.
[5]田真平,张小萍.基于SPOC的中职混合式教学生态系统设计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88-92.
[6]盛秀兰.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2011, 27(8):243-245.
[7]盛秀兰.浅议高职高专的数学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1):155-156.
[8]甘健侯,杨宇,赵波.创新混合教学模式,推进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改革[J].学术探索,2017(4):140-144.
[9]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66-72.
[10]陈建新.混合式教学模式:高校共享课程的新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 司 楠
①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编号:D/2020/04/04)的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盛秀兰(1976—),女,江苏滨海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