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探讨

2021-06-02 11:05江敏李慧芳张华李乐陈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6期
关键词:药学专业知识英语课程

江敏 李慧芳 张华 李乐 陈文

[摘           要]  药学英语是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一门专业个性选修课程,随着应用型专业英语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逐渐发展成各大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词汇、具备药学专业知识并且能理解掌握药学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等。通过自身的教学体会,针对我校药学英语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例如存在药学专业英语词汇繁多、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形式单一及教学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改革方式,将教学的改革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期提升药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药学复合型专业人才。

[关    键   词]  药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045-03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药学领域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多,社会对既通晓药学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医药类专业英语课程教育能够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药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药学专业英语课程逐渐成为高等医药类院校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1-3]。

药学英语属于“特殊用途英语”中科技英语的分支[4-5],是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涉及专业学科较广,同时也是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特色英语课程。而药学英语教学则是以公共英语为基础,使学生建立专业词汇体系及通晓学术论文的语言特点,也是学生实现英语学习到英语应用的有效方式。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专业英文阅读的水平和技能,为专业英语的交流奠定基础。

笔者通过带教药学、中药学及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发现药学英语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专业词汇多、内容学术性强,传统教学模式枯燥滞后,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课程评价不够全面以及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教学现状。笔者通过总结药学英语课程的特点及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索适合我校药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药学英语学习的难点

(一)专业词汇多

大多数文章包含很多在药学专业内代表特殊概念的词汇,一般拼写复杂,专业性强,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并且与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释义差别较大,例如“concentration”一般译为“专注,关注”,在药学中译为“浓度”;“solution”一般译为“解决办法,答案”,在药学中译为“溶液”;又如“powder”一般譯为“粉末,细面”;在药学中译为“散剂”。这些词汇的正确掌握不只是查阅英语词典就可以获得,而是更加依赖于专业知识以及对上下文的正确理解。药学英语文章中动词的名词化现象十分普遍,例如:“Utilizing the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in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and microbiology,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focuses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rugs, quality control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此处的“Utilizing the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in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and microbiology,”体现了动词的名词化用法,译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方法和技术的运用”,这要求我们对文章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还要掌握其深层次的含义。此外, 隐喻词汇例如“sandwiched osmotic tablet system(译为三层渗透泵片)”以及缩略词汇例如“BBB 表示 Blood Brain Barrier(译为血脑屏障)”的广泛使用,都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理解难度。

(二)特殊的语法和句法多

药学英语这类科技英语多采用被动语态的形式来定义药学专业相关的概念,实验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等,来体现其客观性,这种用论证对象充当主语的书写方式与我们中文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此外,药学英语的文章中复杂长句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使用的附加成分和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使内容的表达更加丰富充实,但是复杂长句中往往有大量的功能词,比如连词、介词以及动名词、不定式、分词等非谓语动词,有些句子还在原本完整的句子中插入了主语从句、定语从句、插入语等,这些都会使句子成分复杂化,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三)专业知识和英语运用的密切结合

药学英语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英文专业词汇,还要了解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方式和专业文章的写作形式,同时还要掌握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

二、药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校的药学英语课程是大三上学期开设的总学时为24课时的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周课时为2课时。该课程包括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和生药学六大学科,涉及内容广,课时数偏少,因此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二)学生学习兴趣低

首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再加上我校位于西北边远地区,基础英语教学比起一线城市较为落后。其次,药学英语学习难度较大,不仅包含枯燥、冗长的专业词汇,还有较难理解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分析等专业理论。此外,目前我校仍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先介绍文章涉及的药学专业背景知识,接着一句一句翻译专业文章,并提问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会使学生对药学英语课程失去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大大降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师资力量薄弱

药学英语课程是一门综合应用型的学科,对授课教师的英语和专业知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校的药学英语课程是由专业课教师来承担教学工作。虽然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能很好地讲授药学专业相关的知识点,但是缺乏专门系统地英语训练,在英语语言教学方面比较吃力。例如,文献中出现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时,很難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到位文献表达的含义,往往只是讲授字面意思,变成了单词层面的教学。这种现状制约了药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见师资水平是决定药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三、药学英语改革措施的探讨

(一)构建英语学习框架

药学专业英语词汇结构复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较少,学生记忆非常吃力,是教学和学习的最大难点。目前学生对词汇的学习采用死记硬背的模式,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负担。因此在药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介绍英语词汇的构词法,让学生了解词汇是如何构成的,帮助学生建立词汇记忆框架,减小记忆难度。常见的方法有词根词缀记忆法,词根代表单词核心含义,记忆了词根的意义即掌握了词的含义。在掌握词根的基础上,再通过记忆常见的前缀和后缀,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类别,同时类比同类型专业词汇,掌握记重点、找共性、作类比的高效词汇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例如,“immunohematology”一词,“immuno-”是前缀,代表“免疫的”,“-hemato-”是词根,代表“血液”,“-logy”是最常用的术语后缀之一,代表“学科”,合起来是“免疫血液学”。此外,与“-logy”同类型的后缀还可以派生出“-logical”与“-logist”,其中“-logical”表示“……学的”,“-logist”表示“……者”,“immunohematological”即代表“免疫血液学的”,“immunohematologist”即代表“免疫血液学者”。在科技英语中应用较多的复合法也是主要的构词法之一,它是通过一定的顺序将两个词连接构成新词,复合词的组合形式比较灵活,例如主谓、动宾、并列、同位等关系,“drug-drug interaction”是主谓关系的复合词,代表“药物相互作用”,“cross-resistance”是动宾关系的复合词,代表“交叉耐药”,“drug transporter”是并列关系的复合词,代表“药物转运体”。学生构建了学习框架之后,根据已掌握的词汇,就可以归纳总结出专业文章中的特殊构词法,快速理解文章大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二)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专业英语的前提和基础。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发挥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介绍专业背景知识时,可以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来开展。例如,介绍“散剂”(powder)这一章内容时,先提问学生列举出他们所知道的散剂名称、英文药名、分类及其治疗的疾病等等,这时学生会比较迷茫,即使知道答案一时间可能也说不出来,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英文单词的由来以及故事,引发学生对这种剂型的好奇心,如《倚天屠龙记》里的十香软筋散,是西域番僧献给元朝汝阳王之女赵敏的毒药,无色无香,中毒者全身筋骨酸软,不能使用内力,毒药和解药表面没有差别,如果中毒者再服毒药就会气绝身亡;又如《天龙八部》里的三笑逍遥散,是星宿派妖人用毒蛇、毒蝎子、毒蜈蚣、毒蟾蜍、毒蜘蛛炼制而成的,中了此毒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出一种奇怪的笑声,而中毒者笑了三声之后会立即毙命。学生听了故事之后会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保持很高的专注度。另外,给学生提供有趣、实用的专业英语资料,利用多媒体动画动态地演示药物的合成过程、化学结构、作用机理以及应用类型,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此外,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以及提高学生对课程系统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强调专业英语的学习对未来职业发展重要的帮助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优化师资队伍

专业课教师虽然专业教学能力强,但是他们的英语基本功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而基础英语教师虽然具有很高的英语水平,但是缺乏必要的医药学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英语的语法和表达,无法对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适当的拓展,导致内容过于局限于课本的知识。我们很难找到英语教学能力强并且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

为了更好地完成药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让英语专业教师和药学专业教师结成一个团队,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前者侧重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后者侧重对专业知识的讲授,通过知识互补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教学的潜能。这种专业课和英语课教师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教学现状存在的不足,既能发挥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上的优势,又能发挥专业教师在药学专业知识教学上的优势。此外,可以每年定期地安排教师参加全国知名教授和英语教育专家举办的药学英语课程培训班,促进专业知识及教学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定期组织授课教师开展团队研讨交流会以及去药学英语专业教学成功的医药院校进行深造。通过这些措施和渠道,可以达到提高药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优化教学模式

目前我校采取大班式教学,实际教学主要是专业词汇、句子语法的讲解和文献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这种教师翻译、学生机械化记笔记的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药学英语教学素材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虽然有多媒体的帮助,但是从根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阶段中。因此,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1.提倡以学生为主导的模式

教学内容设置应该丰富多样化,不应局限于课本,还应该包括药品说明书、药学英文期刊、英文文献及相关学术论文。在规定授课主题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选择部分章节,让学生制作PPT自主授课,鼓励其他学生对所讲内容进行提问并展开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对学生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反馈,让学生快速发现学习的薄弱之处,最后划定这章节的考试范围,确保所有同学参与其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2.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的便捷高效性,教师在上课前将涉及的词汇、句型、语法以及专业背景知识分享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可以进行在线预览并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建设药学英语在线课程,开展在线教学。教师选定学生需要观看的药学专业的相关英语视频以及需要学生阅读的药学相关专业知识和研究的热点文章,或者拍摄一些章节的微视频及微课来供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模式,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并及时得到交流和反馈,从而实现“师生—生生—生网”“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多维度互动的药学英语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观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综合型在线课程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课程教育在线资源,如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等平台均有医药类专业英语的在线课程。在线平台会记录每一名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来进行考核,这种把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网络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督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五)革新成绩评定方式

首先,改变评价的理念。目前,我校采取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题型主要是专业词汇英译汉以及重点段落的翻译,仅限于考查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以及句子的翻译能力,很多学生只是在考前几天背诵了部分单词,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并没有实质改观,这种考核方式的不合理性也是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因此,我们要舍弃期末考试“一考定胜负”的终结性考核方式,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

其次,要改变评价方式。其中,闭卷考试占40%,课堂表现占20%,小组汇报占10%,课后作业占10%,课堂小测验占10%,网络平台学习成绩占10%,这六项成绩按百分比计算来作为最终成绩。闭卷考试重点考查对专业词汇的记忆以及在规定时间对课本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英文文献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课堂表现主要包括主动回答问题和被动回答问题两个部分。被动回答问题是由老师点名提问,点到的学生回答正确加分,回答错误不扣分。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在答对的情况下会获得额外的加分。小组汇报采取Presentation的形式,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学科里的一个章节,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药学英语知识通过英文检索工具进行专业文献的检索,把获得的关键资料整理总结后制作成课件,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在课堂上介绍讲解查到的知识以及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此外,教师评选出前二名,给予额外加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根据选题、PPT的制作及逻辑表达方面对Presentation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这种小组合作并汇报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选择难度适中的药学专业学术论文,让学生根据论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书写英文摘要,教师根据内容与原文的符合程度以及表述是否准确给出成绩。课堂小测验即教师不定期地随堂进行1~2次的单词英译汉测试,用以督促学生进行专业词汇的记忆。由于课时数有限,教师还可以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的学习资料以及试题,学生需要按时间按要求完成,之后会得到相应的网络学习成绩。

传统的考核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而多样化的成绩考核模式注重知识的积累及应用,通过对课堂表现以及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来评价其学习情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从被动的机械化学习模式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也减轻了期末考试的压力。

随着中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药学英语这门课程在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专业人才成为当代教学的首要任务。目前,我校药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教师通过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框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水平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起药学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全方位地提升综合应用药学专业英语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英语基础的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皓天,霍强.关于药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简析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5):98-99.

[2]龚长华.作为ESP的药学英语与药学英语教学[J].药学教育,2013,29(4):38-41.

[3]李劲平,朱曲波,余聂芳,等.药学英语教学历史及教学特点分析[J].药学教育,2018,34(5):48-50.

[4]胡晓霞,陈菁.基础英语与药学英语的有机结合[J].药学教育,2011,27(4):54-56.

[5]成昭,刘春叶,梁玲玲,等.基于分层模式的本科医学院校药学英语课程教学[J].医学信息,2020,33(1):9-11.

编辑 原琳娜

①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學改革项目(编号:JGY-2019-32)。

作者简介:江敏(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

通讯作者:陈文。

猜你喜欢
药学专业知识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现代化医院统计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