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东梅
摘 要: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场所,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在社会上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是国家和民族向前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精神支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基本满足文化教育的要求,但是考虑到社会的发展以及观众的需求,我国博物馆文化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转化和发展。为了使我国博物馆文化能够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文章基于我国博物馆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简要探析了促进我国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的博物馆文化传承贡献微薄力量。
关键词:博物馆;博物馆文化;创新性;转化;发展
博物馆在国家的文化传承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公众可以在阅览的过程中体悟到这些文化遗产实物的精神内涵,而博物馆的存在就是为了收集、陈列并向公众展示在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物,起到学习、教育的社会服务作用。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知识、学习机会的文化教育机构,它们是公众观察历史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了解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眼睛,它的存在让我国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设了5000多家的博物馆,各类博物馆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意义,近年来,我国也拍摄制作多个与博物馆相关的纪录片,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博物馆行业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文化发展,也关注到博物馆在社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博物馆建设愈發完善,博物馆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但是在博物馆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瓶颈,仍然需要进一步转化和改革,以期能够促进博物馆文化的发展。
1 促进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意义
促进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及传统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促进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经济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文化自信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是更加本质的、持久的自信,公众文化自信,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更有能力和信心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值得人们铭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仅仅依靠书本的记载难以使公众有直观的感受,但是通过博物馆陈列的相关物品并辅以博物馆的文字介绍则能够给公众更加震撼和直观的感受,让公众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从而产生更深沉的文化自信。个中典型譬如《复兴之路》,介绍自1840年以来我国经历的种种艰难,各个阶层人民通过艰苦奋斗为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实现民族解放所做的各种努力、探索过的各种道路,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走向独立、解放、幸福道路的历程。通过对这些历程的展览让观看者无一不产生对我国历史的敬畏和自豪,让公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产生民族认同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责任感,并产生更加深厚的文化自信。
其次,促进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在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财富,它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它本身,更在于在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其能够指引人们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路。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国家、民族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博物馆的展览本身就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我国现有的博物馆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具有各式各样的呈现方式,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为公众提供对自然和人类的文化遗产的参观机会,综合类的博物馆陈列和展览品类多样的展品,专题类的博物馆则根据某一专题或某一地方特色等专题陈列相关的展品,但是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其本质上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都是为了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和展览让参观者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共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简单的沿用,而是要立足于实际有选择的继承和弘扬,并且要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近年来我国许多博物馆也紧跟时代潮流,通过建设数字博物馆让博物馆的展览更加贴近时代科技,也让博物馆的陈列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实现了博物馆更多服务的可能性,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都是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典型。
2 促进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措施
2.1 坚守初心,做好公共教育
博物馆作为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于通过收藏和陈列文物以供公众参观,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服务性机构,其在社会中起到公共教育的作用。因此,在促进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了博物馆建设的初心,要始终以公共教育为发展目标。博物馆是供公众在闲暇时间选择的学习休闲场所,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使得博物馆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党对博物馆工作的领导地位,同时不忘初心,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服务。一方面要求博物馆重视内容设计,不断优化博物馆的内容建设,使公众在参观博物馆时拥有更优质的体验;要坚持丰富博物馆文化内涵,注重审查博物馆所陈列的展品,既要避免陈列粗制滥造、不符合正确文化价值观的展品,又要完善对展品的文字介绍及讲解,完善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服务内容,让公众在参观博物馆时能够了解到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增强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博物馆应当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博物馆及其重要性,博物馆的宣传不仅是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参与到参观博物馆的活动中来,丰富公众的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吸引公众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关注我国优秀的文化产物,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加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让公众产生文化自信,产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责任感。博物馆可以立足于本身的观众群体采取合适的手段,增强自身的教育作用。例如,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建馆目的是纪念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段历史、体悟这段历史,产生历史认同感,那么延安革命纪念馆就可以多多开展一些具有特定主题的展览,让参观者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和熟悉各种革命历史、学到历史知识等,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让公众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从小培养对历史的认同感有助于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延安革命纪念馆可以举办历史讲演,辅助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馆藏展览,让青少年可以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相较于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在博物馆参加展览活动更具有直观性,趣味性更强。同时博物馆可以与学校建立固定联系制度,共同引导青少年学生参与到博物馆的活动中,接受课外教育。
2.2 以人为本,坚持为人民服务
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博物馆作为公众服务机构,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无论博物馆如何发展都应当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人民服务有多方面的内涵:一是要求博物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参观者,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人民群众进入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的对其进行引导和介绍,对参观者的需求和疑问要及时地予以解答和处理,不能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博物馆的优质服务会使公众在对博物馆参观的过程有更加良好的体验,使公众对博物馆及其内容产生好感,从而使人们能够对博物馆文化产生兴趣。二是要求博物馆实行更多便民、利民的措施。博物馆的服务应当以人为本,博物馆的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考虑到便民和利民的因素,在馆内多设置最优参观路径标识,让公众可以通过线上查询馆藏资源、参观要点、参观路径及注意事项,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博物馆展览活动中。三是要求博物馆的发展应当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博物馆的转化和发展不应当闭门造车,而是应当立足于现实,考虑到博物馆受众的需求,顺应公众需求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博物馆发展质量,才能够扩大博物馆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影响力,公众需求和公众熟悉的内容更能让公众在参观博物馆展览时产生文化自信和文化信仰。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要求博物馆根据群体的不同开展不同的活动、设置不同的功能。譬如博物馆应当考慮弱势群体的需求。国外就有类似的博物馆发展经验,对盲人可以设置一条独特的展线,在该展线中设置可触摸的展品并辅以盲文,展品的高度应当恰好适宜盲人抚摸,让盲人也能够有机会享受博物馆的服务。对聋哑人可以配备相应的手语翻译服务人员,及时帮助聋哑人处理在参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 合理配置,让文物活起来
我国博物馆文化的整体质量有所提升,区域发展不平衡、展览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依然存在。促进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博物馆文化发展的平衡性,应当通过灵活的手段让文物活起来,协调博物馆的区域发展和展览结构,让博物馆的整体发展更加合理、平衡。
第一,要正确配置博物馆现有资源,部分博物馆馆藏资源丰富但博物馆的储存条件有限,而部分博物馆储存条件优越却缺乏馆藏资源,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博物馆资源的浪费或不充分利用,如果能够合理配置博物馆的资源,以长补短,则能够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资源优势。
第二,让文物活起来,是指通过博物馆的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让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都能够重新展现在人民群众的眼前。譬如,延安革命纪念馆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文物背后的革命历史故事进行动态化呈现;可以增加历史回顾小剧场,将延安革命历史中一些感人、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通过小剧场的方式定期展现给观众,让博物馆的展览更加生动、丰富。让人民群众通过参观文物贴近历史,感受历史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整体呈现东部发展较快、西部发展较为落后的局面;中心城市发展快,偏远地区发展慢的态势。为了解决这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应当加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和经验学习,发展落后的地区向发展先进的地区学习管理和建设的经验。此外,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将博物馆馆藏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即使在异地也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展览其他博物馆的展品,避免展品实物运输的烦琐过程及可能造成的损害。
2.4 把握特色,增强特色化建设
为了促进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当加强博物馆文化的专业性和特色化。博物馆的建设如果千篇一律难免会使人民群众产生倦怠感,同时也限制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范围,而特色化、专业化的博物馆建设则对人民群众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人民群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也能够产生更大的兴趣。相较于综合性博物馆,专业性博物馆更能够将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历史文化呈现透彻,参观者在参观时更容易产生共鸣。相较于普通博物馆,特色博物馆更能够吸引人民群众积极参观,在社会文化传播中更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应用到特色博物馆的建设当中。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典型的地方特色博物馆,通过文物展览对某个地方整体历史发展进程的呈现,能够丰富地方的文化底蕴,甚至可以形成地方文化特色,让该地方的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家乡,即使是外来游客在旅游途中也会萌生通过参观博物馆来了解该地方的念头。
3 结语
我国博物馆事业虽然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能够基本发挥其职能,但是仍然与我国公众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与国际先进的博物馆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博物馆的数量虽然在逐步扩大,但是博物馆的质量参差不齐,整体的体系结构仍然有待完善,缺乏社会认可度,公众对博物馆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博物馆的业务能力仍然欠缺,博物馆文化仍然有较大进步空间。本文基于对我国促进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迫切需求的分析,认为我国博物馆应当做好公共教育,坚持为人民服务,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致力于打造特色博物馆文化,同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博物馆建设中,促进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我国公众的文化自信和精神信仰。
参考文献
[1]何佩茹.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文化传播路径探究—以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9):87-88.
[2]刘敏.浅谈新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承与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20(14):205-207.
[3]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J].中原文物,2011(1):91-106.
[4]陈军科.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4(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