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雅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16)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是某个社会群体长期实践劳作的生活文化习惯,并逐渐成为世代相传的风尚习俗。文创产品的衍生,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旅游而起,因民俗而生。浙江省西塘,作为一个带有吴根越角特色的文化古镇,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其相应衍生的文创产品也逐渐增加。
采用西塘“盘扣”元素,对其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与符号提炼,保留一定的民俗特色,且赋予当代审美进行创新设计。其产品既展示当地特色,亦能更好地唤起大众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的意识[1]。
西塘位于浙江嘉兴嘉善县,“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描述的就是西塘。西塘目前的文创产品形式较多,如明信片、书签、本子、丝巾和冰箱贴等,设计元素以手绘插画、西塘摄影和汉服为主,但内容较为单一,缺少个性化设计。
近年来,随着西塘汉服文化周的推动,当地的旅游产品也颇具汉服元素,以发簪、服饰类偏多,但质量欠佳。消费者更愿意去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产品,例如书签、冰箱贴、帆布包或拼图等,部分文创产品如图1。据调查,这类消费者年纪在30~40 岁,20~30 岁之间的年轻人购买较少,消费人群的划分和地域性较明显。人们在购买文创产品的过程中,不仅用于馈赠他人,也会购买自用,因此更关注产品的实用性与体验感。
图1 市场上已有的文创产品
但也有部分具有鲜明特色且好玩的产品,例如苏州园林雪糕,将虎丘、拙政园等园林图案做成雪糕状,深受年轻游客喜爱。该设计融合了园林特色与美食文化,在富有实用性的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苏州园林文化的记忆。因此,在设计西塘产品时,应当提炼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元素,使文创产品别具一格,脱颖而出。
早在五千年前,盘扣由远古结绳系带发展而来,在我国秦朝便有了盘扣的雏形。古人穿着从“宽衣博带”开始,最早用于解结服饰。盘花扣也分对称与不对称图案[2],花型的盘扣较为复杂,装饰性较强,没有相对的扣带,且少有固定功能,而直盘扣,如一字扣,则最为简单大方,实用性较强。盘扣技艺一直在民间代代流传,目前所用的盘扣元素作文创产品形式仅局限于书签、胸针和装饰画等,形式上较为单一,仅是符号元素的嫁接或生搬硬套,已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及精神要求也多样化,目前已有的“盘扣”文化元素远远没有挖掘透彻,文创产品的设计,不应光停留在产品本身的内容上,需要革新,包括其销售形式也同样需要转变。
打造西塘文创产品的创新性,除了用到盘扣元素,更需要化繁为简。在普及钮扣民俗文化的同时,让人们能更直观、快捷地记住西塘的特色,利用新媒体传播,快速地打开西塘文创市场,提升知名度。可通过抖音、微博和小红书等APP 软件进行营销,游客量的增长与公众知名度的提升,有助于当地文创产业的发展。在设计文创产品时,应增强趣味性与体验性[3],目前在西塘旅游景区中,出售文创产品的店铺多为农家小店,古朴自然,但缺乏科技性与体验感,产品千篇一律,没有定制个性化服务,就简单的手绘西塘地图而言,仍是采用牛皮纸印刷,只可欣赏,缺乏实用性,若是配合相应的移动端APP 开发,在导航路标的同时,可选择性地播放景点介绍,借助数字化多维度助力,让游客在游玩西塘时更具体验性与新鲜感。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规划设计。
3.1.1 凸显江南民俗文化元素
西塘文创产品要与其他文创产品体现一定的差异性。例如西塘当地景色与盘扣元素相结合设计的手账本、拼图、包类、钮扣形状的书签和胸针等。或是结合西塘的汉服文化节[4],可衍生出盘扣花型的发簪、耳饰和手机挂件等。礼品包装可用盘扣元素进行设计,突出西塘特有的钮扣文化,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融入当地的文化精髓。多种多样的盘扣样式及衍生产品如图2。
图2 多种多样的盘扣样式及衍生产品
3.1.2 彰显时尚的设计风格与差异性
西塘具有典型的烟雨水乡风情,在设计过程中,除了一些民俗元素之外,整体的设计应偏向于南方婉约、细腻的设计风格。围绕“盘扣文化”“产品”和“创新”三要素[5],在设计过程中更偏向于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并结合一定的科技与时尚元素。文创产品不应过于花哨不实用或陈旧古板,应大胆添加时尚元素[6],结合日常所需,让古老传统的民俗文化不再“俗”,为“非遗”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其他代表西塘文化元素,如田歌、杜鹃花、明清建筑和石皮弄[7]等,也可以进行各元素的结合再设计。
盘扣的形式多样,最初用于女性服装,可作为系列产品进行设计,加入一定的现代流行元素。根据繁多的盘扣纹样,在原有盘扣纹样中进行提取,采用现代化设计手法,进行打散重构,组合成具有时尚气息的新纹样。让用户在购买西塘文创产品的同时,既满足了物质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民俗文化,能与盘扣文化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在设计过程中,将盘扣的外形进行提取,抽象化得出基本型。将原有的盘扣图案换种形式进行衍生设计。例如图3,将盘扣元素一分为二,进行拆分,设计出新的发饰用品。
图3 盘扣元素衍生设计图
目前,文创产品趋于多样化,盘扣元素应用最多的则是在服装领域中,如国潮卫衣、民族风的服饰和旗袍等。
产品的销售分线上与线下,相对于传统商品,人们在线下实体的旅游产品购买率会大幅度高于线上,其原因在于人们在旅游时具有一定的冲动消费,一个景点特有的文创产品在网上很少能搜到同款。网上的文创产品,更多的是普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设计,例如“朕知道了”“吾皇万岁”、状元、汉服文化等,很少有单个景点的文创产品在线上销售。
传统的实物化设计,无非是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增加盘扣的元素,例如在包装上,添加服装样式的钮扣实物,在书签上使用盘扣形状,例如一字扣、吉字扣和喜字扣等,富有一定的吉祥含义,又适用于馈赠亲朋好友[8],盘扣元素最早源于服装设计,在婚嫁喜服、新式国潮卫衣中也可进行结合设计,如图4。不同的盘扣形式寓意着不同的文化情绪,例如祥云、花卉类象征着美好生活,适用于喜服,而一字型盘扣则较为干练、简约,适用于现代服饰居多。盘扣元素产品属于传统文创产品,其传播途径仅限于在某景点店内销售,优点在于其特有的地方性与时效性,文创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较快。
图4 盘扣元素在服装上的应用
设计文创产品的过程,不仅是产品本身的创新,也可以是新型的促销手段。如在选取盘扣中的各式纹样,以盘扣中的兰花扣为例,进行元素提取,经过创新设计成新的平面图案,当游客在移动段进行选择时,可以选择黑白或彩颜色填充,包括签名等,相应的纹样来源在小程序中会有介绍。用户确定好图案,就能拿到自己特有定制的文创产品[9]。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现代化科技,让游客自行选择需要的纹样,在自动售卖机上自行购买,提交相应的图案编码可以快速打印制作完成,也可以在异地登陆APP 或小程序,选择远程下单模式,提供快递到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盘扣图案的提取与小程序再生纹样如图5。
图5 盘扣图案的提取与小程序再生纹样
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拼接、堆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继承。因此,流传的不仅是实物的文创产品,更多地是游客大众对“非遗”民俗文化深入人心的认可。将文创产品与“盘扣”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使盘扣文化不再是单一的女性服饰搭配,而是西塘民俗文化的一种特殊代表符号,利用移动端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让“非遗”走近人民生活,让大众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瑰宝有一定的认知,从而增强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