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碟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饶宗颐先生(1917—2018)是蜚声海内外的一代通儒,与钱锺书、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1943年秋,在友人推荐下饶宗颐前往桂林任无锡国专国文教授。次年夏,日寇攻陷桂林,饶宗颐同国专同事一起奔走蒙山,两度入大瑶山避难,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得以复返桂林。1945年重阳,饶宗颐将蒙山避难时所作六十四首诗篇汇成《瑶山诗草》,于1947年出版印行。
谈及《瑶山集》的风格特点,陈颙在《读岭南诗人绝句题瑶山草》中云“忧患诗篇杜少陵”,指出饶宗颐此部诗集有着杜诗之风骨。杜诗历来被人称为“诗史”,唐人孟棨言“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孟棨称赞杜甫将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皆实录于诗。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饶宗颐的《瑶山集》,集中的许多诗篇都具有老杜“诗史”的品质,这恐怕是后人为何会称其为“抗战史诗”的原因。
1944年春,日寇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政府指挥失误,最终导致大溃败之势,接连丧失河南、湖南、两广等地。翻开《瑶山集》,整部诗集真实地再现了诗人同友人避日寇之乱,西奔蒙山的颠沛流离生活,写尽了在遍地烽烟、山河破碎之时普通百姓九死一生的疾苦和哀叹。
如《寄怀俞瑞征丈以尚有秋光照客衣为韵》中言当时之情境:“连月失名城,势如拉枯朽。反怕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六合惊涂炭,微生同敝帚。”国民党政府一盘散沙,半年之内连失洛阳、长沙、福州、桂林四个省城,让日寇攻入黔桂之地如入无人之境,数千万同胞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平生历锋镝,已成丧家狗”正是诗人此时的内心感受,诗人对国民党政府失望至极,反而害怕再听到关于战事的消息。“十里无人行,虫沙伏以飞。孤生绝因依,肉食不能肥。千山如囚牢,一水如纆徽。岂复长拘鞿,念此欲涕挥。谁能叫帝阍,早晚罢戎衣”。诗人在结尾描述了避难瑶山时的艰辛和哀痛:千里大瑶山了无人烟,如同一座死牢,到处都是战死的将士和饿死的百姓,此情此景,诗人泪满衣襟,在绝境中表达了盼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此五言叙事长篇穷极笔力,将诗人避难瑶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融为一体,“堪与杜少陵之《北征》相较而论”。又如《罗梦村道上》一诗,诗人避难瑶山深处瑶民村落,对山中瑶民贫苦生活的描写如史家实录:“孤村何所有,编户缘修竹。野猪骨如柴,云是食不足。天鸡时一喧,催归声更速。板瑶躺地卧,无被可加腹。烧薪聊取暖,奈此寒觳觫。稚子无裤著,见人尚羞缩。肮脏难入眼,哀哉此惸独。”久历战乱,烽火连绵,大瑶山中的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凄苦,野猪都骨瘦如柴,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国家罹难,民不聊生,诗人感叹民生之多艰,顿生哀情。刘寅庵《瑶山集题辞》云:“大藤之峡实穷处,鬼门鲊瓮无斯艰。瑶户生涯均牛豕,哀此无告吁于天。不有子诗为传播,邝记几误避秦源。”相比明末岭南诗人邝露对瑶民生活桃花源式的诗意描写,刘寅庵称赞《瑶山集》能忠于现实生活的真相,推见至隐,把瑶民生活的穷苦艰辛展现于天下。
《瑶山集》的“诗史”品质不仅表现在诗人流离桂东时对所见民生之疾苦毕陈于诗,对两入瑶山途中所见山水之奇峻也是尽录于诗。饶宗颐《论杜甫夔州诗》云:“老杜在夔州,几乎无物不可入诗,无题不可入诗,此其所以开拓千古未有之诗境也……居夔先后地凡数易,所接触之风景人物时复不同,故题材亦屡变……盖峡中景物,因多新奇瑰丽,予诗人以崭新之感觉。此所谓得江山之助者。”饶宗颐认为老杜夔州之诗开拓了千古未有之诗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巴蜀之地瑰丽的山川景色给予诗人江山之助,使其诗境新奇,警句叠出。细读《瑶山集》我们发现,奇秀险峻的桂东山水也给饶诗带来了新奇瑰丽、沉雄劲迈的诗风。诗人自言“二年客桂东,与山久结缘”(《登磐石山同巨赞上人》),西奔蒙山的路上,爬天堂岭,历旱峡,攀金鸡隘,观清湘水,陟黄牛山,穿大藤峡,探勾漏洞、桃源洞,过鬼门关,登磐石山,诗人在爬山涉水、登陟险峻的同时,也把沿路奇突峻秀的山容水态录存于诗。如雄浑险峻的天堂岭,“群山如马势难遏,一水泻为万丈湫”;层峦叠翠的黄牛山,“重岩远际天,壁立如骈胁”;令人生畏的金鸡隘,“喧豗有众滩,入耳森惨戚”;神奇难测的勾漏洞,“积水或成潭,其下喘蛟螭”。
诗人为避战乱所历之处,皆为桂东荒绝险阻之地,奇峰绝壑、隘口雄关,雄壮之景色必然带来雄迈之诗风。笔下之景,险峻高耸,新丽奇崛,宛如一幅幅泼墨山水画,气韵横生。明人周珽言老杜入蜀诸篇:“绝脂粉以坚其骨,贱丰神以实其髓,破绳格以活其肢,首首摛幽撷奥,出鬼入神,诗运之变,至此极盛矣。”今观《瑶山集》中诗篇,深得少陵此时诗风之精髓,故钱仲联言《瑶山集》与杜甫入蜀所作山水奇峻之诗“世异心同”。多年后,饶宗颐示《瑶山集》予岭南画家张虹,张画《瑶山诗景图》并题记云:“窃以南陲荒服,山经水经,所未备载……使饶子见之以补其阙。”在张谷雏看来,《瑶山集》录尽岭西山川民俗,载《山海经》《水经注》未备之胜境,有补史之阙之价值。
《瑶山集》的“诗史”品质是如何养成的呢?笔者认为大体可归为两方面的原因。
其二,饶宗颐早年学术经历对其诗歌创作影响的结果。饶宗颐幼承家学,于自家“天啸楼”上读万卷诗书,打下深厚文史功底。十九岁继承父亲遗志续成《潮州艺文志》,名动学界,后入广东通志馆纂修《广东通志》,并受顾颉刚委托编纂《古史辨》第8 辑《古地辨》。饶宗颐早年在地方志、古史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必然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浓厚的历史意识。《瑶山集》长于用事,而所用之事又常有以史为鉴之目的,如“秦人昔破荆楚日,鏖兵先自黔中出……前事不忘殷鉴在,恢弘庸蜀为本根”(《清湘行》)。此诗作于1944年秋,正值中国军队溃败于湘桂之时,诗人引用楚国不重视湘桂黔屏障之地而最终被秦所破之例,告诫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两千年前楚国的覆辙;又如“昔我读水经,知有黄牛峡。掩卷辄神往,肺腑若与狎。岂知后十年,其境果身及……易堂隐翠微,守志乃鸿业。嗟哉二三子,临履莫云怯”(《黄牛山》)。诗人途经黄牛山,以亲眼所见黄牛山之险奇佐证《水经注》所言之实,后引明末清初魏氏父子隐居翠微峰而不仕清朝的典故,赞扬先贤们的风骨与气节,以勉励避寇乱而困于蒙山的国专师生。
此外,青年饶宗颐偏爱清词,特别推崇经世致用的常州词派。1940年饶宗颐因病滞留香港,与词学大家叶恭绰先生结识并全力协助其编纂《全清词钞》,于1941年底编成。两年的编纂工作使饶宗颐对清词如数家珍,而清词又有浓厚的“词史”意识,清人以史入词、以词纪事的创作特点是必也潜意识地影响着青年饶宗颐的诗歌创作。
总之,山河破碎的历史处境,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忧国忧民的大丈夫气概以及饶宗颐早年的学术背景等因素,共同形成了《瑶山集》的“诗史”品质。
①⑤⑨ 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14》,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7页,第428页,第440页。
②〔唐〕孟棨:《本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③郭伟川:《饶宗颐的学术文化》,花城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
④饶宗颐:《瑶山集》,陈韩曦等注译,花城出版社2016年版,第50页。
⑥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12》,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75页。
⑦〔唐〕杜甫:《杜诗详注》,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7页。
⑧钱仲联:《近世名家诗词平亭——饶宗颐〈选堂诗词集〉序》,《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