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思想对先秦诸子音乐美学的影响

2021-06-01 02:57罗曼
艺术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先秦礼乐美学

罗曼

摘 要: 我国古代的美学体系被“礼乐”文化深刻影响了多年,早在秦朝时期的音乐组织架构中,就已经针对“礼乐”这一话题产生了热烈争论。纵观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礼乐”的思想贯穿始终,而先秦诸子以“礼乐”思想为起点的音乐美学思想则呈现出典型的“和而不同”景象。在我国古代,“礼乐”体系传播的思想对人们的心理、脾性产生了广泛的深远影响,“礼乐”思想具有我国古人发自内心所追求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礼乐 先秦 音乐 美学

美学在古代并不是专门、系统的学科,但是我国古代却很早就存在着审美意识和很多美学思想。艺术能够抽象或具象地表现万事万物的审美水平和美学思想,进一步借助艺术品或艺术类文献将这种美学思想世代传播。艺术领域门类颇多,音乐美学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环节。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的深刻剖析的最佳入手角度便是“礼乐”问题。

“礼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之一。“礼乐”一词中的“礼”,历史来源蕴含宗教神秘之处,并映射了社会现实。“乐”是它的同源体。若详细论述两者的关系,则“礼”为主,“乐”为辅;“礼”是目的,“乐”是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唇齿相依。也正因此,对“礼乐”的研究不再区分“礼”与“乐”的差异性,这也是当时美学思想的一个流行趋势。“礼乐”文化对我国上千年的美学都产生深刻影响。以至于早在先秦的音乐思维里,对“礼乐”这一问题产生了热烈而又多样化的激烈争论,对于音乐的审美文化,也不会将某一家或某一类别的美学理论作为标准和参考,主张也各是其所非,既有倡导和宣扬“礼乐”的流派,也有反对和排斥“礼乐”的流派。倡导和宣扬“礼乐”的群体中,又因个体差异存在着多样化的主张。反对和排斥“礼乐”人群中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对“礼乐”问题的剖析在这种互不相让、相互批评的争论和吵闹中越来越深入,划分更加细化。“礼乐”文化在这种百家争鸣的形势下发展成先秦时期美学思想的重要环节。

先秦时期对“礼乐”的争论看法各异,这些争论中包括截然相反、完全排斥的“异”,也包含和但不完全相同的“异”处。我国古代,对于美学的思维方式是把“礼”和“乐”互相贯通融合,从而形成一种礼、乐兼备的独特思想。在秦朝以后的数千年,“礼乐思想”一直在音乐美学中立于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孔子是“礼乐思想”的发起和系统化的第一人。在系统化之前,“礼”“乐”以两个独立的领域被大家追求和推崇,单独谈“礼”,或者单独谈“乐”。直到孔子将“礼”“乐”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的共化整合的文化整体,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哲学美学体系,“礼乐思想”也就此诞生。

基于历史朝代更替、阶级斗争、统治者思想传播的时代基础,在春秋战国之后,曾一度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面对这一形势,毫无疑问,孔子对于儒家思想的推崇和传播促使他对“礼乐”的宣传更加积极主动。孔子将“礼乐”文化进一步调整为“正乐”思想。何为“正”?即对“礼乐思想”进项整顿和创新的意义;何为“乐”,即专门服务于殷周奴隶主的一种声乐。孔子之所以采取“正乐”措施,由三方面因素促成。第一,他要让“乐”服务于“礼”,让“礼”居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第二,孔子使用“礼乐”来推翻和排斥其它的无“礼”之“乐”,比如郑卫之音。孔子倡导的这种新形式的“正乐”是对殷周礼乐的恢复,同时融合了新的时代要素——“仁”。孔子思想里,“礼”“仁”二者的地位不相上下、难分伯仲,“乐”基于“仁”的文化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孔子的思维方式来看,“礼”和“乐”都是“仁”的具体化,是“仁”的直接反应。物态化之后的“礼”作用在朝代制度和伦理约束;物态化之后的“乐”作用在艺术和审美中。不以“仁”为基础的礼和乐都缺少意义,融合了“仁”的礼和乐才能充分发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方能实现“以乐化民”。{1}因此孔子“正乐”,推行“乐教”的目的是培養和教育能够推行仁政和德政的理想的统治者。“正乐”不仅是对古代传统雅乐的复兴,也是对新兴俗乐的约束和抑制,同时在礼乐思想中注入新的文化精髓,即“仁”。

提起儒家的典型代表人物和著作,荀子及《乐论》对音乐美学有着独特的见解。从礼乐的起源来看。孔子对“礼乐”的调整是想要“正乐”。换言之,在春秋之后“礼崩乐坏”的窘迫局面,孔子致力于恢复传统的“制礼作乐”,以合乎制度和道德的“礼”去统领“非礼”之“乐”。然而,“礼乐”在新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加以革新和巩固,使它不至于“崩坏”?“礼乐”的本质是什么?它最初的来源在哪?最根本的特性以及具体作用等等问题,孔子对于这些理论缺乏一定的分析和探讨。荀子则对此研究颇深,荀子的著作在基于朝代的需求之上,上升到人生、社会甚至整个自然和宇宙的高度,细致深刻的分析了“礼乐”从哪里兴起、最本质的特色、产生的影响等理论,在此之上,荀子生成了其别具一格的“礼乐”理论。

荀子基于对客观大自然的尊重之上,坚持着人类的努力。荀子支持“人定胜天”,排斥“错人而思天”理论。基于上述思想原则,荀子对礼和乐的起源进行探究,并深入分析其本质特征和发挥的作用。我国古代人民,由于对科学知识的欠缺,习惯性使用自然现象给社会行为赋予意义。荀子对此提出新的创新,它把自然和社会作为两个独立模块,并向社会宣扬“礼义”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特性,客观自然中并不存在。在荀子看来,人类独有的“欲”和“养”是滋养出礼的文明基础,每个个体天生带有“欲”,不区分度量则会导致斗争,争斗会形成混乱,因而,礼义的形成和传播可以有效制止争与乱。“分”的需求是形成“礼”的另一要素,每个人类个体都富有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多种多样的活动从而形成,并生产多样化的产品。“礼”以及艺术,综合来讲都是为人类的“欲”而服务,为适应人类生活和活动而形成的。荀子对音乐追根溯源,道出音乐产生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体自身的需求。

追根溯源,荀子对音乐美学的认定从大体上和孔子相一致。他们把音乐作为一种满足人类天生欲望的快乐,是人类欲望中不可避免的需求,用社会礼节加以节文,对“礼乐”十分认同和倡导。依据礼乐发挥的作用分析,先秦时期音乐美学都包含一个共性,音乐都蕴含在政治背景之下。那个时代下各个阶层争论“礼乐”,实则是探索音乐和政治之间的关联和差异。依据荀子的著作思维,“乐”是用于娱乐的一种形式,“礼”是社会活动的规范和仪式。前者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感情表达;后者则是对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差异性的维持和保护。另外,荀子还坚持,礼乐是对社会人群道德和善美的互相融合与知行统一,最终会发展为朝政和社会治理的辅助工具。在荀子完整的思想体系中,“礼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居于美学领域的主导位置。

不同于儒家,道家对于“礼乐”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比如,道家的典型代表,老子和庄子,他们对“礼乐”是排斥和压制的态度。道家学派从形而上学的道家理论分析礼乐。首先,他们对于礼乐是看不上的,比如,“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其次,他们不认为“礼乐”是正统的音乐。道家学派中,认定音乐应该是形而上学的,音乐也应当和“道”相一致,即“大音希声”。很显然,老子和庄子对待礼乐的态度不够乐观,与此同时,在更高的艺术层面上,老子和庄子也全权否定“礼乐”并主张取消“礼乐”,倡导音乐可以突破“礼”的制约,让音乐和艺术依据其自身特色自由发展,不受约束。

老子和庄子的“礼乐”思想形成与二人对于“道”的阐释有极大的关系。道家学派中,认定“道”是万物根源,万物皆由“道”衍生而来,道形成于天地之前,先有道而后有天地。“道”也是动态变化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即世间万物都在朝着与当前自身相反的方向时刻变化。因此,对“道”有一定悟性的人应当做一名旁观者,冷眼看代事物在“道”的方式下衍生、变化,老子认为这种是“道”之“常”。由此,老子对个体修身养性、治国齐家等总结出一套统一的理论,称为“无为而无不为”。一方面,要做到“无为”;另一方面,又要做到“无不为”。庄子对于“道”的解说中,不把“道”和现实世界中活动作为规则和规范,而是将人从现实世界中超然脱出,人和“道”合二为一,互为一体,“应于化而解于物”。从对“道”的理解出发,老子和庄子最终形成了“大音希声”和“至乐无乐”的典型音乐美学思想。

庄子与老子同属于道家学派,两人对于“道”的认知有极大的相似性。老子对于“道”这一思想得推崇,重在“道”能够自然无为;庄子对于“道”自然无为也是十分推崇的;对于老子推崇“大音”并排斥“五音”的观点,庄子也持有相同态度。也就是说,庄子的很多哲学思维以及对美学的认知都是基于老子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继承与发扬。同时,由于两人的个体差异,虽然两人同属于道家学派,但在对“道”的具体理解和阐述上有着极大区别。老子对于道的推崇,重点强调自然无为,将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阐述无为之治发挥得重要作用。庄子对于道的推崇,也包含无为而治,但将客观自然和现实社会相互独立分割,对无为而治给予否定。老子把音乐中的“大音”和“五音”放在互相对立的位置,用无为之乐去推翻有为之乐,其本质上是支持取消音乐。不同于老子,庄子对于礼乐进行否定,但主张人应当追求符合人性需求的、自然性情的音乐;老子把音乐视作为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对音乐的功能全盘否定。庄子则将音乐的作用一分为二,他对于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以及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和情感交流等功能予以肯定,但对于“礼乐”自身的教化作用则进行批判。由此可以看出,老子和庄子具有截然不同的音乐美学思维。

纵观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礼乐”的思想贯穿始终,而先秦诸子以“礼乐”思想为起点的音乐美学思想则呈现出典型的“和而不同”景象。无论是孔子的“正乐”还是荀子的“礼乐”,抑或是老子的“大音希声”与庄子的“至乐无乐”,“礼乐”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以“礼乐”为主轴的礼乐美学体现出古代人们对于美的理想化追求,“礼乐”文化更加符合社会对美的想象与理解。

注释:

{1}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學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参考文献:

[1]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4]王次绍.音乐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流行音乐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8YSB125。

猜你喜欢
先秦礼乐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纯白美学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先秦“五正色”的数据参数分析
爱有别还是爱无别
“诗言志”的审美阐释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