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清
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脑海中想到的,落实到纸上就变了味,或者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注重的只有学生的成绩,写作就像八股文,是有固定的模板和人物事迹的,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学会观察生活、阅读积累素材、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三个方面探析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活化元素。
一、学会观察生活
易中天教授有句名言:生活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其实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很好理解,生活是非常精彩的,只是需要你去发现其中的美。仔细阅读很多成功的作品,你会发现,不论描写的景色还是人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是,就是这种生活琐事或者随处可见的美景,在别人的笔下却是那么生动形象,让人仿若置身其中一般。为何学生却做不到呢?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尤其是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要想拥有文豪一样的才华,必须具备三个能力:听、看和尝。
例如,在练习写记叙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个人物,通过描写其职业、动作以及神情等,完成简单的记叙文。如以“食堂师傅的日常生活”为主题写作,教师首先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食堂,与食堂师傅进行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真正了解这个职业以及食堂师傅的日常。
在接触和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听、看和尝的感官。听什么呢,听食堂师傅说的话,与其他职业以及身份有何不同,找出食堂师傅说话的重点以及特点;看什么呢,看食堂师傅着装、体型以及精神面貌等。找出这些特点之后,就能写作一篇简单的记叙文了。
而引导学生接触食堂师傅,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其在接触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情感,这样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就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描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更具吸引力。其实,学生在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主要还是对描写对象缺少细致的观察和了解。
二、阅读积累素材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两个紧密相连的板块,在阅读中注重积累,将积累的素材应用于写作,提升写作水平。高中阶段的写作与初中、小学相比难度更大。难就难在要添加一定的感情色彩以及思想內涵在里面,不能进行简单的描述,而是要说明一定的道理,让读者得到一些启发等。
为此,高中阶段的阅读就显得很重要无比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品位较高的书籍,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如此,学生积累的素材范围就很广。
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积累社会热点素材。
比如,近年来社会热点聚焦于反贪肃清,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可以将相关素材进行总结和整合,在课堂上进行讲述。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便有话可说,而不是一碰到类似话题就不知道怎么写。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让学生对政治人物贪污案的起因和结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而是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敬畏法律,以此为戒,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从小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高中作文不是简单描述事件,而是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描述事件映射一定的道理,让读者从中获得启迪。因此,高中写作必须深思熟虑,经过深入思考之后,才能下笔如有神。
以史铁生《我与地坛》为例,作者天天生活在地坛,看见生机勃勃的花草,引发了自己对生命的崇敬之情,下定决心要像花草一样坚强地活下去。对花草蓬勃生长的思考,史铁生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
那么,在写作中,教师应该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写出内涵深刻的作文呢?
比如,马上就到中秋节了,这时候正是月饼畅销的时候,在超市里、商场里随处可见排长队购买月饼的消费者。作为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月饼带动的经济消费”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积累的素材以及亲身经历,进行写作训练,通过练习,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式。
如此,大家会发现,写作其实并不难。只要积累了足够的素材,细致地观察,加之教师得当的教学指导,学生就能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质量。不过,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高中作文不是简单论述,而是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从表面渗透到本质,能够通过论述说明一定的道理,给予读者一定的启发。
总之,高中作文不能只有华丽的“外表”,更要有深刻的内涵。因此,学会观察生活、阅读积累素材、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这三点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