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 邓天白
摘要:乾隆、嘉庆年间,中国古代戏曲发展达到鼎盛,此时,古老的封建统治大厦已摇摇欲坠。晚清民国近百年间,内忧与外患并存,社会形势异常复杂。这一时期,主流戏曲的发展历经了地理、演出场所和表演舞台三个不同维度的变化。上海都市的戏曲空间正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环境,以及都市文化环境中逐步构建起来的。
关键词:晚清民国时期;戏曲空间;都市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02
晚清时期,上海逐渐成为各种戏曲剧种汇聚的中心,京剧、粤剧、绍剧等都在上海生根发芽并实现了更好的发展。上海向近代化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市民消费群體对戏曲的态度发生变化,人们对戏曲的认识从趋吉避凶的传统习俗逐渐转变为日常的消遣享乐,戏曲的演出空间从极具仪式感的庙宇、厅堂转向休闲的茶馆、戏园。更具专业性的现代剧场打开了中国戏剧史的崭新篇章,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都市的戏曲空间显得极为复杂。
1 上海:近代南方戏曲中心
近代戏曲离开北方的宫廷后,在远离政治中心的上海得以重塑。在上海这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都市文化、生活形态、文化消费主体和都市的文化市场都对戏曲空间的演变产生了影响。
1.1 北京宫廷戏衰败
清代后期,中国的戏曲文化达到了元明后的又一个高峰,这一成就与统治阶层的喜好有直接关系。除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清代皇室向城西逃难,其余时间,内廷戏曲不断。在朝野充满内忧外患、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时,清代皇宫依然沉浸于戏曲中的太平盛世。
清末,由于升平署规模缩减,常召宫外的民间戏班入宫演出,然而,艺人的表演却受诸多束缚,“必须入乡随俗,迎合统治者的欣赏口味和禁忌……这一切都是在窒息艺术的生命力。”[1]豪华的阵营、恢宏的场面掩盖不了那呆板的格调和千篇一律的程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民间兴起的、符合大众审美旨趣的戏曲剧种。
晚清时期,宫廷戏曲栖身的环境于其发展极为不利,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基础,戏曲的衰落是必然的。入不敷出的内廷裁剪宫中的戏曲表演者,这些表演者大批返回苏州原籍,北京的宫廷戏曲逐渐衰败,南方地区的民间戏曲活动开始繁荣。
1.2 上海戏曲消费市场扩大
1843年,上海开埠,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上海地方戏曲文化拉开了向近代演出市场转型的序幕。上海人口急剧增长的愿意主要在于大批移民的涌入。小刀会起义、太平军攻打江浙,导致大批流民涌入上海。而后几十年,上海及周边的大批难民涌入租界,截至1948年,上海人口已逾500万,产生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消费群体的结构变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戏曲行业的发展。淞沪会战后,上海民众久经战乱,普遍存在一种看淡生死、及时行乐的心态,人们将听戏视为消磨时光、表达爱国情怀的一种方式。《明末遗恨》《李秀成殉国》《大明英烈传》等新戏在上海广受追捧,观众在戏中看到与现实相似的情节,浓烈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意识在戏里戏外得到宣泄。
由于租界具有特殊性质,加上消费市场庞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上海的经济迅速崛起,在民国时期步入了繁荣期。据《大公报》统计,截至1940年5月,上海游资已达50亿元[2]。上海繁荣的经济为娱乐文化业的蒸蒸日上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跟随难民来沪的各地方剧种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1.3 新型传播媒介与文化传播
西方文化最开始从物质层面对上海产生影响,然后逐渐向文化层面、精神层面渗透,日积月累地对城市文化的重构产生影响,《申报》曾写到,“晚清上海浸润着欧风美雨,复受启蒙思潮的推挽,逐渐形成近代都市文化的新格局。”[3],在戏曲传播的过程中,西方传入的一些主要媒介对新思想的宣传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一,唱片业发展。在传入中国后,唱片的第一次录音就是在上海完成的,录制的内容就是当时名伶所唱的戏曲[4]。随着新型媒介的不断普及,戏曲唱片很快走进千家万户,推进戏曲的传播,形成了更为广大、稳固的受众群体,可以说唱片的普及促进了海派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上海日后文化多样性的基调。
第二,大量戏曲刊物出现。近代报刊为戏曲的发展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1904年,在上海我国第一个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创办,这一刊物首次提出了对戏曲影响深远的改良运动。随后,《剧报》《新剧杂志》《戏剧丛报》等纷纷涌现[5]。报纸杂志刊登戏曲剧本,传播戏曲文化,发表戏剧理论与批判文章,在这一时期,戏剧评论理论逐渐发展,为戏曲的近代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第三,传播更广泛。在传播成本与传达距离上,广播与纸质媒介、唱片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收音机能够让更多的百姓听到戏曲。民国时期,上海电台风靡,为文化传播搭建了一个丰富、立体的传播网络,通过这一新兴媒介,戏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总的来看,民国时期上海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对戏曲舞台百花齐放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商业经济发展,唱片、报刊、广播等媒介的有力传播对戏曲文化的发扬作用不可磨灭。
2 戏曲演出场所
清末,千百年来“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戏曲传统在上海逐渐淡化,趋吉避凶的民间信仰悄然瓦解,都市民众对戏曲的诉求转向娱乐消遣。从“娱神”到“娱人”,上海都市化的过程影响着戏曲空间的发展与转向,戏曲空间的演变体现着阶层、社会、消费之间微妙的关系。
2.1 园林堂会与茶馆戏园
园林虽然并不是一个专为戏曲创造的空间,但小桥流水、亭台水榭不仅展现着富商的实力,也展现着文人雅士的审美旨趣。比如历经多次翻建、改造的豫园本是一座私人园林,园中北处戏台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戏台”。1894年建立的汇龙潭戏台、1908年建立的三山会馆戏台等戏台都是上海这座城市戏曲文化的遗产,对当今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上海富庶的经济为茶馆文化的兴起提供了热土。1851年创建的三雅园是上海第一家营业性质的茶园,上午卖茶,下午做戏园,是上海戏曲演出商业化的发轫。上海西园本是一座私家园林,太平天国期间因战乱而圮,后来却形成“园中茗肆十余所,莲子碧螺,芬芳欲醉。夏日卓尔,饮者杂遝……茶寮而外,设肆鬻物者又百余家”[6]。的繁华商业区。《申报》也曾描写过“洋泾浜之茶肆繁多,大小不等,几乎棋布星罗”[7]。
上海都市空间的特殊性,造就了茶馆复杂的社会空间意义。如号称“沪上第一”的青莲阁茶楼,上下三层,除设茶座外,还兼营戏园,并售西点、花卉、虫鸟,光顾者可随意听唱、游艺、购物,这使得茶楼这一典型休闲场所,呈现出向综合性消费模式的近代游艺场发展的新气象[8]。作为商业文化的产物,戏园是都市娱乐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清末出现的戏园开创性地把舞台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构得更为紧密,营造了一个近现代化的戏曲空间,然而,这仅仅是传统封建文化的消费方式向现代消费文明转变的开始。
2.2 现代剧场:戏曲向现代化转型空间发展
随着清末新剧的不断发展与推广,传统戏曲表演逐渐突破茶馆的理念束缚和空间限制,从茶馆过渡到突出舞台功能和剧场整体演出效果的新式剧院,上海的新式舞台剧场应运而生。1908年,上海南市创建的“新舞台”是我国第一家具有先进舞台设备的新式剧场。摒弃了旧式茶园的带柱方台和遮挡观众视线的舞台围栏,仿照欧洲剧院改建为月牙形的镜框式舞台,在舞台上引进西方的声、光、电技术,根据不同的戏灵活搭建布景。自此,茶馆式的旧戏园逐渐淘汰,剧场由娱乐社交空间逐渐向消费空间演变。
“新舞台”的开张迅速波及整个上海,有“舞台鼻祖”之称,随后一大批以“舞台”命名的新式剧场相继在上海出现。欧阳予倩这样写道:“南市新舞台是在中国第一个采用布景的新式舞台……当时种族观念在从国民间苏醒过来,这种戏恰合时好。”[9]“新舞台”的出现拉开了戏曲演出场所变革的序幕,一种全新剧演模式的登场,彻底打破以往旧式的消费观念,对都市戏曲空间的重构有着深远意义。
3 戏曲演出舞台
上海成为戏曲演艺中心。戏曲历经改良运动后,演出从传统舞台走向现代剧场,为适应新式剧场,演出舞台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形式上,除编演新戏,还结合时事和情境制作特殊的服饰、道具;内容上,不仅催生了海派京剧的诞生,也加速了各地方剧种在沪的改革,更加适应上海的特殊市场。
3.1 舞台形式:时装新戏的诞生
京剧这一剧种传到上海后,为了适应上海观众的需要,满足观众的欣赏口味,开始编演新剧。新剧之“新”在于其取材往往源自时下热点,更加关注现实,反映社会问题,穿时装、演时事,如《宋教仁遇害》《张文祥刺马》《女英雄秋瑾》等时事迅速成为演戏热潮。
上海新戏变革的初衷是启蒙社会。当时文艺界普遍认为戏曲作为社会共通的文化载体,可以起到开启民智、移风易俗的作用,戏曲演出了民族危亡的现实问题,有助于革除弊端。梁启超曾说传统戏曲内容无非是“诲盗诲淫两端”,可见在当时的情境下,传统戏曲已脱离社会,与时代精神和都市化的消费心态愈行愈远,新戏诞生恰逢时宜,具有启迪社会、发人深省的警钟作用。
时装新戏不仅是演员身着流行服装演出,更重要的是表现时代变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上海出现时装新戏是必然的,上海具备孕育新戏的环境基础,都市化空间对消费者、消费环境不断进行塑造,催生了时装新戏的诞生。新戏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勃兴,对之后戏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2 舞台内容:海派京剧及其他剧种
海派京剧相较传统京剧,在舞台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上海观众与北京观众群体之间存在差异。鲁迅写到,“帝都多官,租界多商……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10]京派观众在观戏时更看门道,讲究戏曲的唱功咬字,而南派观众喜看热闹。脱胎于时装新戏的海派京剧剧目更加新颖,并以现代科技手段制造新鲜奇幻的舞台效果,让上海地区的观众无不惊叹。
与此同时,诸多随人口迁移至上海的外地剧种亦有所改良。清末,越来越多广东籍人口到上海,粤剧不可避免地入乡随俗,舞台置景、演员行头、服装都在传统旧剧的基础上大胆而创新地改变,可谓实现了很大的提升;越剧原先不重视舞台布景与美术,“向来越剧戏院,租赁布景每月费银一百余元,而今居然肯花二三千元资本在一本戏中做布景了……还要配用灯光,外加来上几套变戏法的机关布景”[11]。此外,清末上海汇集昆、沪、淮、扬、甬、锡、邵等十余地方剧种,各名角儿、戏曲家都以在上海演出为荣,当时的戏曲圈有这样一句话“不到上海唱红不算红”,上海的戏曲文化活动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大场面。
从近代上海都市化的背景来看,无论是剧场空间还是观演关系的重构,都是戏曲为了适应市场而做的改变——都市化转型。各路戏曲作为一种文化商品,能在上海立足并发展有一定的市场,正是把握住了上海观众的重要心理。
4 结语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戏曲在历经戏曲中心、表演和舞台空间的变革后,逐步构建起独有的戏曲空间。这一切变迁不仅是戏曲本身的作用,更是社会与文化合力的结果,对消费群体和消费文化的塑造亦起到了“旁指曲谕”的作用。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文化载体,戏曲承担着教化社会、启蒙思想的作用,而勇立近代社会时代潮头的上海,无疑是戏曲种种变化的见证者。
参考文献:
[1] 刘珊珊.当代戏曲传播探微——由清代宫廷的戏曲传播看当代戏曲传播问题[J].东南传播,2013(11):95.
[2] 潘君祥,王仰清.上海通史·第8卷·民国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88.
[3] 熊月之.上海通史·第6卷·晚清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88.
[4] 赵炳翔.民国年间上海戏曲唱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27.
[5] 单永军.传播学视域中的民国戏曲期刊论略[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5(01):33.
[6] 刘凤云.清代的茶馆及其社会化的空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02):118.
[7] 无名.不禁讲茶细语[N].申報,1872-05-14(005).
[8] 叶中强.近代上海市民文化消费空间的形成及其社会功能[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04):19.
[9] 欧阳予倩.欧阳予倩全集·第6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74.
[10] 鲁迅.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2.
[11] 煌莺.女子越剧红的理由[N].绍兴戏报,1941-01-13(003).
作者简介:马超(1995—),男,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艺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