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毓民 李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2020年11月视察江苏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时指出,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殷切期望,继续推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推进大运河江苏段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对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加快建设共商共建共享机制
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管理主体间的协作治理、共同开发、资源共享。唯有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壁垒、产业界限方能实现合作共赢。一方面,要构建大运河治理层面的政府联动机制。应尽早将运河体育、文化、旅游融合纳入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形成政府纵横协作的常态化、网络化治理机制,深化政府在大运河产业治理方面的职能。大运河沿线各设区市政府间应建立跨区域的产业协同治理机制,既引导地方形成产业特色,又共建区域产业整体优势。另一方面,要强化运河产业发展联动。立足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总体政策部署和地方体育、文化、旅游层面的产业布局规划,建立广泛代表运河沿线产业主体利益的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联盟。建立江苏标准的大运河产业化准入制度,形成平等、协商、共建、共享的江苏大运河产业联盟,构建产业对话和融合机制,孵化江苏运河特色产业项目,共创“绿色江苏运河产业链”。这种合作机制建设将有益于大运河江苏段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迈向综合高效治理,形成江苏更加平衡的产业、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
构建特色鲜明的产品体系
打造集文化体验、运动休闲、景观赛事于一体的体育文化旅游产品是推进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要因地制宜,凸显富有江苏特色和底蕴的人文价值取向,更应紧密契合“强富美高”新江苏背景下的居民消费心理诉求,形成江苏运河品牌文化。一是拓展旅游路线。应基于点轴布局、沿河开发思路,立足淮安、扬州、苏州等著名景区优势,开创富有情景体验、文化活力、贯通古今的地市体育文化旅游路线。不仅要充分挖掘江苏运河区域的秧歌、舞蹈、游艺、杂技、武術、镖局、游戏、节庆、民俗等传统体育资源,基于地市历史文脉特点,打造富有故事性、文化性、民俗性、节庆性的苏北、苏中、苏南体育文化历史街区。也要注重大众健康需求,开辟集休闲、健身、体验、观光、疗养于一体的“生态体育走廊”,合理布局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二是打造赛事体系。应以马拉松、龙舟、自行车、定向越野、铁人三项、皮划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为龙头,打造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力的江苏大运河精品景观体育赛事体系。通过赛事的品牌效应提升大运河旅游的社会吸引力和影响力,带动运河沿线城市居民的健身热潮。三是完善产业链条。要注重衔接与发展上下游关联产业,如重点发展与体育文化旅游密切相关的影视、传媒、会展、交通、食宿、文化用品等产业链,通过整合现有的江苏产业优势,助推江苏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增值。
不断提升文化品质内涵
文化是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展现大运河体育文化风貌、唤醒大运河体育文化记忆,方能革新江苏大运河体育文化的时代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基于非遗体育元素构建大运河城市体育文化基因。应将江苏大运河流域各城市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整理、保护和开发,并致力于将其塑造成各城市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如可通过建立地方体育名人故居、体育历史博物馆、体育主题公园、体育雕塑等地标性设施来营造相应城市的体育历史“时空风貌”,实现“非遗体育文化基因”的地理性扎根;又如可通过编创富有江苏体育特色的“非遗”健身方法、研发“非遗”健身器材、设计“非遗”创意用品等形式将“非遗体育文化”植入江苏各城市居民生活,实现“非遗体育文化基因”的生活性扎根,如江南船拳的现代化创编和学校化传承,石锁运动的智能化开发和课程化建设便为江苏非遗体育文化传播提供了经验。另一方面,基于数字化手段唤醒大运河体育文化记忆。为更加真实生动地还原再现大运河的体育文化历史面貌,唯有通过现代化的数字传媒及其信息技术。因此,应通过建立江苏运河体育文化数据库来保存历朝历代的遗产资料,通过建立数字化虚拟景区来再现体育历史场景,通过开发动漫影视、体感游戏、APP互动软件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式传播江苏从古至今的大运河体育文化精神,唤醒当代人对大运河体育文化的历史记忆。
全力夯实融合发展的保障基础
政策环境、人才队伍等层面的条件保障,是有序推进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通过营造更好的融资环境,配套更为健全的政策,建设更为专业的人才队伍,为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优化融资环境。要为富有前景的运河文化产业开辟相对宽松的融资渠道,借助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特色产业发展资金等专项帮扶基金,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文化创意活力的江苏本土性企业。二是引育优秀人才。要扶持江苏高校推进建设大运河体育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体系,可通过采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联合”等方式,推进江苏体育特色专业建设,搭建运河体育、文化、产业课程群,着力在江苏高校培养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包括体育营销人才、体育科技人才、体育文创人才、体育旅游人才等等。同时,充分利用江苏高校学术资源优势,建设江苏运河产业智库,打造智囊团队,发挥理论助力实践的优势。最后,要通过建立行业准入、考核、培训、激励、淘汰等制度,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促使江苏体育文化旅游行业队伍不断更新素质,焕发竞争活力。三是完善优惠政策。可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供应优惠等方式吸引具有良好信誉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江苏,逐渐形成江苏运河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富有集团性的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作者分别系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