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2021-06-01 09:55娄勤俭
群众 2021年7期
关键词:江苏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江苏时,充分肯定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要求我们“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李克强总理今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和前不久来苏视察时,也都充分肯定江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是对江苏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的最高认可,是对全省各地各部门各条战线奋斗奉献的最高褒奖,是对我们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最大激励。

综合考核是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制度安排,历经三年多“起步、深化、巩固”的探索实践,制度体系初步形成,正向激励、综合促进的作用不断彰显。全省各地各单位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比学赶超,“比”出了决胜大战大考的信心动力、“学”出了困难挑战下抓发展的本领方法、“赶”出了争先进位的行动力与创造力、“超”出了干事创业的境界与可能。

三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传统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很多短板变成了新的优势,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5倍,新增新型研发机构超400家,紫金山实验室成为“网络强国”战略科技力量,创新名城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苏州在受到外部冲击更直接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逆势增长26.8%、23.1%,成为全国首个经济总量破2万亿元的地级市。无锡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省第一,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物联网、集成电路产业营收分别增长42.8%、39.6%,创新引领转型的路子越走越坚实。常州发力工业智造,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三年增加了9倍、隐形冠军企业突破200家,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镇江化债与发展两手抓,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高质量大项目招引数量和总投资额去年分别逆势增长27%、65%。扬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先进制造业集群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2/3,沿江生態岸线占比提高到56.9%。泰州医药企业数量突破千家、产值规模突破千亿元,水城水乡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不断提升。南通开放门户建设全面起势,迈入“万亿元俱乐部”,通州湾新出海口加快建设,五山及沿江地区成为全国生态修复保护典范。盐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保持30%以上增速,新能源产业规模居全省首位,绿色转型转出一片新天地。淮安成为全国法治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大陆唯一台资集聚示范区,航空货运枢纽年吞吐量突破1万吨,“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的优势凸显。宿迁累计改善农房15.4万户、总数超过全省一半,去年平均每天落户1个亿元以上项目,发展的能级不断提升。徐州煤矿等传统产业企业数量从400多家减少到不足4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了2.6倍,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迸发蓬勃生机。连云港落地以盛虹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化工项目,建成30万吨级国际海港航道,“一带一路”交汇点支点城市地位更加突出。省级机关各单位推出了一系列应变局、解难题、利长远的改革创新政策举措,始终以更高标准、更强本领、更优服务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省属高校聚力内涵发展,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看,正是全省上下的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我们实现了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万紫千红、精彩纷呈。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认识到,考核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精确,重在引导和激励,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一段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等重要场合反复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办好自己的事,高度集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百年辉煌历史积累的宝贵经验,精准把握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人类社会治理的客观规律。正是因为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才能在变局乱象面前,做到民心稳、大局稳;正是因为中央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才能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和疫情的接连冲击;正是因为中央坚定不移发挥制度优势,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才能率先控制疫情、复工复产、实现正增长,赢得宝贵的时间窗口;正是因为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江苏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在面对经济转型阵痛时,提出四个“不为”;在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中,强调保持极大的定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时,突出自主可控;在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时,要求在国家规划前提下加强自主规划。可以说,是靠“办好自己的事”,才赢得了来之不易的好局面。各层各级共同努力把“自己的事”办好了,为大局作支撑,全国的事就能办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打压还在演化,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办好自己的事。再联系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联系到“十四五”发展的蓝图、方向、目标、任务都已经明确,更要深刻理解这一重大论断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心无旁骛、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创造未来更多的可能性,在变化变局中育先机开新局。

在大局大势中找准目标定位,沿着正确的方向办好自己的事

目标引领脚步,定位决定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是我们展开全面工作的目标和定位,是引领我们大步向前的路径和方向。发展千头万绪,责任重于泰山,归纳起来讲,就是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办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事、办好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事、办好实现高效能治理的事,让江苏的发展令人自豪、令人向往。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因为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正在发生系统性变革,处于由“大”到“强”、由速度到质量、由“中低端”到“中高端”的重大节点,要牢牢守住实体经济这个基本盘,牢牢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个战略目标,把自立自强、补链强链作为切入点、突破口,抓大事抓要事抓难事,攻重点攻痛点攻堵点,在全国率先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创造高品质生活,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任何时候不能偏离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方向,要聚焦共同富裕,围绕教育、医疗等人民群众关心关切,持续排查解决民生问题,该兜的底兜住,该扛的责任扛起来,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好办到位、办到群众心坎上。要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统筹需要和可能,让全省人民都能过上更加殷实、更加富足、更有安全感幸福感的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是因为我省正处于城乡关系重构、产业深度调整、区域布局优化的关键阶段,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要坚持集成创新、优化完善,推广应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等机制做法,积极探索具有市域特点、县域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各地各部门都要围绕“三个高”,把握发展的阶段和基础,聚焦最重要和最急迫的事,找准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办好自己的事

新发展理念本身就是党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这一理念总结发展得失、扭住发展矛盾、把握发展阶段、回答发展问题,既与时代同步,又引领时代进步。长江大保护就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通过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推动长江生态实现沧桑巨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普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这一过程中,江苏沿江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放缓,而且腾出了宝贵空间、积累了新的动能、呈现出蓬勃生机。沿江如此,现在推进向海发展也是如此。不是简单就沿海发展沿海,而是要更好地集聚资源要素,拓展苏南空间、带动苏中提升、促进苏北加速,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力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简单的“沿海大开发”,而是一体推进生态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促进产、城、港、人融合,让沿海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引领风骚。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新发展理念“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的认识和把握上,建立在对规律的尊重、学习和运用上。办好自己的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面临多么复杂的问题,都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要用新发展理念来对号入座、对标对表。新发展理念最终体现在一个个具体问题、一项项具体事情上。特别在当今时代,形势变化越来越快,问题越来越复杂,事情之间的关联也越来越密切。有些同志“大事不糊涂”,但一遇到具体问题,特别是两难多难问题时,就无所适从、犹豫徘徊,甚至不自觉地走老路、走回头路。这就要拿起新发展理念这个法宝,时时事事地审视对照,符合的就做,不符合的坚决不做。这是“办好自己的事”的前提。

二要坚持系统思维。弄清楚事物的内在逻辑是什么,看明白“来龙去脉”;弄清楚主要矛盾在哪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什么;弄清楚采取的措施會引起什么样的反馈,如何去防止落实中的偏差;弄清楚行为的边界在哪里,怎么去防止越界。这样,就能把问题分析清楚、抓住主要症结、分清轻重缓急,进而找到解决难题之策。

三要向改革要出路、找办法。一定意义上讲,新发展理念的落实过程,就是一个制度体系“破”与“立”辩证统一的过程。这些年,江苏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多个方面,都有一系列突破性改革成果。下一步,要把重点放在推进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支持各地大胆改、大胆试。把“改革的事”抓好了,“自己的事”也就办好了。

坚持更高站位更大格局,以开放的视野胸襟办好自己的事

过去经常讲,站在家门口,胸怀全世界。一代人的国际视野,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世界、国家、个人交融激荡的结果。我们不仅是江苏的江苏,也是长三角的江苏、长江经济带的江苏、全国的江苏,还是深度融入世界的江苏,要放眼更大的视野格局看待肩负的责任,办好江苏的事、服务好国家的事。站高一层,就能看清江苏的地位,进而看清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李克强总理也强调,“支持江苏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全局发展”。

从全局看江苏,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拥抱服务长三角,发挥产业基础好、科研实力强的优势,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着眼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产业、生态、市场联动,辐射带动中上游地区发展;立足于在全国发展走在前面,主动发挥“探路”作用,把难办的事情办成、把能办的事情办好、把必须办的事情办出彩。站高一层,就能看到机遇、用好机遇,进而创造更大机遇。世界经济在每一次危机后都会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飞跃,大变局下挑战固然多,机遇也足够大,现在正是进攻拓展的最好时机。疫情之下,我国率先恢复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凸显,迎来了争取更多国际市场份额的机遇、走出去并购重组的机遇、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的机遇,等等。要始终注重修好内功,在战略谋划上领先国际水平,在对外开放上用好国际规则,在产品、服务上超越国际标准,不断地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站高一层,就能看到“自己的事”和“外面的事”紧密相连,自己的事才能办得更好。江苏高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是走向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放眼全球、知己知彼,才能找到合作的机会、施展的舞台。要跳出江苏看江苏,知晓世界各地在干什么、准备干什么,看清自身的短板和长板、空间和潜力,找到契合点、切入点、发力点,提升发展的层次和境界。

增强战略定力,在苦干实干中办好自己的事

现代化建设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只有用好力、把握好节奏、掌握好平衡,才能取得最终胜利。我们讲定力,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不容易看出来,但在风高浪急的时候就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各种干扰、怀疑、非议扑面而来时,更要不为所动、执着向前,办好该办的事。

要办好短期内不一定实现GDP增长,但有利于构筑长远竞争力的事。比如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从0到1”道阻且长,突破之后“海阔天空”。比如人才培养,除了招才引智,还要从教育的根源抓起。要办好当前有阵痛,但未来发展必须做的事。比如碳达峰,不仅是倒逼压力,更是重要动力,要及早谋划,争取主动。要办好过去时机不成熟,现在已经具备条件的事。比如美丽江苏建设,随着突出环境问题的逐步解决,加上良好的生态禀赋,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要办好眼前看似不急迫,但不解决会越拖越严重的事。比如老龄化,我省每年新增70万老年人,半数以上是空巢而居,需要从鼓励生育、引进年轻人才、养老照顾等方面系统谋划解决。要办好平时不一定看得出来,但对发展具有兜底保障的事。比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对这几类事情,既要有现实考虑,更要有战略考量,认准了就要苦干实干、办成办好。要力戒形式主义,加快健全真抓实干的保障体系,完善综合考核制度,放大“三项机制”效应,激励各层各级锚定目标抓落实、提高本领抓落实、齐心协力抓落实,努力把自己的事办得让后来人叫好、经得起历史检验。

办好自己的事,“办”是前提,要集中精力、干字当先;“好”是标准,要办就要办成、经得起检验;“自己”是定位,要舍我其谁、责无旁贷;“事”是关键,要实事求是、不务虚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迈好现代化新征程第一步,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摘自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全省2020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李佳婧

猜你喜欢
江苏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数读江苏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数独江苏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数读江苏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江苏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