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成立,丁利平,钱伟军
(开封市中心医院 医学影像科,河南 开封 475000)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目前多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治疗,但术前应进行准确分期检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具有无创、扫描准确快速等优点,能清晰显示软组织,但检查时间较长,且需多次扫描,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1]。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属于MRI的一种,是无需注入示踪剂、对比剂的成像技术,对直肠周围组织鉴别敏感性较高,对直肠癌分期鉴别准确[2]。本研究选取55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DWI联合MRI对T分期的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42~88岁,平均(59.65±8.74)岁;T分期:T1~T2期34例,T3期16例,T4期5例。本研究经开封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术后细胞学、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影像学资料完整;②未接受任何治疗且为初次入院,预计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③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影像学图像不清晰,术前接受过辅助治疗,既往盆腔手术史或接受过放疗,MRI或DWI检查禁忌证;②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③伴有心、肝、肾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1)MRI检查:检查前1 h从肛门注射 2~3支开塞露,排空大便,有利于检查;检查前0.5 h肌内注射10 mg盐酸山莨菪碱,保证肠道低张状态。取仰卧位,头先进,采用1.5 T MR磁共振仪(optima MR360),MRI序列:常规T2WI为回波时间(time of echo,TE)3 470 ms,重复时间(time of repetition,TR)48 ms,层间距0.8 mm,层厚4 mm;T1WI为TR 842 ms,TE 18 ms,层间距0.8 mm,层厚4 mm;横轴位高分辨率T2WI为TR 4 400 ms,TE 101 ms,层间距0.6 mm,层厚3 mm;冠状位、矢状位高分辨率T2WI为TR 6 000 ms,TE 102 ms,层间距0.4 mm,层厚2 mm;定位为T2WI矢状位、T2WI横轴位与矢状位病变段肠壁垂直,T2WI斜冠状位与其平行,并进行矢状位动态对比增强扫描。(2)DWI扫描: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TR 6 400 ms,TE 72 ms,层间距0.6 mm,层厚3 mm,b值0、1 000 s·mm-2。(3)T分期标准:仅在黏膜或黏膜下层有肿瘤侵袭,肠壁局部增厚为T1期;肿瘤侵袭至固有基层,外层结构有清晰弥漫性肠壁增厚为T2期;肿瘤侵袭超出固有基层,浆膜面模糊增厚为T3期;肿瘤侵袭至周围组织或器官为T4期。(4)手术方法及标本处理:均采用TME治疗,取手术标本并于术后0.5 h内采用甲醛固定,并经石蜡包埋、切片,并经苏木精-伊红进行染色,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邀请2名经验丰富病理学科医生进行双盲观察判断,若得出结果不一致,进行讨论后分析得出最终结果。
1.4 观察指标(1)比较直肠癌不同T分期影像学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2)统计MRI、MRI联合DWI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结果。(3)比较MRI、MRI联合DWI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2.1 影像学参数直肠癌T3~T4期患者Ktrans、Kep、Ve大于T1~T2期,ADC值小于T1~T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T分期影像学参数比较
2.2 诊断结果55例直肠癌患者MRI诊断T1~T2期30例,T3期18例,T4期7例。MRI联合DWI诊断T1~T2期34例,T3期16例,T4期5例。见表2。
表2 诊断结果比较(n)
2.3 诊断效能MRI、MRI联合DWI诊断直肠癌术前T1~T2、T3、T4分期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DWI诊断总准确率高于MRI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26)。见表3。
表3 诊断效能比较[%(n)]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且趋于年轻化,临床多采用TME进行根治性治疗,术前准确分期判断是制定直肠癌手术方案及影响预后的关键[3]。董阿敏等[4]研究表明,3.0 T高分辨磁共振T2加权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应用于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评估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基于此,本研究采用DWI联合MRI检查,结果显示直肠癌T3~T4期患者Ktrans、Kep、Ve大于T1~T2期,且经MRI检查T1~T2期30例,T3期18例,T4期7例。MRI是目前临床影像学分期的主要评价方法,扫描快速准确,对肠壁浸润突破肌层分期诊断效果更佳。MRI在直肠壁上外部为高信号(直肠周围脂肪)、中间为低信号(肌层)、内层为高信号(黏膜下层与黏膜层),而固有肌层显示为较薄低信号,MRI诊断难以区分T1、T2期。对于肿瘤超出固有肌层的T3期,MRI图像为低信号线(肿瘤突破直肠壁边缘)[5];另外,通过进一步增强对比扫描,可准确显示微血管特征,评估肿瘤组织血液循环,不同分期直肠癌患者影像学参数由于恶性程度、血液循环具有一定差异,T分期鉴别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6]。但会出现过渡分期,T2期肿瘤边缘由于促纤维增生性反应出现条索状、毛刺状等异常信号,与肿瘤纤维化反应难以区分,从而出现误诊、漏诊情况。
因此,本研究在MRI基础上加用DWI,结果显示直肠癌T3~T4期患者ADC值小于T1~T2期,且MRI联合DWI诊断T1~T2期34例,T3期16例,T4期5例。DWI通过测定水分子扩散反映细胞组织、细胞膜完整性。直肠癌患者机体中癌细胞与良性肿瘤或正常组织比较,细胞间隙更小、密度更高。ADC值能对机体扩散成像进行描述观察,其定量测量会对病变血流灌注产生较大影响。肿瘤组织细胞间隙中自由水减少,水扩散受到限制,会引起ADC值降低,且病情越严重、分期越高,ADC值越小[7]。因此肿瘤组织间水分子扩散程度越小,对病理组织敏感性越高,在DWI序列中会形成高信号,鉴别敏感度增强,有助于区分肿瘤纤维化反应与直肠周围间隙中促纤维增生反应,对T分期鉴别准确[8]。但DWI分辨率较低,局部结构显示不清晰。本研究结果显示,MRI联合DWI诊断总准确率高于MRI。DWI与MRI相结合,T1WI、T2WI、DWI多序列联合应用,有助于解决单独应用于T分期诊断过程中的缺陷,弥补了常规序列只能在形态学上诊断直肠癌的不足,提高诊断准确性,为TME切除或其他辅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指导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与MRI常规序列比较,DWI联合MRI平扫在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诊断中准确率更高,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