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构建

2021-06-01 07:45李小聪王成宇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范畴扎根编码

李小聪 徐 彦 张 萌 王成宇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一、引言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中首次明确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建设任务之一。随后的几年里,普通高等学校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次将“加强高等教育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加大复合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未来十五年里,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内容,是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目标[1], 更是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要求。

二、问题提出

“本科教学工程”给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各高校、学者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果。笔者以“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为主题词在CNKI进行检索,自2010年至今,在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发表近千篇研究成果。文献梳理发现研究成果集中于三类:一是微观层面探讨某门课程创新实践/实验教学设计,例如《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高分子加工设备》等课程在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二是中观层面研究某种技术路径或平台建设,例如赛训体系、实验实训平台体系、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和价值。三是宏观层面构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比较典型的是“一纲三纵五横式”[2]“三全五导式”[3]“项目教学迭代式”[4]创新实践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以上研究成果,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各高校、学者在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创新实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和思路。但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某因素或某子系统,而明确聚焦于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系统的研究较少。现有的创新实践人才体系研究成果中,大多针对某专业进行探讨,培养体系外延性、包容性不足。本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成果,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试图构建一个科学性、包容性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科学回答新时代我们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能不能培养人才等问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967年,Glaser&Strauss两位教授合著的《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出版,标志着扎根理论的诞生[5]。扎根理论是一种不需要先验性结论和假设,植根于定性研究资料,经由质化方法来建立理论的方法论[6]。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扎根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并逐渐形成经典扎根理论(Glaser,1978)、程序化扎根理论(Strauss,1987)、建构型扎根理论(Charmaz,2006)三大派别。三大学派虽形成各自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但共同遵循着理论源于创新实践的“扎根精神”[7],将扎根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各学科。基于应用的普遍性和操作的便利性考虑,本研究采用Strauss等的程序化扎根方法展开研究。具体研究步骤:选择淮安、镇江、盐城三所地方高校不同专业教师和学生展开访谈,获取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相关的原始资料;对原始资料进行逐级编码,逐步提炼初始概念、主范畴、核心范畴,建立范畴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编码结果,构建新时代地方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二)数据来源

根据理论抽样的典型性原则,分别从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盐城师范学院三所学校选取25人,其中在校生14人、毕业生6人、专职教师5人。学生群体中,男生8人,女生12人;文科专业13人,理工科专业7人。教师群体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文科专业背景3人,理工科专业背景2人。

数据收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9年11月,访谈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第二阶段为2020年6月,访谈对象为毕业生及专职教师。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访谈内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你如何理解创新实践能力?你们专业是如何开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你认为大学生该如何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你认为所在学院或学校(高校)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分别增加一题:你期待高校及教师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给你提供哪些帮助(学生组)?你在开展创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或疑惑(教师组)?课题组分别采用电话访谈法、在线语音/视频、面谈法与访谈对象开展个人深度访谈。访谈结束后,根据访谈录音和访谈笔记,形成25份访谈资料。研究者随机抽取21份原始资料进行扎根分析,提炼编码,剩余4份研究资料留作模型的饱和度检验。

四、数据处理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阶段要秉承开放的心态,忠实于“访谈者原话”的精神,遵循“整理访谈内容-界定初始概念-挖掘范畴-资料范畴化”规范化程序。对收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语句,最终形成926条原始语句;对原始语句进行分析、比对,梳理出77个典型现象;对典型现象进行再次梳理、提炼,确定27个初始概念;对初始概念进一步提炼、合并、归纳,最终确定以知识技能立身、以创新实践立业、以思想品德立人、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赛训体系项目体系、师资建设、平台建设、管理建设等9个范畴的编码库。篇幅所限,以“创新实践立业”为例阐释编码过程,见下表:

表 开放式编码示例

(二)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阶段需要将开放性编码阶段形成的概念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和建立各范畴之间的逻辑关联及在推动事件演变过程中的相互影响[8]。借助Strauss程序化范式模型,重新对9个范畴进行梳理、比对、分析,对范畴进行重新归类分析,进一步提炼目标价值、路径选择、资源保障3个主范畴。其中,以知识技能立身、以创新实践立业、以思想品德立人构成目标价值主范畴,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赛训体系、项目体系构成路径选择主范畴,师资建设、平台建设、管理建设构成资源保障主范畴。

(三)选择编码

选择式编码即是利用假设或图表或描述等外在描绘形式将概念和范畴全部组织起来集中呈现,并寻找出一个统领所有主范畴的核心范畴,最终建构起实质性理论的过程[9]。通过对27个初始概念、9个初始范畴以及3个主范畴进行梳理、提炼,并结合原始资料进一步比对分析,提炼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为核心范畴。围绕核心范畴的故事线为:以知识技能立身、以创新实践立业、以思想品德立人是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价值”基础,它系统回答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实践人才问题;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赛训体系、项目体系是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路径”选择,它系统回答如何培养创新实践人才问题;师资建设、平台建设、管理建设是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资源保障,它系统回答能不能培养创新实践人才问题。

以上述故事线为基础,构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图)。目标价值体系、路径体系、资源保障体系是构成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三个重要维度,但其作用路径和机理存在差异。目标价值引导不仅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路径体系间接作用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体系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起积极作用;资源保障强度一方面直接对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正向调节目标价值体系、路径体系与实践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

图 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用预留的3份原始资料作为理论饱和度的检验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和编码,完成开放式编码后未衍生出新的概念和范畴,在新的资料中未衍生出新的概念和范畴。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新时代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育生态系统已经达到理论饱和。

五、生态系统构建

(一)目标价值体系: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之魂

目标价值体系是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重要维度,起价值引领作用。它通过以知识技能立身、以创新实践立业、以思想品德立人三个因子作用于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认真读书,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方能在走入社会后凭一己所长安身立足。2018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各专业人才培养都做了“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底线”要求。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只有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拥有胜任岗位、建设社会主义的武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有理论武器,纸上谈兵,终将误国误民。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深入浅出地讲明了“坚持创新实践第一的观点”,知识在创新实践中才能彰显力量,创新在创新实践中方能实现价值。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创新实践产生认识,而随着创新实践的深入,认识从感性转为理性,并不断上升[10]。在“认识-创新实践-再认识-再创新实践”的现实逻辑中,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成就功业。欲立身立业先要立德立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高校立身立本在于立德树人。”新时代德之内涵在于,明政治方向之大德,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注重内省,提高个人素养,严守私德。高校要把握新时代德之内涵,将“立德”之意融入到高校课程、创新实践、文化中[11],实现德之首要价值引领。

(二)实践路径体系: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之实

路径体系是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重要维度,为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提供路径选择。它通过多级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多级赛训体系、项目体系三个因子作用于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创新实践教学是本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创新实践人才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在“双一流”的驱动下,各高校纷纷打破“以学科知识为导向”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桎梏,探索建立“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创新实践课程及教学体系。在“强基础、重创新实践、育创新、提综合”原则指导下,各地方本科院校陆续建立以基本创新实践能力、综合创新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层次化、个性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赛训体系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之一。它以学科竞赛为牵引,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直接面向大学生开展目标明确、形式新颖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训练和活动创新实践[10]。在赛训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意志品质,还可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创新实践操作能力,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主体共赢。目前中国各地方普通高校主要建立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创新创业赛训体系。淮阴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构建以“TTT训练营”“职来职往”“职业生涯规划”“挑战杯”“互联网+”等为主要品牌的院系级、校级、省部级以上三级专业竞赛体系,通过以赛促练,以练促赛,赛练结合,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项目体系是学生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第三条重要途径。访谈中发现,各高校都通过鼓励学生自主申报或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或研究项目,通过参与访谈、社会调查等工作,了解区域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各学校还鼓励优秀学生将团队项目或创意入驻创新实践工作坊、创新实践研究中心、创客中心等平台,积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意项目孵化,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资源保障体系: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之基

资源保障体系是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重要维度,为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它通过师资建设、管理建设、平台建设三个因子作用于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双师型教师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普通高校要着力构建校内、校外多元创新实践师资体系[12],增强创新实践师资力量。通过“走出去,主动提升;请进来,借势协同”方式,实施校内外“专职-兼职-专兼结合”的指导和教学模式。校内外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共同授课、分层次指导实习创新实践工作,营造多元化、开放式、立体化的育人环境。欧洲一些大学通过开展高校、企业双方人员互动交流,合作共建研究所、共享项目成果等方式展开合作,也为高校创新实践师资建设提供借鉴。实验实训基地是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和物理空间载体[13]。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才能助力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访谈中有学生抱怨:“学校没有专业实验室,创新实践课程开展难度大,效果很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结合专业发展需求,搭建“1+1 + X + N”的创新创业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为了进一步发挥师资和平台在创新实践中的价值,高校需要完善管理建设。一方面,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教师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与综合测评、学分、奖学金、荣誉甚至研究生资格推荐等挂钩,鼓励学生提升创新实践能力;通过物质奖励、“创新实践名师奖”荣誉、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方式,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创新实践管理制度,做到前端目标管理,中端过程监督,后端结果考核管理,真正将创新实践活动落实到位。

猜你喜欢
范畴扎根编码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生活中的编码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韩珠卿 扎根乡村,助农增收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Genome and healthcare
扎根课本 借题发挥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