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淑宁
摘 要:临汾方言中,趋向动词“来”“去”“走”表位移时,主要用于“来/去/走+NP处+来/去/走”“NP处
+来/去/走”“来/去/走+NP处”,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层次。“来/去/走+NP处+来/去/走”中,NP处后的“来”“去”仍表示位移,即向目标终点位置的方向移动。它仍保留着运动趋向的意义,但是语音已经弱化,意义也发生了虚化。临汾方言中“来”和“走”趋向用法形成的外因可能是民族语言接触的结果,特别是受到蒙古语族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临汾方言;“来”;“去”;“走”
临汾古称平阳,因地处平水之阳而得名。该地历史悠久,相传帝尧曾建都于此。临汾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平阳小片,有24个声母(包括零声母)、41个韵母和4个声调,其声调是:阴平21、阳平13、上声51、去声55。
普通话趋向动词中,以观察者(或叙述人)为参照点的有“来”和“去”;而山西临汾(尧都区)方言,除了“来”“去”之外,还有“走”。临汾话中的趋向动词“走”主要用于祈使句中,表示听说双方共同的趋向行为。潘家懿对临汾方言里的“来”和“去”的用法进行了详细地描写,但是没有分析其成因[1](P50-57)。临汾方言趋向动词“来”“去”“走”的基本义是表示“位移”,除此之外,还可以表示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其位移用法。
临汾方言中,“来[lei13]”“去[t??i55]”“走[ts?u51]”除了可以作谓语和趋向补语外,也可以与趋向动词“回、进、上、下、出、起”直接连用,构成复合趋向动词①,经常作补语,与普通话一致。在方言中,根据它们与NP处的位置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种结构:“来/去/走+NP处”“来/去/走+NP处+来/去/走”和“NP处+来/去/走”。
一、“NP处+来/去/走”结构
(一)“NP处+来/去”的特点及用法
“来”“去”“走”作为趋向动词,经常与表示处所的词语连用。在普通话中,形成“来/去/走+NP处”的格式;而在临汾话中,经常使用“NP处+来/去/走”的结构形式表示位移,“来”表示听话人或陈述主体从别处到NP处所示位置方向移动,“去”表示听话人或陈述主体从所在地到NP处所示位置方向移动。NP处表示处所,可以是处所名词、方位名词、表处所的代词,以及表处所的名词性短语。
NP处为名词,主要是处所名词和方位名词。例如:
(1)临汾来。/北京去哩?/上头来!/外头去!
NP处为代词,主要是表处所的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例如:
(2)这达来!/兀达去!/你哪达去?
NP处为短语,主要是表处所的名词性短语。例如:
(3)家里来。/城里去咧!/远远的兀里去哩!/我弟弟下我弟弟家去哩。
在临汾话中,“NP处+来/去”既可以表示祈使,也可以表示非祈使。在表示祈使时,位于NP处后的“来”“去”的读音分别为[lai0]、[t?ia0]或[t?i0]。其中,[t?ia0]是“去啊”的合音。在表示非祈使时,句末一般有语气词“哩”或“咧”。
(4)a.家里来lai0。/半岸子一边儿去t?ia0。
b.集上来lei0咧?/我城里去t?i0哩。
其中,例(4a)表示祈使,例(4b)表示非祈使。
“NP处+来/去”在口语中使用较多,交际时经常省略主语。“NP处+来”的主语一般是“你”,“NP处+去”的主语不能是包括式的“咱”“咱家”。
(二)“NP处+走”的特点及用法
“NP处+走”只能表示祈使,用于祈使句和表示祈使语气的疑问句中。其中,“走”表示说话人向听话人发出邀请,听说双方共同向NP处所示位置方向移动。NP处表示处所,可以是处所名词、方位名词、表处所的远指代词“兀达”,以及表处所的名词性短语。主语一般省略,如果不省略的话,主语只能是包括式的“咱”“咱家”,而不能是排除式的“我家我们”①。例如:
(5)上海走ts?u51!/(咱)集集市上走ts?u51?/兀達走ts?u51。/里头走ts?u51!
“NP处+走”在口语中使用较多,交际时经常省略主语。“走”作为趋向动词表示位移时,通常置于NP处后,其语序与普通话SVO很不相同。它与“NP处+来/去”语序相同,均形成了SOV这样的结构。
二、“来/去/走+NP处+来/去/走”结构
(一)“来/去+NP处+来/去”的特点及用法
1.“来/去+NP处+来/去”的结构特点
趋向动词“来/去/走”还可以同时出现在NP处前后,形成“来/去/走+NP处+来/去/走”结构,表示向NP处所示位置方向移动。其中,NP处表示处所,可以是处所名词、方位名词、表处所的代词,以及表处所的名词性短语。“来+NP处+来”“去+NP处+去”既可以表示祈使,也可以表示非祈使。例如:
(6)a.你来lei35这答来lai0。/你去t??i55兀答去t?ia0。
b.那他来lei35临汾来lei13咧。/你去t??i55北京去t?i0吗?
其中,例(6a)表示祈使,例(6b)表示非祈使。
值得注意的是,“去+NP处+去”与“走+NP处+去”可以相互替换,替换后意义不变。比如,“你去t??i55/走ts?u51学堂里去t?ia0?”“那他去t??i55/走ts?u51亲亲下亲戚家去t?i0咧。”不过,主语不管是否省略,不能是包括式的“咱”“咱家”。可见,起主要作用的是NP处后的“去”。
2.“来/去+NP处+来/去”的用法
“NP处+来/去”仅用于口语化强的句子中,语义结构比较单一,而“来/去+NP处+来/去”除了可以用于语义结构较为简单的句子中,还可以用于语义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中,作小句②使用。“来/去(走)+NP处+来/去”可以用于宾语小句中。例如:
(7)我早就想来你家来哩。
我讨厌去(走)学堂里去,我喜奇喜欢去(走)城里去。
你知道去(走)你姑姑下家去,就不知道去(走)你舅舅下家去?
我早想去(走)你家去哩。
你知道那他去(走)哪里去咧嗎?
你知道那他要去(走)哪里去吗?
我害怕去(走)那他家去。
我只害怕你去(走)那他家去。
我记得那他去(走)兀岸那边去咧。
我记得那他要去(走)地里去哩。
在只表示责备不需要回答的问句中,后一“来/去”可以省略。例如:
(8)你光知道去你姑姑下家,就不知道去你舅
舅下家?
我喜奇来你家的?
“来/去+NP处+来/去”可以用于主语小句中,例如:
(9)我去你家去合适,还是你来我家来合适?
去城里去恐怕不行。
“来/去+NP处+来/去”可以用于连谓句中连谓成分的末项。例如:
(10)我走着来你家来的。
我跑着去那他家去的。
我吃喽饭去城里去。
我吃喽饭去城里去哩。
“来/去(走)+NP处+来/去”可以用于兼语句中谓词性成分的一部分。例如:
(11)我吆喝那他来我家来哩。
明儿个有亲亲亲戚要来我家来哩。
有同学去你家去咧。
有亲亲来家里来哩。
得那他去你家去。
谁得你来这达来哩呢,赶快回去。
“来/去(走)+NP处+来/去”可以用于复句的某一分句。例如:
(12)我去你家去还是你来我家来?(选择复句)
你去北京去还是去上海去?(选择复句)
去北京去好还是去上海去好?(选择复句)
不管他去不去学堂里去,我总天天去。(条件复句)
我是去城里去,又不是去北京去。(并列复句)
我去这岸去,你去兀岸去。(并列复句)
那他说要去北京去哩,高低不走。(转折复句)
我夜喽个昨天去你家去哩,你家没人。(顺承复句)
那他吃喽了饭就去城里去咧。(顺承复句)
“来/去(走)+NP处+来/去”中,第一个“来”“去”后可加表动量的补语。例如:
(13)你来一下家里来。
我先去一下地里去。
(二)“走+NP处+走”的特点及用法
1.“走+NP处+走”的结构特点
与“NP处+走”相同,“走+NP处+走”表示说话人向听话人发出邀请,听说双方共同向NP处所示位置方向移动。主语只能是包括式“咱”“咱家”,只用于祈使句或带有祈使语气的疑问句中。例如:
(14)(咱)走ts?u51地里走ts?u51。/(咱)走ts?u51城里走ts?u51?
除此之处,“走+NP处+走”与结构“去+NP处+走”可以替换,替换后意义不变。但是主语不管是否省略,只能是“咱”“咱家”,如“咱去t??i55/走ts?u51城里走ts?u51。”
2.“走+NP处+走”的用法
“走+NP处+走”一般用在简单句中,在句中充当谓语。因受到人称及表义的限制,不能用于主语小句、宾语小句中,也不能和其他谓词性成分构成连谓或兼语,但是可以在第一个“走”后加表动量的补语,如“咱先走一下亲亲下走。”
三、“来/去/走+NP处”结构
在临汾方言中,表示听话人或陈述主体从别处向NP处所示位置方向移动时,一般使用SOV语序的“NP处
+来/去/走”结构,但是也有少量的动语在前、宾语在后的“来/去/走+NP处”。不过,它的使用有条件限制,不能作谓语使用,只能出现在复杂语义结构的句子中。
(一)“来/去+NP处”的用法
“来/去+NP处”和VP构成连谓短语后作谓语,强调时间顺承关系。如:“我来城里进喽点货。”“我来你家打会儿麻将。”“我去集上买喽点菜。”例句的焦点在VP,与“来/去”不在同一层面上,而与“来+NP处”处在同一层面上,“我[来城里][进喽点
货]。”“我[来你家][打会儿麻将]。”“我[去集上]
[买喽点菜]。”“来/去/走+NP处”与VP更多的是一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来/去+NP处”和VP构成连谓短语后作谓语,强调目的关系,而且VP中也有“来/去”。例如:
(15)来家里坐着来!/我来单位领工资来咧。
你去集上买菜去。/我去集上买喽点菜。
当表目的关系时,“来”“去”用于祈使句中,表示未然,后面的VP可以扩展。例如:
(16)来家里打麻将来。
——来家里打会儿麻将来。
去地里打药去。
——去地里打几瓶药去。
“来”“去”用于非祈使句中,表示已然,这时“来”“去”的动作已经完成,后面的VP不可以扩展。例如:
(17)来你家打麻将来咧。
——*来你家打会儿麻将来咧。
去地里打药去哩。
——*去地里打几瓶药去哩。
在连谓句中,无论是强调时间顺序关系,还是目的关系,只要是在口语化的祈使句和带有祈使语气的疑问句中,经常把“来/去+NP处”中的“来/去”省掉。例如:
(18)家里坐着来!/集上买菜去。/集上买喽点菜?
“来/去+NP处”在前带宾语后带补语的连谓句中,作连谓短语的首项。例如:
(19)你去学里去得有点迟。/我来你家来得有点早。
“来/去+NP处”可以作定语小句使用,“NP处+来/去”则不能。例如:
(20)我夜喽个去你家的时候,你家没人。
來城里的人真多。
去太原的车没咧。
去村里的路不好走。
虽然临汾方言中也有“城里来的人真多”,但表义与例句不同,它表示“从城里来的人很多”。
(二)“走+NP处”的用法
在“走”字后,有时也会出现表示处所的宾语,如“走边里”“走当中里”“走这岸这边”“走兀岸那边”。不过,这是表示“在两边走”,“在中间走”“在这边/那边走”的意思,并不表示位移。
四、后置的“来”“去”“走”
(一)“来/去”的性质
我们认为,NP处后的“来”“去”仍表示位移,即向目标终点位置的方向移动。虽然它们仍保留着运动趋向的意义,但是其语音已经弱化,意义也发生虚化。黑维强指出,“去+NP处+去”中的两个“去”性质不同,前一个为一般动词,后一个为趋向动词[2](P100)。在晋语中,前后两个“去”的读音不同,用法也不相同。杨永龙认为,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接触下,“去+N”与“N+去”融合形成了“去+N+去”。从源头上看,前后的“去”是同一个“去”的叠床架屋,新格式是旧格式的调整,前后“去”有轻重程度之别或者表义功能之别[3](P534)。既然“来/去+NP处+来/去”是本土结构“来/去+NP处”与外来结构“NP处+来/去”融合而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方言中“来/去+NP处”与“来/去+NP处+来/去”的使用情况,来探讨“来/去”的性质。
在临汾方言中,“来/去+NP处”应是汉语中最早出现的结构,“来/去+NP处+来/去”和“NP处+来/去”是后来才出现的结构。在新结构出现后,新、旧结构的功能出现了分化。相比较来说,“来/去+NP处”的使用不自由,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单独作谓语,但是可以作定语小句、连谓成分的首项,与后面的VP构成时间顺序关系或目的关系。从句法功能的使用情况来看,整个句子都不是强调其位移义,“来/去”的位移义在逐渐减弱。有时,它也可以充当谓语,但是是有条件限制的。在“来/去+NP处”中,“来/去”与“NP处”中间只要插入动态助词“喽”“过”和表示过去的动态助词“的”,就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作复句中的某一小句。不过,加上这些助词后,强调的是“来/去”的动态,而不是强调其位移义。例如:
(21)你来过我家吗?
我夜喽个才来的这儿。
你去过上海吗?
他早去过北京咧。
我年时个才去的上海。
“来/去+NP处”中插入动态助词“喽”“过”,还可以用在顺承复句的非末项。例如:
(22)你来喽学堂里就赶快打扫卫生。
你去过北京我就不说咧。
我去喽城里再吃饭。
新结构“来/去+NP处+来/去”在方言中使用范围最广,可以单独作谓语,还可以用于主语小句、宾语小句、连谓成分的末项、兼语短语的一部分、复句的某一分句,甚至在前一个“来/去”后还可以添加动量短语。整个结构的位移义增强,与后置的“来/去”不无关系,而在口语中经常省略前置的“来/去”,形成“NP处+来/去”。从语用的角度来说,根据它们的省略情况,后置的“来/去”比前置的“来/去”更为重要,更能体现句子的主要意思。就此而言,“NP处+来/去”中后置的“来/去”既体现了动作义,也体现了位移义。
(二)“走”的性质
在临汾方言中,“走”虽然具有位移义,但是动词性仍比较明显,语音没有变化,意义也没有虚化。由于受到句式和主语的限制,它只能用于主语是包括式的带有祈使语气的句子中,所以“走”仍是动词。在“走+NP处+走”结构中,两个“走”的意义会更加明确。而“一家子走喽北京咧。”“我走过地里咧。”虽然具有一定的位移义,但是位移义减弱,动宾之间有“喽”“过”这样的助词,更强调动作的时态,而且主语也不受限制。与之相比,“走+NP处+走”结构的位移义较为明显,甚至在口语中可以直接使用“NP处
+走”,两者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具体的位移义是由后置“走”来承担的,前置的“走”仅剩下宽泛的动作义。
五、“来/去/走”相关位移结构成因探析
(一)“来/去”相关位移结构的成因
黑维强认为,北方官话中的“去+NP处+去”句只使用于元代到明初这一期间[2](P95)。目前还保留在北方方言和赣方言中,但是没有探讨其具体成因。至于“去+NP处+去”的形成,杨永龙认为,这是语言融合的结果,即它是汉语本土结构“去+NP处”与外来结构“NP处+去”的融合[3](P534)。作为以SVO为基本语序的汉语,本来早已有“去+NP处”,由于语言接触、民族融合,原本讲SOV语言的人们最先把“NP处+去”带入汉语,获得接受之后得以扩展,于是便出现了两类表达。
临汾地处山西南部,属于北方官话中的中原官话汾河片,历史上多次与北方游牧民族相接触,尤其是与蒙古族接触频繁。因此,从来源上看,临汾方言很有可能是汉语与阿尔泰语系语言接触的结果。在山西境内,存在着一些蒙古语地名。王雪樵指出,临猗县阎家庄乡南王村的地名“那儿卓”中,“卓”是“庄”的同音字,“那儿”是蒙古语“淖儿nur”的对音,汉语的意思是“湖泊”。万荣文村在元代时的村名为“文也那”,表示“高、高地”的意思,它是蒙古语词语的拉西文转写vendver、undur的对音;其不远处的“乌苏村”中的“乌苏”是蒙古语“us”的对音,汉语的意思是“水”。明初老城附近的地名“把娄里”中的“把娄”,是“barun”的对音,意思是“西、右”,“把娄里”就是“(城)西里”或“(城)右里”的意思[4]。山西方言中,表示“聊天”意思的“倒喇”,来自蒙古语,它的本义为“唱”。在元代,有一种专门从事说唱艺术的人,蒙古语称为“倒喇赤”,明代称为“倒剌小厮”。倒喇的主要形式是说唱结合,后来在山西方言中表示“聊天,闲谈”义。河曲方言中的“鞑子”借自蒙古语,是蒙古语“鞑靼”的简称。山西方言中也有从蒙古语借用而来的一些词语,“得脑”表示“头”的意思。《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所收42个方言点中,有27个方言点有这一说法[5](P247-248)。方龄贵经过考释,认为“得脑”一词源于蒙古语tenek(蠢人)[6](P398)。表示围起来的草场的“圐圙”(有的写作“库伦”)、表示精通某种技术或具有某种手艺的人的“把式”、表小儿粪的“巴巴”等,均来源于蒙古语。我们同意杨永龙的观点,“来/去+NP处+来/去”是临汾本土结构“来/去+NP处”与外来结构“NP处+来/去”融合而成的。在口语中,“来/去+NP处+来/去”中前置的“来/去”经常省略,形成“NP处+来/去”,与外来结构完全相同,从而形成SOV语序。其演变过程为“来/去+NP处”——“来/去+NP处+来/去”——“NP处+来/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语言渐变性的特点。经调查,山西多地有“来/去+NP处+来/去”结构。
(二)“走”位移义的形成
“走”表示趋向或作为趋向动词,是北方方言较为重要的普遍特征。赵变亲认为,“走”的趋向用法的形成与“走”的语义发展有关,“走”的本义是“跑”,后来引申出“奔向、趋向”义,而“奔向、趋向”义具备了趋向动词最基本的语义特征,是趋向动词“走”形成的基础[7](P400)。我们同意这种观点,但这只是趋向动词“走”形成的内因。相关研究表明,趋向动词“走”主要是用于北方方言,特别是在西北方言中居多。在山西境内,北部的晋语区并没有,仅存在于山西南部的中原官话。因此,很有必要从其他角度分析趋向动词“走”的成因。受“来/去”相关位移格式的启发,我们在汉语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找到表趋向、位移意义的“走”的相关用法。不过,我们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发现了“走”表趋向、位移的用法,主要是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中。例如:
土族语:
(23)b?dan? k?t? iu![8](P48)
我们 家 走
(到我们家去吧!)
(24)maχ?i? manɡ? ?ual? labra?d? iu
明天 咱们 二人 拉卜楞寺 走
(明天咱俩到拉卜楞寺去吧!)
蒙古语:
(25)b???i?-d jabn.[9](P124)
北京(表目的) 走
(到北京去。)
因此,可以认为,临汾方言中“走”的趋向用法形成的外因可能是民族语言接触的结果,特别是受到蒙古语族语言的影响。“走”的趋向用法存在于我国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蒙古语、土族语、保安语、东部裕固语中,而使用这些语言的少数民族主要定居在青海、甘肃一带。他们在与汉族长期的接触中形成了语言融合,同时,蒙古语族也对汉语西北方言产生了影响,由此形成了“走”的趋向用法,并在位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NP處+走”。而相应的“走+NP处+走”是“来/去”用法类推作用的结果,因为在汉语官话及临汾方言都没有“走+NP处”,没有语言结构融合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潘家懿.临汾方言里的“来”和“去”[J].语文研究, 1984,(1).
[2]黑维强.论近代汉语“去+NP+去”句[J].语言科学, 2003,(3).
[3]杨永龙.目的构式“VP去”与SOV语序的关联[J].中国语文,2012,(6).
[4]王雪樵.万荣县的蒙古语地名[N].山西日报,2008-07-11.
[5]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6]方龄贵.古典戏曲外来语考释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7]赵变亲.山西襄汾方言中“走”的趋向用法[J].中国语文,2015,(5).
[8]照那斯图.土族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9]布道.蒙古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
“Lai(来)”,“Qu(去)” and “Zou(走)” of the Displacement in Linfen Dialect
Ren Shu-n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4, China)
Abstract: The directional verbs “lai(来)”, “qu(去)” and “zou(走)” in Linfen dialect are used in “lai(来)/qu(去)/zou(走)+NPp+lai(来)/qu(去)/zou(走)”, “NPp+ lai(来)/qu(去)/zou(走)”, “lai(来)/qu(去)/zou(走)+NPp”, representing three different levels. “lai(来)/” and “qu(去)” after NP in ““lai(来)/qu(去)zou(走)+ NPp+lai(来)/qu(去)/zou(走)” still indicate displacement, moving toward the target end position. But they still retain the meaning of the movement, but the sound has weakened, the meaning has also weakened. The external cause of the tendency of “lai(来)”“qu(去)” and “zou(走)” in Linfen dialect may be the result of the contact of national languages,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Mongolian languages.
Key words:Linfen Dialect;“lai(来)”;“qu(去)”;“zou(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