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践行入党誓言

2021-05-31 10:33曾媛向俞璇
当代党员 2021年10期
关键词:武隆县武隆石头

曾媛 向俞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11月12日,武隆县青吉公社(今武隆区芙蓉街道青吉村),20岁的毛盛明面对鲜红的党旗,郑重地举起右手,许下钢铁般的誓言。

这也成为毛盛明迄今为止最难忘的一个场景,“从宣誓那一刻开始,我的一生便有了责任与光荣”。

如今,毛盛明入党已有55个年头。武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过古稀之年的他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而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早已变为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的精神坚守,始终贯穿于他的生活和工作中。

农民的儿子

1946年,毛盛明出生于青吉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参加劳动,并在20岁那年,如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水利建设风风火火。

1967年,21岁的毛盛明成为武隆县巷口区(今武隆区巷口镇)的一名水利员,参与全区的水利建设规划及水利设施修建。

由于地理原因,有的乡只能从悬崖上建渠引水,而这并非易事。

“当时我们攀爬在悬崖上,一边寻求支撑点,一边用水准仪测量各项数据。”毛盛明回忆道,“那个时候,我们有用不完的干劲和勇气,身后就是悬崖也不害怕。”

如今,毛盛明从自家出发,只需驱车20多分钟,便可来到当初修建的红阳水库。

当时,毛盛明兼任水库建设的质量检测员,因此他要为水库渡槽的每一吨水泥、每一块石头把好质量关。

“水库渡槽的每一块石头我都亲手摸过。”毛盛明说。

那时,由于缺乏设备,修水库、筑堤坝基本只能靠工人肩挑背扛来完成。

“那个时候修水库,人山人海,热闹得很。我既负责检测质量,也和他们一起撬石头、修渡槽。”由于经验不足,毛盛明在和工人一起撬石头时,遇到过石头滚落差点砸中自己的险情,也遭遇过差点被洪水冲走的危险……

回忆起这些经历,毛盛明只是笑笑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草鞋书记”

1977年,毛盛明调往广阳公社(今武隆区凤山街道杨家村)任党委书记。

“初来乍到,我对基层工作不甚了解,而广阳公社的实际情况又比较复杂,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工作作风问题。”毛盛明回忆道。

“通知早上8点开党员大会,12点左右人才能到齐”。这样的现状,给了毛盛明当头一棒。

思来想去,毛盛明下定决心整治作风问题,以便更好地带领乡亲们搞生产建设。

此后,每次开会毛盛明都提前到场,到开会时间后,他便将主席台从室内移到屋外。“迟到的人都会从主席台经过。”毛盛明说。

经过对党员干部逐个谈心谈话后,毛盛明了解到了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也了解到一部分党员同志迟到和缺席的原因——开会时间太长,而开会伙食需要自带粮票,这部分同志家庭比较困难。

“转变作风,要以身作则,更要以心换心。”了解到情况后,毛盛明便私下将自己的粮票送给这些同志,他说:“只有班子力量凝聚起来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久而久之,再也没有人开会迟到,大家齐心协力促生产。

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毛盛明带头扛石头、背水泥,和党员、群众一起建设养猪场,并在之后成功种植黄连、杜仲、黄柏、辣椒和向日葵等多种经济作物,使广阳公社成为全县发展多种经营的典型。

“那时,我穿着草鞋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也穿着草鞋帮他们解决难题。”毛盛明笑着说,“所以,后来乡亲们都把我喊做‘草鞋书记。”

科技兴农“领头雁”

1988年,毛盛明调任武隆县农委党组书记、主任。随着科技兴农热潮兴起,其主抓的蚕桑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时,比起传统的育苗方法,我们采用的是方块育苗。用营养土加点肥料,抹平后再将其划为一小块一小块的方格子。”毛盛明用手在桌上比划着,“为保证通风透气,蚕房四面都有窗户,蚕子结茧有专用的方格簇,一格一蚕,蚕会在对应的格子中结蚕茧。”

毛盛明出身于农民家庭,农民需要什么,他心里十分清楚。

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解决他们在科学种养殖方面的难题与困惑,毛盛明与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技术员一起,挨家挨户为群众讲解蚕桑种养殖、水稻抛秧、肥球玉米栽培等新技术。

同时,为加快蚕桑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毛盛明还经常到丝绸公司了解蚕茧后续的加工和销售情况。

在毛盛明等人的努力下,武隆蚕桑种养殖规模在近20年时间里实现了大幅提高,蚕茧的质量不仅得到了保障,更构建起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有效带动了全县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陀螺干部”

“75年,在历史长河中仅仅弹指一挥间,在一个古老民族的史册里,或许只有一小段,可对于人的个体则不然。”在《建党100周年,幸福不忘党恩》一文中,毛盛明以自己的切身體会为切入点,细数了武隆75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今年是毛盛明从武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休的第15个年头。

退休之后,毛盛明任武隆区关工委副主任。

“双河镇对学校校内车辆出入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在调研报告中,毛盛明将日常工作中的走访调研情况一一罗列出来,并形成书面报告,供相关单位参考。

工作之余,毛盛明则喜欢拿着相机,拍一些关于农民丰收、农村新貌、文化传承、自然风光的新时代图景,记录时代,传播正能量。

“写作和摄影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已经坚持了几十年。”如今,毛盛明为这一爱好赋予了新的意义,“除了兴趣外,我更想通过文字和照片,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大好河山展示给更多人。”

在毛盛明的相册里,有一张照片在去年的“武隆区离退休干部‘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摄影展”中获得一等奖。

照片上,两位近百岁的老人拿着手机,一位年轻人在旁指导,老人们对着屏幕露出了笑容,这张照片被命名为《与时俱进》。

“退休老人也要与时俱进。我不仅要继续做好关工委的工作,更要看着我们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一点点变为美好现实。”末了,毛盛明补充道,“退休后,回望来时路,总算是没有辜负55年前自己面向党旗立下的誓言。”

猜你喜欢
武隆县武隆石头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别小瞧了石头
武隆县早熟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
武隆县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