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摘 要:在70多年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理论不断深化、方法与时俱进、制度逐渐完善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如部分农村地区封建落后文化仍有残余、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完善、物质保障欠缺的不足。通过对比70多年来的得与失,进一步总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新中国70多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得失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8.035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中国社会,农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从历史经验来看,还是现实需要来看,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农民的状况与整个中国社会息息相关。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研究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其工作的经验,不仅能推动其理论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和完善,还对实践能起到指导作用。70多年来,新中国在各方面包括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不断发展着。本文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期望探寻70多年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历史发展的脉络,并在7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到启示。
1 新中国70多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
1.1 理论不断深化
新中国70多年,既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实践和创新理论的过程。伴随着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将每一时期新的要求作为基点,不断创造新的发展。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70多年来的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基础,农民思政教育广泛吸收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建设思想、“中国梦”等不断丰富的理论,与时俱进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目标、方式等。通过这些创新理论成果的教育,农民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农村事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智力支持。
1.2 方法与时俱进
理论深化持续进行,农民思想政治教的方式方法也在实践中持续探索、不断更新。农民思政教育做的是农民的思想工作,它的对象是农民。忽略农民实际、强加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70多年的历史中被证实为没有出路的。在7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教育农民、尊重农民、服务农民”的新路子、新方法。组织农民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和锻炼;树立典型榜样人物,通过示范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开展对话交流,与农民面对面沟通,使农民的真实想法畅通表达,了解民意……教育方法不断创新,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也成为其开拓的新起点。
另外,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坚固的物质保障。中央连续多年下发与农业有关的“一号文件”,多措并举,推动农民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如农村文化礼堂、图书馆、文化站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农民思政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3 制度逐渐完善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70多年来得以长期、有效的开展,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强大后盾保障必不可少。以农村地区的民主政治制度为例,1987年中央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农村民主政治实践开始启航,村民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在2004年,村务公开制度确立,农民依法对村中的一些事务了解,并且固定成为常态化的规定,农民了解村中事务有了制度的保护。随后,又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村务公开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村务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进一步促进村务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发展至今,农村民主政治制度还在继续地断完善,为农民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此外,在组织保障方面,也不断构建、推进,整个农民思政教育系统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的干部任免、考核制度促进党员干部积极有为,为民服务,提高工作实效。
2 新中国70多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部分农村地区封建落后文化仍有残余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传统的小农社会,长期经受着一些传统封建落后文化如封建迷信观念、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农村社会由封建落后逐渐向现代文明靠近。但是,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文化存在了上千年,对农民的影响根深蒂固。现代初现,传统未逝,文明与落后并存,这正是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真实写照。
第一,观念保守落后。农村社区相对闭塞,农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容易产生保守腐朽、小富即安的思想倾向。如一些农民的“等、靠、要”思想,阻碍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第二,封建思想禁锢。一些农民沉迷迷信活动,将其作为自己的思想寄托,常常出现将自己的时运不济归结为神灵作祟或是住宅风水不佳的现象;在一些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占據农村社会主流,甚至有人为了能够生个儿子花重金求神拜佛。第三,宗族问题复杂。宗族作为连接农民群众的纽带,在一定程度上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干预基层民主选举、阻碍农村事务等问题,影响农民思想素质的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农民思政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落后文化的消极影响,但可以看到,在一些农村地区,这些封建落后思想的影响并未被彻底根除,它们仍禁锢着农民的思想,限制农民的全面自由发展。
2.2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完善
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关键因素是“人”,教育实效的发挥需要坚强的、系统的组织队伍的保障。影响着教育内容、目标、方法等能否贯彻落实,队伍建设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是,当前农民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不齐备,影响力较小,主动性较差,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因队伍不健全农民思政教育工作而收到成效不佳。
一方面,缺乏专职人员。在一些农村,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或是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一般由基层干部兼任,出现工作精力分配不均、专门理论素养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在理论素养、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教育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职能失范。有的工作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敷衍、应付,有的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还有的官僚主义思想严重,作风存在严重问题,这不仅会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
由此可见,加快建立起一支有丰富专业知识、专门工作场所、完善组织体系和固定编制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2.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物质保障欠缺
顺利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没有农村经济的物质基础,政治、文化等也会相应地失去发展的基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系统的强有力支撐。然而,活动策划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物质投入却没有跟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一些农村,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的农村,交通不便、广播不畅、网络不通,党的方针、政策难以及时、有效地传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
此外,阵地建设也面临着缺乏物质保障的难题。农民思政教育活动有时候需要借助一些设施建设才能得以开展,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村农技校、文化大礼堂、青年活动之家等场所,由于缺乏资金,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功能不健全,作用难以发挥,对农民的教育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可以说,如何切实保障必不可少的“人、财、物”投入,是农民思政教育工作发展至今仍不可回避的思考。
3 新中国70多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总结
3.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围绕全党中心工作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要把农民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并使其加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发挥积极作用。农民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可塑性强是中国农民的一个显著特点,只要正确引导,教育效果就能很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思政教育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了农民的积极建设作用;改革开放后,农民思政教育工作联系经济建设,增加了农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农民又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历史经验昭示,将农民思政教育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相联系,它就能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取得最大实效。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围绕全党中心工作,是一条基本规律,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不能放弃这一做法。
3.2 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农民是农民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只有做到尊重农民、服务农民,以农民为本,才能促进农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工作的高效落实。70多年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摒弃了“我讲你听、我训你受”的教育模式,提倡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真正为农民干实事,干好事。在教育工作中,从农民的切实需求出发,开展技能培训、文化宣传、理论讲座等活动,提升农民本领,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还与其切身利益相结合,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坚持精神与物质双激励齐下的原则,提高其生活水平。这是农民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持续、高效的重要条件,也是新中国70多年来农民思政教育工作中积累的有益经验之一。
3.3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理论及其方法
农民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进行时的工作,是在动态发展着的,新中国70多年来,农民思政教育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了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情况,农民思政教育理论及其工作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内容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集体主义教育与新道德风尚教育为重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工作方法的创新也促进了教育工作效果的提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灌输式的政治运动到改革开放后政策引导型的教育形式,在不断反思中,农民思政教育工作持续调整与改进。
4 结语
70多年来,不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农民这一群体都发挥了并且仍在发挥巨大的作用,而农民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积极作用的发挥,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影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农村,进一步讲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对农民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有重要意义。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也是现实社会发展中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70多年来,农民思政教育既继承前一阶段的优秀成果,又拓展创新下一阶段的发展区域。在理论与实践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得到了一些共性的、可复制的经验与启示。另外,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改进。通过辩证的视角,对新中国70多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探索,能够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发展线索。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平贵.建国初期党对农民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J].学习与实践,2009,(06).
[3]杨建辽.近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世纪桥,2018,(03).
[4]杜军,张学凤.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2012,(3).
[5]高国伟.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论坛,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