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升学压力影响下,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学,长期处于较为表层的状态。教师在阅读课堂上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点上,对于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深层次内容涉及较少,高中阅读课堂教学尤为明显。笔者通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英美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应用与探究”的研究,试图寻找一条适合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之路。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美文学;深度阅读
【作者简介】吴雪,兰州市第二中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7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其中在“读”的技能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1500词(必修阶段不少于4.5万词)。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很难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受传统教育观念及升学压力的影响,当下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学,长期处于较为表层的状态。教师在阅读课堂上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点上,涉及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更为深层次方面的内容较少。高中阅读课堂教学尤为明显。阅读时间的保障性、文本选择的多样性、文化知识的覆盖面、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等诸多因素都是高中英语阅读课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保障阅读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成了高中英语阅读课革新的重中之重。
二、英美文學作品的教学意义
在语言教学中,文学经典的鉴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学经典作为文化的载体,时代的缩影,以地道的语言、不同的视角,向读者们传递着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所特有的价值观,讲述着不同时代独特丰富的故事,引人入胜,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季羡林先生就曾回忆道,在他两年半的英语教学经历中,他已记不清楚每一节英语课,除了那些包括《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在内的教科书。由此可见,文学作为一个时间的寓言,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这个现实的生活,它是一种超越性的情感。而文学经典在读者心中也占据着经久不衰的地位。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离不开沉淀了时间和文明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
在当前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的教材中也有很多文学经典作品的引入。如,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的Reading环节中引入了《安妮日记》的部分节选;必修三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Reading”和Using Language环节中引入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短片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百万英镑》的节选;选修六Unit 2 Poems 的Using Language环节中引入了美国诗人罗德·麦昆的诗作“I Have Saved The Summer”;选修八Unit 4 “Pygmalion” 的Reading 和Using Language环节中引入了英国现代杰出现实主义戏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萧的经典戏剧剧作《卖花女》;选修十Unit 2“ King Lear”中的Reading 和Using Language环节引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Unit 5“ Enjoying Novels”的Reading 环节介绍了英美文坛中的经典作家及作品,Using Language环节中介绍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等。然而,无论从文学体系构架还是从阅读量上来看,现有的教材中文学经典的阅读文本不仅很难满足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而且无法在学生心中建构一个完整的文学体系。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经典阅读课非常重要。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是丰富多样的外国文化与不同世界观、不同文学态度的凝结与升华。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接触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感受文化的多样性,而且能够体会到本国文化的独特性;在对西方文化加深理解的同时,还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逐渐形成多元文化意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世界的多样性。此外,选择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原著的能力,进而综合提高高中生的英语素养。
三、英美经典文学阅读教学的策略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高效、独立的阅读者(张献臣 2009)。因此,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应立足文本的解读。依据Paul Nation (2007, 2010)的英语学习理论,阅读的两大轴心是深度阅读(Meaning-focused input)和流畅阅读(Fluency Development)。在本研究中,“深度阅读”主要针对当前西北地区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诸多表层现象而言。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尤其是西北地区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模式仍旧是“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模式,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表层信息的攫取能力,以及通过表层信息总结文章大意的能力,而比较少的涉及对文本的分层剖析、文化背景拓展以及学生与作者思想交流的产出。“深度阅读”的教学策略,以超越表层、逐步深入的阅读方式,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目标,强调高中英语阅读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表面,不只是信息的简单攫取或者是碎片化语言知识点的记忆与掌握,而是需要深入地沉浸文本,关注到语言背后的意蕴与价值,感受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领会文章所反映的文化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由浅及深、由简至难的问题设计,鼓励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实现共情,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真正让学生通过阅读实现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在深度阅读的课堂中,教师在读前环节可将文本材料中的词汇与文本主题或章节主题相结合,以思维导读或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词汇扩展,为文本阅读奠定基础。读中环节,首先要确保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鉴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阅读环节可延展为课前的预习任务,辅助相应的检测问题,让学生们对文本材料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和理解。在课堂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身份,从文本标题的用意、文本的文化背景,到文本中的重点长难句解析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及文化意识的渗透,通过由浅入深的设问让学生们实现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阅读。
四、可行性教学活动
除了立足阅读课堂外,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及课堂外开始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度。以下,笔者总结了一些可行性的教学活动。
1. 读后续写。随着新课改的推出,高考的命题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近年来,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两种题型替代了之前原有的短文改错。读写结合的方式,旨在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关键信息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篇结构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与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密不可分。在一个或几个章节的阅读结束后,教师通过给出关键词或段首句的形式,鼓励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展开续写,再将学生创作出的内容相互分享,将读与写充分结合起来,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脉络、掌握文学创作的手法规律,而且能够开阔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性思考的能力,从全方位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产出的过程。
2. 思维导图。在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文本情节线索及人物关系,掌握文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独立探究及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其实是对文学文本的一次复述和总结。
3. 合作竞争机制。在英美文学阅读教学中,笔者建议组建阅读学习小组,将阅读教学材料以阶段任务的形式分配给各小组,指导学生在团队中完成对阅读材料的预习、讨论、思考等活动,分阶段检测阅读成效,并最终以奖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
4. 角色扮演,朗诵、配音比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开展如角色扮演、配音大赛、经典台词吟诵比赛等教学活动。通过朗读文学经典中的台词或诗句,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心境;在诗歌的教学中,朗诵还能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而在角色扮演及配音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些词汇语块的使用方法,练习正确的发音及重音,还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意识。
5. 读后报告。读后感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作者交流思想的平台。学生在读書报告中既可以摘录一些优美的语句,也可以记录下自己读完阅读文本后的感受及想法。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词汇的运用能力均能得到提升。
阅读是一项以读者为中心的活动,因此,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通过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会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为了更好地实现阅读课的效果,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展示的机会,根据学生语言程度,适度地增添课堂活动。一般来讲,每一节阅读课前后至多可设置两个左右的学生活动,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有效完成辅助活动。
五、结语
“核心素养”既是课程内容的纲要,也是教学环节的主线;既是学生发展的目标,也是教师教学的追求。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渗透、迁移、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学习发展。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深度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试行,虽需要长时间的践行与磨合,但历经时间的沉淀,终会实现“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
[4]张献臣.加强英语语篇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2009(6):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