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跃刚 刘正
摘 要: 怎样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毕业生就业素养有效融合,是当前就业新形势下加强思政教育的一个新的探索点。本文从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出发,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之间的联系,探索高职院如何开展毕业生以就业素养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就业素养 导向 思政教育
继2019年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对高职招生做出扩招100万人部署后,2020年的政府报告,要求高职院校继续扩招200万人。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高职招生也水涨船高。2020年高校毕业生874万人,比2019年多40万人,且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更严峻。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
一、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系统工程中间存在一些遗漏,即高职院校对学生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笔者认为,当下部分高职院校比较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及应用技术能力的教育,相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个人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很多是由学生在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缺失及家庭的影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所引发的[2]。比如: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将大部分时间投入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及如何就业知之较少,甚至有的学生对未来就业茫然。毕业来临之际,他们一方面抱怨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缺少对自我的正确认知,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一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端正的就业态度,忽视了就业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二)学校的不足之处。
一些高职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过多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教师更多的是在做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推荐学生择业等常规性工作,相对弱化在学生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很少关注就业过程中作为就业主体的学生的真实想法及真实状况。
(三)社会需求的影响。
社会各行各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反映用人单位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业新技术、新标准、新手段的日益更新,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素养、职业规划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培养在专业技术、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已成为社会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2]。
(四)用人单位的反馈。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沟通,他们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工作以后缺乏继续学习的热情,价值取向更多倾向现实性。在相对自由空闲的时间段,学生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把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二是缺乏创新意识。对待工作仅仅停留在完成层面,对自身和工作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弱,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四是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对自身能力过于自信,不愿意从事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却又难以胜任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五是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定位不准。工作中对自身的定位较低,对未来工作方向处于较模糊的状态,缺乏对自身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思考,导致一些毕业生在工作后缺乏激情,对未来有些迷茫。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二者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养必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就是在新形势下,从社会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出发,引导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端正就业态度和就业价值观,使学生不断获得与就业相关的的择业知识、技巧,以及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等”。因此,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二者各有不同,各有侧重点及针对性,但二者在对象、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存在很多共同点,因此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彼此融入、相互促进[4]。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二者具有一致性。
1.在教育对象方面,二者都以青年大学生为对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具有高度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人文素质的“四有新人”[5]。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要从大學生自身情况出发,引导大学生开展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适合更全面的综合型人才,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由此可见,二者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2.在具体内容方面,大学生就业素养中包含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职业理想及当下就业形势与政策等的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观”教育、道德观、法制观及对国内外环境的分析等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内容上彼此联系,相互融入。一个人的职业理想及职业选择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中的综合反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职业理想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在就业指导教育的各个阶段明确了教育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提供了重要保障。
1.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的方向和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围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首要问题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高职院教师无论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理想培养,职业道德养成等综合素养方面的教育,还是在具体就业信息的引导、就业方法和能力的训练等方面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明确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方面提供了必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培养有利于就业的良好素质,另一方面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外在人际环境[6]。思想政治教育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不断唤醒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意识能量,使模糊的变得清晰,朦胧的变得明确,引导大学生作出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择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重要的社会化功能,运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向大学生传递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促进大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7]。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方面的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學生就业素养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形势与政策意识,放眼社会,主动关注就业形势与政策。
就业形势是指某一时期社会就业发展的状况和态势;就业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和任务,根据就业形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8]。当下一些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及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或者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和了解,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就业指导老师在思政教育方面要提早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分析和解读,从大一开始的思政课,就要有计划地向刚刚入学的大学生介绍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新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让大学生从入校门开始,就有意识地关注和了解自己三年后的发展去向。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及时把握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充分理解就业政策,积极面对现实,认识自我,不断调整未来就业目标,按部就班地进行自我的就业定位。要与时俱进地帮助学生分析和解读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尤其是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出台的政策。不断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自己,关注社会发展。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基本任务。要想落实这一任务,就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种关系,即: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逐步引导大学生在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引导大学生从现实出发,调整就业期望值,为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正确认识和处理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之间的关系,青年学生朝气蓬勃,应当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但是,实现理想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凭空臆想,只有脚踏实地的奋斗,勤奋刻苦的钻研,才能美梦成真。正确认识和处理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奉献和索取之间的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奉献是人生价值的主旋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他的价值就越大,人生就越有意义。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强弱,学历高低,工作性质如何,只要积极努力工作,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就一定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帮助大学生制订学业计划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点说,就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客观环境,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测试工具对自己的性格、爱好等进行测定和分析,从而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纵观各个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相关课程,但是收效甚微,更多的是为了比赛进行组织或是培训,没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大学生进行逐一指导和训练。如何才能帮助每个大学生量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承担得更多一些,班主任除了日常的班级管理外,还要注重班级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在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就要制订学业规划,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帮助每个学生制订好大学三年的学习规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订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有了学习计划,有了未来发展的职业规划,那么大学生活将充满动力和意义,就业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四)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对大学生来说,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比较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大学生独立思考不仅体现在学习上,未来的工作还要求他们必须具有独立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努力培养大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大胆表达不同见解,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才能够充分运用辨证的方法思考面对就业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处乱不惊,游刃有余。
(五)锻炼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这种情况在大学校园尤为突出,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和电脑,大部分时间花在电脑和手机上,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但是,无论科技多么发达,工作依然离不开人与人的沟通和合作交流。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放下电脑和手机,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学生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分组讨论,团队协作完成作业等形式,尽可能多地锻炼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样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够顺利融入工作团队,有效开展工作。
(六)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大学最后一个学年,很多学生在面临毕业压力、就业压力时会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就业,从学生到工作岗位的角色转换,有些学生在心理方面还不能马上适应,会产生害怕工作的紧张心理。面对人生的种种变化,大学生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就业的自信心和乐观心态及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让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能够乐观积极,充分发挥能力特长,不懈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七)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李克强同志于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各种平台和机会,积极引导有创新想法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的浪潮,通过创业促进学校就业工作,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四、结语
为了让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崗位,完成角色转变,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符合其专业素质和个人特质的职业发展规划,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积极导向作用,使大学生即便在就业严峻的形势下,仍能够坚持提高精神素养,保障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0/c_ 1123408400.htm,2018.9.10.
[2]杨雪冬,吴志鹏,王辉.新时期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6).
[3]冯磊,徐丽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对策选择[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6).
[4]高飞.新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8.
[5]李焕旭,董双波.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6]何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4.
[7]袁培红.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界,2012(22).
[8]赵陈萍,钱多.浅析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联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课题:首批江苏省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号:JSJXCX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