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融合的途径探索

2021-05-31 20:05杨妍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融合途径文化自信教育

【摘要】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和尊崇的体现,也是“四个自信”中的重中之重。而大学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为重要的时期,如何在这个时期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是每个教师都应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作为本科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应重视将“四个自信”教育尤其是“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情况论述如何将“文化自信”教育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关键词】“文化自信”教育;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融合途径

【Absrtact】The proposal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the embodimen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recognition and respect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and it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four matters of confidence”. And the university period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formation of a person's world outlook, view on life, values,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is period is an issue t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think and address. As the basic cours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cour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four matters of confidence” education, especially “cultural confidence” education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the educa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with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cultural confidence”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tegration approach

【作者簡介】杨妍(1990.04-),女,汉族,新疆克拉玛依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文理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始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将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发挥到位,提高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明确设立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本科阶段正是大学生形成自我世界观、人生观最为重要的时期,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抢占思想和意识形态主要教育阵地,在教学中充分落实“四个自信”教育,尤其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意识。但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又是充满好奇心和叛逆精神的,单纯地借助思政课程用传统方法进行宣教效果并不理想,如何用创新方法对思政课程进行有益补充,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就成为新时代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着重介绍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践方法。

一、“文化自信”的定义

广义上来讲,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与政党真正发自于内心地对其理想信念、立场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一种信任、崇敬且珍惜的态度。具体而言,文化自信四要素,即指向性、象征性、主体性、包容性,相辅相成,相互补足,使得国家、民族与政党能够真正客观地审视自身文化。只有对自身文化的价值和内涵真正肯定,完全对自身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做到在保持自身优良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确信并肯定自身文化价值。

本文中所提到的文化自信是狭义的概念,是指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前提,能够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真正能够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内容,并且在语言实践环节中可以帮助学生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

二、“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最为根本的部分,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上具有深远意义。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就是要提倡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激发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以及整个党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和自豪感。

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好奇心最强烈和叛逆心最强的时期。目前,多数大学生对思政课程有抵触情绪,再加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西方思想及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行程受到极大的冲击而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自己国家文化及思想不清楚、不坚定、不认同。因此,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课堂可以对思政教育进行有益补充,使大学生从不同角度更坚定地信服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内在,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而作为一门学分比重较大、持续周期较长且融合国内外文化思想的课程,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承担着大学生掌握这门交流工具的责任,也是传播国内文化和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接收西方思想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须不断引导学生对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和吸收融合,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国家软实力,从根本上推动中国和世界人民对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认同。

三、“文化自信”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

如果教师只是以传统的方式将思政元素机械地加在课前,效果甚微甚至会起到反效果,并且学生也会有抵触情绪,同时也会离我们预设的课程思政道路渐行渐远。因此,教师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准备,将与文化自信相关的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程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检验机制,实现课程思政如盐入水、润物无声的效果。

本文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八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汉字。大学英语课程应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同时做到思政教育入课堂,笔者这里仅讨论“文化自信”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具体做法。

1. 课前准备,做到如盐入水。课前准备,不仅仅是指教师为课堂教学所做的准备,同时也指学生在课前为学习本节内容所做的课堂学习准备。在讲述本单元“The Writing System”这篇文章时,笔者课前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型的问卷调查,问卷涉及让学生辨认古象形文字,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于了解汉字历史与发展的兴趣,以此让学生自发查找了解汉字发展历程;也包含让学生谈对提笔忘字现象的看法,从而引发学生对于此类现象的思考,同时让学生提出比较好的办法阻止此类现象发生。

2. 课堂教学,做到润物无声。这篇文章的主要立意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英语水平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感受汉字的内在魅力以及传承的必要性。

本课要求掌握词汇中有一个单词是eternal,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这个单词的词义并展示例句,那么学生对于这个单词的理解并不深刻。笔者就会问学生“Do you think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eternal?”通过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让学生深刻地理解eternal的用法;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这个问题链接到学生在课前所做的准备,即学生对于提笔忘字现象的看法,以及如何将中国汉字传承下去。这样不仅是将“文化自信”教育有机融入课堂,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做好课前准备的成就感。

3. 课后检验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潜在动力。为了检验“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效果,课后笔者会设置检验环节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本单元课程学习结束后,笔者会让学生以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汉字或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运用课堂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达到课堂教学的能力目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汉字或者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国家传统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和自豪感,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同时也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自信地树立一定是建立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发了解中国文化的内驱力。因此,“文化自信”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效融合,意味着课程内容中不能单纯地介绍中国文化,更要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及的点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通过这些分析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从而在文化自信方面真正有所提升。

在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上, 高校教师应发挥英语教学的特殊优势,将文化自信的理念融入课程中,积极挖掘教材和时政新闻中的思政要素,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文化视角,积极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使文化自信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和思辨的方式对待西方思想,在吸收他国文化的优秀之处的同时,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文化的优秀内核,从而能够自发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国文化,进而将中国文化价值以及文化自信的观念深植于学生心中。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将“文化自信”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相融合的途径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自身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做到在备课时有意识地挖掘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地立德树人,才能更好地履行当代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唐穆君.全面理解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N].西安日报,2016-7-18.

[2]李媛莹.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及路径研究[J].海外英语,2019(20):162,182.

[3]邵梁杰.如何将新时代“四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课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3):65-66.

猜你喜欢
融合途径文化自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究
孝文化与现代法律融合的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