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蕊肇
[摘 要]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只有不断优化课程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纪律性。伴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高职院校的看法不断改变,认为学生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同样能够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因此高职院校所开展的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对学生将来进入岗位工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信息化背景下探索适合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信息化;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礼仪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7-0100-02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化,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与过去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思想文化,容易沉迷于网络娱乐内容而偏离学习方向,酒店服务礼仪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核心专业知识,应当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化作出及时调整与改革,积极探索更加符合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岗位需求。
一、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现状
(一)高职院校学生对服务行业的认可程度不高
在高职院校学生这个年龄阶段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由于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对待事物有自身独立的看法,同时学生整体表现出沟通能力弱、表达能力欠缺、自我形象设计能力欠佳、对服务行业认可程度不高等情况。因此对课程缺少重视,导致在当前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没有将服务礼仪课程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对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服务礼仪教学课程抱有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更加关注的是其他专业知识技能,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欠佳。
(二)缺少实践教学课程活动
由于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实践学习,但是现状是在校园内的课程教学与酒店实际工作情况产生严重脱节,传统的教学课程安排仍然以理论灌输为主,导致学生对服务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意识淡薄,即使对本课程及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仍然缺少对酒店行业内相关礼仪标准的认知,导致学生在酒店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不符合现代酒店业的用人需求。
(三)教学效果无法及时、准确传递
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我国的人才储备情况,而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则是提高人才发展水平的重要助力。虽然近些年来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然而信息化技术在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教学效果始终难以准确、及时地传递评价信息,因此导致大多数院校的教学还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课程教学理念也难以与时俱进,所進行的教学内容不适应现代酒店企业的服务要求,不能从机械的实际制造出发,无法提高质量要求与工作效率的同时控制成本,导致学生所学与实际工作内容脱节[1]。
(四)教师信息化技术使用不合理
除了课程教学内容落后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以外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服务礼仪教师存在信息化设备设施利用不合理甚至滥用的现象。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已经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对课程教学的巨大优势,符合当今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但是对信息化技术的过分依赖,频繁使用多媒体教学而忽略甚至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并不是代表着高职院校教师只应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而放弃过去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不够完善,导致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没有建立线上问题解答平台,或线上教学质量评价平台,无法有效掌握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
二、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
(一)明确酒店服务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
首先,对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言,应以现代酒店企业的实际要求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以上述目标作为培养要求。例如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实际沟通能力、自我形象设计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所有教学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都应当具有先进性与应用性的特点。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在进行理论课程之前应先进行行业前景教学与职业规划,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重视程度,使学生能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国家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酒店行业的要求,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2]。
(二)教学内容的制订
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落实学生服务礼仪应用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结合制订的教学内容将学习质量评价重心放在这两个方面能力的提升上。从现代酒店企业的实际要求出发,就是要将学生所学的成果适用于实践工作中,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发现信息化时代中传统服务礼仪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进而为酒店行业做出贡献,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内容制订原则,围绕其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针对性进行教学内容的制订。首先将理论知识与酒店服务实践、拓展活动结合起来,保证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不间断地接受实践工作教育,使教学内容满足实际要求。其次将学生基础理论课程制订作为基础,拓展培训活动制订作为主导,以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三个纵向阶段培养学生“会微笑、会打扮、会说话、会管理、有眼色”五个模块的综合职业素养。对接职业岗位标准,着眼学生特点,围绕岗位能力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框架,探讨构建“四会一有”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学习,启迪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感受美、引领学生体验美,中间穿插指导各类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体系。最后,要关注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制订,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3]。
(三)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在明确教学目标并制订好相关教学内容后,以学生的完成程度为标准进行校园内教学质量的评价并结合学生的实习酒店企业评价与学生自身评价,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学生在校学习理论课程的完成情况,特别是拓展培训活动与考评结果,对教学课程质量评价都有较大的影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相关教师,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因此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以及对课程的理解程度,都决定了学生能否良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以及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要结合学生在校的个人成绩,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进行合理评判。课程学习效果的客观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因此单纯依靠在校学习情况进行课程质量评价,不利于教师从事教学活动,也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系统要结合实习企业评价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酒店企业作为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重要平台,对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接受程度和熟悉程度决定了教学质量系统的有效运行。在实际情况中,实习企业与高校一般属于合作状态,因此实习企业主要在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实践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在学生送至实习企业后,就纳入企业管理,部分實习企业管理部门未能重视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以及制订相应措施,即使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未能遵循课程教学内容完成相关工作,监督者存在走过场、填表格、盖章应付的现象,抱有实习工作不正式录用的松懈心态,未能及时有效地实施监督和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导致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无法有效运行。因此,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系统的准确性,要加强实习企业管理人员的纪律要求与重视程度,通过客观、准确地反馈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判断依据[4]。
(四)加强教学质量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想要完整构建现代机械学科的研究生教学质量体系,提高教学水平,必须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将学生、企业、教师联系起来。通过在酒店实习企业内部以及学生之间建立信息化评价平台,将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与学习建议,同课程教师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使高职院校管理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师指导能力以及企业要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调整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而且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具有监督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效率,科学安排教学进度,使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作为社会人才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通过采取上述几个方面的对策,切实改革、创新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今后社会发展中有所受益。
参考文献:
[1]邹红芳.提升中职学生“服务礼仪”课程关键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55.
[2]杨颖颖.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6):98-101.
[3]袁力.基于云班课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3):7-9.
[4]郝敏钗,乔振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8):54-56.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