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丽
(朝阳市朝阳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易引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猝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1]。随着医护事业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护理干预,其中临床护理路径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是此种方式能够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护理计划的准确制订,并能够按照计划有规律性的进行,以责任制的方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2]。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试验对象,讨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对象选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23例、15例,患者年龄在39~7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7.46±2.4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17例、21例,患者年龄在40~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9.57±2.34)岁。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病理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患者;无精神疾病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器官衰竭患者;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就是对其进行入院指导、心理疏导、健康检查等基础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入院第1天护理: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之后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①将住院的环境、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降低患者的陌生感,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识。②向患者介绍医护团队,促进双方和谐相处。③指导患者进行入院检查,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之后将患者的病情告知个人,提升患者的疾病意识,进而提升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度。
第二,入院2~3 d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护理路径表。①需要按照患者的情况协同其进行相关检查,并按照检查结果为患者制订合理饮食方案(主要以低盐、低脂为标准),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即将各类药物的作用、服用方式及剂量进行告知。②对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了解,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将主要的治疗方式、内容预后及治疗的必要性告知患者,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第三,入院4~8 d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加强沟通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护患之间的关系,以便护理工作顺利的开展。另外,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运动方案,提升患者的机体功能,对运动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告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同时指导患者掌握并发症防治方法。
第四,出院护理: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告知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叮嘱患者按照制订的运动、饮食方案继续保持;提醒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告知患者合理用药干预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留下患者联系方式,以便随访及提醒患者定时复查。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产生的影响。①护理效果分别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评价。②焦虑、抑郁评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表进行评分,评分越低患者的心理状况越好。③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1.4 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护理效果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都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提升(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
2.2 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产生的影响 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产生的影响(分,)
表2 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产生的影响(分,)
2.3 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并发症产生的影响 试验组患者中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分别有1例、1例、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分别有5例、3例、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517,P=0.006)。
冠心病发生时,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3]。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逐渐增多,进而导致此种疾病在临床中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与患者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因素还包括缺乏锻炼、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等[4]。疾病常易引发患者出现不良的情绪,主要就是由于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缺乏一定的认知,所以护理人员开展护理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5]。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其治疗效果及预后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为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疗效及预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常规护理形式主要就是按照医师的建议对患者进行护理,并未遵照以人为本的模式进行,进而达不到显著的效果[4]。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并发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极大的意义,能够达到此种效果的主要原因与此种方式遵循的循证护理原则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在为患者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表时主要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并查阅大量资料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使患者能够得到规律性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一定的标准,使患者得到标准化的护理,但是其并不是一种只按照护理金标准进行干预的方式,而是一种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方式,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关研究的优秀成果对患者展开干预,此种方式既结合了患者实际病情,又结合了医师的临床经验、护士的护理技能,所以其是一种个性化的护理方式[6]。在患者入院之后,对其进行病情的诊断及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对其制定整个护理路径表,在护理中按照表格严格执行。在开展护理的过程中,若出现不适当情况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临床护理路径较常规的护理方式最大的差异就是其具有严格的时间性,能够按照不同的时间对患者进行不同阶段的护理,进而保证了整个护理工作的计划性、有序性及预见性,避免在进行常规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良因素对护理计划及结果产生的影响。开展护理路径能够极大的降低遗漏事件的发生,主要就是此种方案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将重要信息进行记录,从而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7]。
除了上述的护理方式之外,还应对患者进行以下护理。①日常生活护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健康程度,促进患者恢复,如为患者制订运动训练计划、健康饮食指导、对患者进行自护指导,能够提升患者的疾病意识,降低疾病复发率,在出院之后能够在家中自行护理[4]。②心理疏导:疾病会对患者的心理及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患者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这对患者的治疗有消极的影响,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及预后,需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疏导,尽量的与患者多沟通,解决患者提出的疑问,降低患者的不安情绪,还可以做一些患者感兴趣的事情分散患者注意力,对其进行鼓励使患者增加治疗的信心等[8]。
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护理效果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都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提升(χ2=7.517,P=0.006),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t=5.729,P=0.000;t=5.341,P=0.000),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χ2=7.517,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述结果可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降低患者不良情绪,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除此之外,还能够显著的降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具有极大的意义,显著降低了护患之间的纠纷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临床护理路径受到了医师及患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