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巍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类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症状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识、智能等均表现正常,但存在情感、行为以及感知方面的障碍,精神方面也存在不协调的现象,部分患者还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1-2]。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程较长,且复发的可能性较高,若治疗与护理不当甚至可能导致精神残疾现象,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目前,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需配合电抽搐治疗[3-4]。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对治疗质量、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2~67岁,平均(50.11±3.7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3~67岁,平均(50.31±3.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其家属均知晓同意参与。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如富马酸喹硫平(浙江苏泊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73)以及氯丙嗪(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513),同时准备对应的医疗器材;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做好患者行为管理与安全防护,以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尽量安排患者在空气清新、安静、光照适宜的环境中休息,减少外界的刺激,确保休息质量。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其中药物治疗方法、基础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增加内容如下。
1.2.1 健康宣讲 部分患者及其家属由于对精神分裂症缺乏了解,所以对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较为抗拒,配合度往往较低。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使其正视疾病。此外,还应告知患者用药自我管理方法、药物服用注意事项等内容,避免患者及其家属由于正常药物反应而过度紧张,同时明确药物治疗效果,鼓励患者表述自身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健康宣讲及沟通交流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患者,保持平等关系,使其精神、心理等状态保持稳定,对治疗充满信心。
1.2.2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表现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心理护理方法有所不同。针对暴躁的患者,医护人员可指导其通过听舒缓的音乐来放松心情。针对焦虑的患者,医护人员可通过适当的肢体接触,如紧握双手、抚背等,也可以通过言语引导等方式安慰患者。针对情绪低落、抑郁的患者,医护人员可适当使其接触人群,并告知患者家属应适当增加陪伴时间,使患者感受到关爱。
1.2.3 工娱治疗 工娱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适当增进聊天深度,了解其兴趣爱好,并鼓励其参加相关活动,如花艺、棋牌、音乐、太极等,一是可以丰富患者的生活,使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二是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健体魄,提升机体免疫力,三是可以通过活动交流锻炼患者的社会功能。此外,还可组织患者与家人共同的活动,如吃饭、看电视等,嘱家属与其一同讨论家庭事务,使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关爱。随着病情的恢复使其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在条件允许时还可鼓励其参与工作,进一步增强其自我价值实现感,通过家人与社会的认可逐渐提高其治疗信心。
1.2.4 生活技能训练 为了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在住院及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注意锻炼患者的生活技能,在其精神、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其自主进行穿衣、洗漱、着装等行为;指导并改正其不良行为,如吸烟、嗜酒、随地吐痰、乱捡杂物等;同时,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生活技能训练时,医护人员可与患者家属共同进行,以减少患者的抵触感,同时加强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改善出院后的护理质量。
1.2.5 身体功能训练 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身体功能训练,在保证其身体功能正常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愉悦心情;指导患者进行有氧操训练以及肌肉、关节等运动训练,也可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头部、腹部按摩;指导患者深呼吸,部分患者还可进行音乐治疗。以上方式可有效放松身心,促进身体恢复,使患者保持心理健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通过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及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进行调查统计,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社会功能恢复情况越好。评估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依从:患者遵医嘱用药,漏服或误服次数<2次;基本依从:患者漏服、误服次数在2~10次内;不依从:患者漏服、误服次数>10次。服药依从性=(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SF-36评分、SSPI评分分别为(65.42±3.86)分、(25.17±1.88)分,对照组分别为(55.49±3.67)分、(22.55±1.4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2、6.075,P=0.001、0.001)。
2.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n(%)]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与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临的各种压力也较多,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存在上升的发展趋势[5]。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类疾病,与心境障碍、药物或疾病等导致的精神障碍等存在差异,其诊断、治疗与护理方法不同,医务人员应注意区别。精神分裂症受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不同程度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障碍,其病情康复与预后也存在较大的区别,部分患者还会对社会及他人产生影响[6-7]。
目前,精神分裂症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较为常见的药物有利培酮、奎硫平等,属于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发病较急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在医嘱建议下进行电抽搐治疗。但需注意的是少部分患者无法经有效治疗痊愈[8]。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求相关医务人员倾听、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及诉求,而后进行疏导,尽可能的减轻消极心理,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心与希望。除了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外,护理质量的好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时间、程度等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常规护理内容更注重患者疾病症状缓解及自身的恢复情况,对于疾病带来的认知功能、行为及社会功能障碍等往往会忽视,一方面患者的恢复速度较慢,另一方面恢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易引发一系列身体、精神方面的疾病,导致治疗与护理效果不理想[9]。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综合康复护理在原有治疗与护理内容的基础上,细化了健康宣讲与心理护理内容,增加了工娱治疗、生活技能训练以及身体功能训练等内容,通过适当交流、互动帮助患者感受到外界更多的关怀与爱护,提高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能力,同时使患者更容易的融入社会环境;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帮助患者树立对生活的希望,通过工作完成及社会认可帮助患者了解自我存在价值,进而增强患者对治疗、护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综合康复护理提倡训练患者的自主能力,使其尽量自己完成洗漱、吃饭、穿衣、铺床等活动,降低其对家属、医护人员的依赖,同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作息习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独立自主能力。综合康复护理要求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病情、家庭关系认知及内心的想法,进而制订针对性治疗、护理方法,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还能降低复发风险,改善预后[10-12]。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SSP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其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