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晶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糖尿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病症,多数患者都存在多种终身代谢表现,病情严重时会对其整体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在不断改变,且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改善,这使得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并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2]。但老年糖尿病仍占据较大的比例,临床需对这类人群予以高度重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存在长时间的升高状态,易导致患者合并心、眼、血管、神经、肾脏等脏器慢性损伤,同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病情不断表现出扩大化[3]。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并发症,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评价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抽签法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为88岁,最小为62岁,平均年龄为(75.82±10.2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为88岁,最小为61岁,平均年龄为(74.68±11.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订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②所有患者年龄均超过60岁。③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②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内容包括定时做好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工作,对患者进行运动和相关饮食指导,并做好日常注意事项的讲解。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整体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要积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6]。帮助患者明确糖尿病的形成表现,发病后的注意事项,还要使患者了解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对病症的影响,尽可能提升患者的自我认知水平,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②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指导,对患者接受治疗的行为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拉近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患者的具体状况,评价患者的心理表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患者进行压力释放,保证患者以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提升患者治疗的参与度和护理的主动性与依从性[7]。确保患者通过小组或集体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病症的预防和感染的认识。③饮食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功能较差,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饮食和营养指导,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以便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同时为患者发放糖尿病标准饮食图册,帮助患者充分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8]。饮食方案的制订需包括关于热量的摄入和控制,禁止患者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嘱患者戒烟、戒酒,同时需指导患者增加绿色蔬菜和粗粮的摄入量。护理人员需将饮食护理干预的相关情况告知患者家属,以确保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制订合理的食谱。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嘱患者多食用荞麦、玉米面等粗粮,蔬菜可选择苦瓜、香菇和洋葱等。④康复运动:在进行康复运动干预的过程中,嘱患者注意科学的运动,方案的具体实施应根据患者的身体耐受情况进行。帮助患者选择适宜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的项目,包括步行、打太极拳、慢跑、慢走等。因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所以在进行康复运动的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机体的抵抗力,量力而行,逐渐调整运动量,帮助患者改善身体代谢状况[9]。在运动的过程中,需有家属进行陪护,以避免意外事件的出现,最佳的运动时间为饭后1 h。⑤并发症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自身免疫能力降低的表现,患者在发病后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及感染等。临床医护工作者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护工作,以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积极进行低血糖护理,根据患者的用药类别进行防控,患者主诉存在心悸、乏力、饥饿等表现,或对存在严重盗汗表现,空腹血糖值低于2.8 mmol/L时,需遵医嘱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10]。及时对患者口腔和皮肤等部位进行清洁,防止患者因外伤、感冒而导致感染。酮症酸中毒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发病后存在极度口渴和尿量增多的表现,甚至会合并呕吐,临床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遵医嘱为患者补液或输注胰岛素等方式进行干预。
1.3 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②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选择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评估,百分制,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后血糖水平和生存质量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后血糖水平和生存质量比较()
糖尿病是一种存在血糖升高表现的病症,病程相对较长,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病症。有调查统计显示,我国2013年的糖尿病发病人数已达到10%,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仍然在不断的提高。糖尿病除了会导致患者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外,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等,这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当前,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为原则,以缓解血糖水平较高而导致的其他组织器官病变进程。对于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肾衰竭等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能够大大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对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也有较好的作用。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自我管理不足的表现,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并不理想,这会导致患者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存在多种不良因素和表现,而通过整体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实了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与常规护理相比,整体护理可全方面、系统化的为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指导,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患者放在中心位置,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将整体护理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实现在综合评价患者病情的基础上为患者制订来自于饮食、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在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后,能使患者提升对自身病症的认识,进而大大提高了配合干预和治疗的依从性,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同时促使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继而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维持血糖水平,提升其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