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迪 赵玉娇 王训训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肿瘤病区,广东 深圳 518029)
桥小脑角区解剖位置较为特殊,位于后颅窝桥脑、小脑间,因部分较深,造成周围组织神经、血管分布丰富。在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中最为常见的是肿瘤,在早期发病阶段无明显临床症状,若肿瘤缓慢增长至一定体积后,会刺激周围组织并压迫神经,表现为听觉神经损害,部分患者甚至出现面瘫、三叉神经痛等症状[1]。临床早期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手术过程复杂耗时,术中操作会压迫周围脑组织,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吞咽困难、呛咳等为主[2]。因此,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研究表明,对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旨在探究桥小脑角占位术后饮水呛咳患者采取早期护理的干预效果。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桥小脑角占位术后饮水呛咳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45~70岁,平均(52.42±3.41)岁;合并构音障碍16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0∶10;年龄46~71岁,平均(53.82±3.74)岁;合并构音障碍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并审核。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对本研究目的、内容及风险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②纳入对象符合接受桥小脑角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指征,术后饮水存在呛咳现象。③伴有严重恶性疾病人群。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凝血障碍者。②依从性低,无法配合后续研究顺利开展者。③存在精神异常,抑郁症者。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合理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操作要点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详细了解患者术后自身情况,并依据患者反馈状况,对患者合理做出科学的指导,并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早期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早期术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会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与其积极沟通,详细告知患者上述症状是术后常见的状况,减轻患者的担忧。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告知术后相关注意事项。②一般护理。加强患者营养干预并增强机体抵抗力,观察患者进食状况,在第一次进食时,可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观察吞咽能力,利用小口饮水试验,先屏气后吞咽,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呛咳症状,若患者无呛咳则进一步进食。在进食过程中,患者取半卧位,食物温度维持在30 ℃左右,以固体食物为主,应注意动作缓慢,避免操之过急引起误吸。对持续呛咳的患者,可留置胃管鼻饲饮食。③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强化患者自身协调能力,训练次数为2~3次,每次时间控制在20~30 min。舌运动:在训练期间详细讲解口腔操作步骤,依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速,做好舌运动、唇运动配合工作。咀嚼肌训练:嘱患者反复张口、闭口,详细讲解咀嚼肌训练要点,维持口腔运动、牙齿之间可形成较大互叩作用,可使咀嚼肌最大程度的恢复。喉部训练:通过发音训练、吞咽训练等进行喉部训练。发音训练为单字、单音作为原始训练,利于喉部运动主动性。在上述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保证患者在耐受情况下开展。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适症状,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改变吞咽困难情况,进一步改善预后。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后的呛咳分级结果进行比较[4],可分为Ⅰ~Ⅴ级,Ⅰ级为病情最轻,Ⅴ级为病情最为严重,级别越高表示患者呛咳症状越严重。评估两组的护理质量,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安全护理、护理满意度4个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后呛咳分级结果比较 观察组Ⅰ级、Ⅱ级、Ⅲ级、Ⅴ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呛咳分级结果比较[n(%)]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安全护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多分布在脑干、小脑、后组脑神经等组织中,由于其生理特点复杂导致手术操作难度加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要求加强术前评估、体征监测以及各项基础检查等[5]。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饮水呛咳,患者易出现呛咳、吞咽功能障碍、构音障碍等症状,从而引起焦虑、烦躁、抑郁等并发症,对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术后甚至会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均为可逆性损伤[6]。积极加强患者吞咽功能的训练,可改善患者饮水呛咳症状,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可最大程度的避免对脑神经的损伤。但术后脑部组织肿胀会对脑神经造成一定压迫,此时脑神经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且随着术后时间的不断增加,水肿表现更为明显,造成患者并发吞咽困难等症状。本研究表明,观察组Ⅰ级、Ⅱ级、Ⅲ级、Ⅴ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综合早期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呛咳分级得到明显改善。分析原因为:通过进食训练、吞咽功能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效预防咽下肌肉群并发失用性萎缩,加强舌部与咀嚼肌按摩、运动,可进一步改善术后吞咽反射灵活性;通过早期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康复环境,能避免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病情康复[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安全护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早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分析原因为:通过综合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各项症状表现,包括意识状态、吞咽功能等因素进行评估,据此制订护理计划,后续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指导家属联合参与护理过程,期间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及并发症防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相关研究指出,对小脑角肿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显著上升,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8]。
综上所述,针对桥小脑角占位术后饮水呛咳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呛咳发生率,提升科室整体护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