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元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骨科,辽宁 鞍山 114000)
颈椎退行性疾病是指颈椎结构衰变及功能衰退后造成的颈椎髓、神经损害性疾病,患者在患病后的生活质量易受到影响[1]。目前,针对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通过为患者植入人工颈椎间盘假体以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2]。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优势在于维持患者手术节段的活动度,保持椎间高度及颈椎曲度,避免患者邻近颈椎发生病变。在临床治疗中,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应用时间最长,应用范围最广,其临床应用效果已得到诸多研究证实[3]。但在使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后,患者易发生椎旁骨化,而椎旁骨化发生后会导致患者手术节段的活动度丧失[4]。影响椎旁骨化发生及患者手术节段活动度的主要因素有人工颈椎间盘植入角度、深度等,但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人工颈椎间盘角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8例实施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5.97±5.48)岁;脊髓型颈椎病18例,混合型颈椎病2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自愿接受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且在术后均愿接受随访,随访时间在10年以上;同意将其病历资料用于医学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的开展表示支持。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颈椎间盘置换术,具体操作步骤为:全身麻醉满意后,头部保持中立位,于C6、C7实施左侧颈前横弧形切口,其余颈椎阶段的患者实施右侧颈前横弧形切口,通过Smith-Robinson入路至颈椎前,在手术节段对应的椎间盘置入标记针,透视确定病变颈椎阶段后,放置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操作系统,将病变颈椎间盘切除,打磨其上下终板,切除其后方增生的骨赘和后纵韧带,在充分减压后将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确定人工颈椎间盘位置理想后关闭手术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等基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人工颈椎间盘角、椎体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Cobb角度、手术远期疗效、椎旁骨化发生情况。手术远期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手术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颈椎功能显著改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有效:手术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有所改善,颈椎功能有所提高,日常生活受一定限制;无效:手术治疗后患者不适症、颈椎状未改善或恶化。手术总远期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椎旁骨化分级标准,0级:检查无骨化出现;1级:有一定程度骨化,但未侵入患者椎间隙;2级:有一定程度骨化,且侵入患者椎间隙;3级:患者相邻椎体骨化已形成桥接;4级:椎体基本融合,患者手术节段活动度完全丧失。椎旁骨化发生率=(2级例数+3级例数+4级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人工颈椎间盘角情况对照 78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人工颈椎间盘角度为负值,42例为正值,其中正角度组的42例患者人工颈椎间盘角为(4.52±3.28)°,负角度组的36例患者人工颈椎间盘角为(-4.37±3.36)°。
2.2 正角度组与负角度组椎体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Cobb角度对照 正角度组椎体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Cobb角度显著高于负角度组(P<0.05),而两组椎体整体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正角度组与负角度组椎体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Cobb角度对照(°,)
表1 正角度组与负角度组椎体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Cobb角度对照(°,)
2.3 正角度组与负角度组远期疗效及椎旁骨化发生率对照 正角度组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手术总有效率为97.62%;负角度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手术总有效率为83.33%。正角度组手术显著有效率高于负角度组(χ2=11.837,P=0.001)。正角度组椎旁骨化发生率为42.9%(0级11例、1级13例、2级7例、3级6例、4级5例),角度组椎旁骨化发生率61.1%(0级5例、1级9例、2级7例、3级8例、4级7例)。正角度组椎旁骨化发生率显著低于负角度组(χ2=6.635,P=0.01)。
颈椎退行性变是人体颈椎结构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衰变及衰退的自然生理现象,属于每个人必然经历的生命历程,有时颈椎退行性变甚至发生于机体环境的适应改变中[5]。颈椎退行性疾病是指颈椎退行性变导致人体颈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结构受损。颈椎退行性疾病一般发生于老年人群,与使用多度、个体修复能力较低有一定的关系,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逐渐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6]。
目前,主要利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在为患者置入人工颈椎假体后,可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恢复患者颈椎功能。临床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最常用的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为一种非限制性人工假体,主要由上、下2层钛合金板与中间的丙氨脂多聚体填充的髓核构成。该假体的临床应用时间较长,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对治疗效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短期疗效虽然显著,但其远期疗效逐渐凸显,患者易发生椎旁骨化的问题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7]。
目前,部分关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远期疗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指出,人工颈椎间盘角对远期疗效有较大的影响,当人工颈椎间盘角后凸时,对远期手术关节活动度会产生不利影响,且易发生椎旁骨化[8]。由于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设计模式特殊,在置入后易造成人工间盘角后凸,即出现负角度情况,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头部若无法保持中立位,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角度则易偏离上下终板中线,继而易造成人工颈椎间盘角后凸。此外,上下终板打磨过度、打磨程度不对称、患者手术前即存在颈椎间盘角后凸等也可能导致人工颈椎间盘角后凸[9]。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术中无法矫正患者的颈椎局部曲度,实施人工颈椎假体置换术后患者的颈椎节段Cobb角度会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若下降幅度为负值时则表明颈椎后凸畸形。本研究中78例患者均未出现负值情况,但负角度组手术节段Cobb角度显著低于正角度组(P<0.05),表明其发生颈部畸形的风险更高。相关研究指出,手术节段Cobb角度除受人工颈椎间盘角影响外,还受患者术前手术节段Cobb角度的影响,其角度越小,术后远期手术节段Cobb负值发生概率越高,因而在临床治疗中需避免对存在手术节段Cobb角度过低的患者实施Bryan假体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0]。
本研究中,与正角度组对比,负角度组椎旁骨化发生率显著更高(P<0.05),手术节段活动度及手术总有效率均更低(P<0.05),而两组整体关节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此前部分学者研究结果相似,可基本确定人工颈椎间盘角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存在一定影响,且其为负值时,不利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充分避免人工颈椎间盘角后凸,以提高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远期疗效。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需后续研究补充病例数,避免偶发因素影响观察结果。
综上所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对人工颈椎间盘角的远期疗效有一定影响,颈椎间盘角度为正值时的远期疗效较负值更佳,临床在实施手术时需注重人工颈椎间盘角度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