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分析

2021-05-31 15:21杨志江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韶关市人才需求增加值

杨志江

(韶关学院 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伴随着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以及与东莞市结成双转移对接城市,韶关市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修订本》和韶关市优质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钢铁、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中金岭南丹霞冶炼厂、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明显。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大数据产业已初具规模,“华南数谷”大数据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华韶数据谷、鹰硕大数据中心等项目也纷纷落户韶关。文旅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入选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拥有博雅生物制药(广东)、丽珠集团韶关利民制药厂等21家重点医药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才需求的技术结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层次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扩大。

一、韶关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

2010-2019年期间,韶关市地区生产总值从624.77亿元增长到1 318.4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79%。由于不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差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0年的14.1∶39.1∶46.8调整为2019年的13.2∶33.6∶53.2,见图1。

图1 2010-2019年韶关市GDP及三次产业增长速度

(一)第一产业

2010-2019年期间,韶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从87.97亿元增长到174.4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69%,略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略有下降,从14.1%下降到13.2%。2010-2019年,韶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维持在4%-6%左右,增长较为稳定。从农林牧渔业结构来看,农业总产值占比稍有下降,从65.9%下降到63.1%,而林业和渔业总产值占比都有所上升,分别从8.5%和3.7%增长到9.5%和4.3%,而畜牧业基本不变。

韶关市的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以及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传统农业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渐行渐远,但技术进步给第一产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在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形态应运而生,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技术科学化和产业化等特征明显。韶关农村电商由无到有,建立了主打韶关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与乐村淘、阿里巴巴村淘、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企业合作,使韶关农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销售增加了更多渠道和方式。截至2018年3月,韶关市已建成7个县级电商创业园、76个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和300多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建成7个镇级苏宁易购直营店、33个农村淘宝服务站、136个乐村淘线下体验店[1]。全市7个县先后获评国家级或省级电子商务先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南雄市成功获评2015年国家级电子商务先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始兴县获评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先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乐昌市、翁源县2019年获评省级电子商务先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乳源县、新丰县、仁化县获评2020年省级电子商务先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南雄市、翁源县获评2020年国家级电子商务先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近年来,韶关市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强力推出强农惠农政策,培育了众多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大量涌现。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共有5 256个农业经营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2016年末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 246个,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2]。农业企业大量涌现,催生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订单农业、电子商贸销售农产品、“互联网+农业”等多种农业经营新模式。

(二)第二产业

近年来,韶关市着力推进矿山整顿关闭工作,下大力气淘汰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和落后产能,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从2010年的39.1%下降到2019年的33.6%。钢铁、能源、冶金、烟草、纺织、玩具等六大传统产业的优势仍然比较明显。在钢铁行业,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积极培育发展基础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成套(台)装备制造及装备服务等四大产业,打造特钢全产业链生态圈专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目前,园区已引进韶能宏大、万宝韶铸等优质企业项目24个(均为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52亿元,已动工企业15个,试产企业4个。

在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韶关市大力开展工业技术改造,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2010-2019年期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3.35%,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4.5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51%,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2.72个百分点。在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下,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0年的31.7%增加到2019年的35.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1年的2.8%增加到2019年的6.5%,见表1。

表1 2010-2019年韶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情况

续表1

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末,韶关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6个,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6.8%;营业收入62.67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8.2%,从业人员9 416人。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全市支柱行业,2018年单位数21个,营业收入52.52亿元,从业人员7 933人,分别占全市高技术产业的83.8%、85.1%和83.8%[3]。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提前一年实现倍增,净增70家、同比增长42.17%,增速排全省第一。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韶关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的稳步增长提供了主要支撑。2010-2019期间,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92.28亿元增长到700.59亿元,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10.5%,显著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见表2。

表2 2010-2019年韶关市第三产业转型升级情况

从表2可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015年已超过50%,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2019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318.8亿元,是2010年118.6亿元的2.7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17.4%提高到24.2%。

在现代服务业中,旅游业、信息服务业、邮电业为服务业快速增长注入了新动力。2019年韶关市接待旅游者人数5 33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2.3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3.4倍和4.8倍。2010年韶关市邮电通信业务总量69.5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89亿元,电信业务总量66.69亿元。到2019年,韶关市邮电通信业务总量达到170.9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4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62.47亿元,与2010年相比有较大幅度提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2018年韶关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有807个,从业人员6 277人,分别比2013年增长661.0%和70.2%。2018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23.61亿元,比2013年增长216.8%,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42亿元[4]。

二、韶关市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一)韶关市农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技术进步深刻影响着第一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技术科学化和产业化等特征明显,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现代特色农业迅速发展,这意味着只有较高学历、掌握多种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承担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发展的重任,推进技术兴农、人才兴农成为关键。《韶关市引进培养紧缺适用人才导向目录》显示,农林生态类紧缺专业包括农业工程、农业与装备、农机、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技术管理、农作物种植与生产、农林经济管理、农作物栽培、农产品加工、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产品检测、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动物学、蜂学、水产养殖、渔业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森林工程、林学、园艺、林业资源与保护、木材加工技术、生态旅游等。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在韶关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比35.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比50.8%,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为8.3%,大专及以上的占比1.1%[2]。可以看出,超过85%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学历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韶关市农业劳动力的学历低,综合素质不高,新型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能力普遍低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发展的新要求。现代技术对农村农业的冲击会加速农业人才培养的变革,新型农业技术员、农业管理人才、农业营销人才急缺,高等院校需要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智能技术+农业”等教学培养模式。

(二)韶关市工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近年来,韶关市深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及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支柱的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占韶关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扩大,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韶关市紧缺适用人才也主要集中在机械类、检测与标准、信息自动化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纺织类、生物医药类、新材料学类、钢铁深加工类等重点学科,对应的产业类紧缺专业主要是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最为典型的机械类重点学科包括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金属材料与加工、热处理技术、表面处理、铸造与锻压工程、车辆工程、液压与气动技术、传动与控制、结构力学等专业。信息自动化类重点学科包括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无人机设计与制造、智能交通技术、微电子与芯片技术等专业。从近年韶关学院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来看,工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也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网络科技、电子信息、工程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需求较大。现阶段韶关工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韶关市服务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服务业是推动韶关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且服务业结构逐步升级,现代服务业占比明显提升,尤其是旅游业、信息服务业、邮电业等为经济快速增长注入了新动力,这些行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根据《韶关市引进培养紧缺适用人才导向目录》,在服务业中,适用于新型研发机构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紧缺适用人才主要集中于旅游类、物流管理、城建、环保、交通运输、管理、法律、金融等重点学科,适用于韶关市事业单位的主要集中于交通城规环保、旅游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例如旅游类重点学科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英语、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涉外旅游、景观园林设计、美术与平面设计;物流管理类重点学科包括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工程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等专业。

三、结语

韶关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钢铁、能源、冶金、烟草、纺织、玩具等六大传统产业不断得到优化提升的同时,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商贸物流、健康医药、现代特色农业等新兴支柱产业也逐步发展壮大。伴随着产业高级化程度的提高,韶关市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技术结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韶关市应在分析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现状和产业人才需求特征的基础上,从人才需求数量和人才结构两个方面对所需人才进行需求分析,为科学合理地培养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型人才提供经验证据,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韶关市人才需求增加值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韶关市举行首届新诗教育经验交流会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