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彦生
历史材料题旨在考查学生寻找有效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型,也是历史考试必考的题型之一。从近几年各地市历史中考情况来看,在历史考试中材料题的比例有扩大的趋势。所以,在历史复习备考中,掌握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应如何解答历史材料题呢?
一、明确设问要求,读懂材料
历史材料题主要由材料和设问组成。历史材料题中的材料,多是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背景,内容大都与设问、教材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材料题的材料种类繁多,可能是文字类材料,也可能是图表类材料。历史材料题的设问方式也多式多样,有的历史材料题是直接设问,有的则是内涵式设问或外延式设问。解答历史材料题,弄清题意,读懂材料,是基础也是关键。弄清题意指明白问题设问的方向。读懂材料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解题。在解答历史材料题时,我们可以先看问题,了解“问”的方向,然后再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找到问题与材料的结合点,为解题做好准备。这样既可以节省读题的时间,还可以提高答题的效率。
例1. (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中华人民共和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中“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采取的举措最早是在哪里被探索出来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个城市?
解析: 这道材料题给出的材料比较短。解答此题时,我们可以先读试题的设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试题设问中,“哪里”问的是地点,“窗”问的是城市名。同时,我们还要思考:设问中提到的“举措”是指什么举措?打开的第一扇“窗”与什么事件有关?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关键信息:“1978年”“提高农业生产率”“1980年”“打开”“大门”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的内容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因此,设问中提到的“举措”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开的第一扇“窗”与经济特区的设立有关。联系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此题的答案为:安徽凤阳小岗村;深圳。
二、回顾教材,寻找教材与问题的关联点
历史材料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给出的材料丰富多样,许多材料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无法接触到的。虽然历史材料题的材料对学生来讲非常新、非常陌生,但是,毋庸置疑,试题所给出的材料与教材中的知识都会有一定的关联,试题的设问也都能以教材知识为背景或依托找到对应的答案。因此,我们在解答历史材料题时,需要结合设问,回顾教材,找到教材与问题的关联点,确定答题范围,准确答题。
例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 同胞。”
材料二: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南京大屠杀总共有30多万中国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入侵,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针对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侵华战争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解析: 解答这道材料题时,首先我们要认真读题,将材料分析透彻,找出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日本人”“夺我东三省”“南京大屠杀”。其次,我们要分析材料信息与我们学过的哪段历史、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关联点。最后,根据教材内容,本着“论从史出”的原则,运用所学知识去回答问题即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答题时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三、拟订提纲,写出标准答案
在明确设问方向和考查的知识范围后,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来答题。答题是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落脚点。这是因为前面所有的阅读、理解、思考和联想活动,都是为答题做准备的,都是为答题服务的。解答历史材料題,只有根据设问,围绕要点去答题,才能确保得分率。也就是说,答题时需要先确定要点,根据要点拟订提纲,比如每个小题包括几个要点,每个要点的关键词、中心是什么。然后,再根据提示语、序列要求和所划分的层次去组织答案。最后给出的答案要层次分明。
此外,在答题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答案的严谨性、缜密性和语言的规范性,切忌随意发挥,“空话”“套话”连篇;二是注意书写格式,尽量做到书写规范,确保卷面整洁,避免因为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而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