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珍
酒逢知己,这确实和艳遇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过生日,工作室开张,诗作获大奖或久别重逢……就邀上文朋诗友小酌,顺便也斗才艺,是文坛的一大风景。但一场饭局要想进行得完美,首先得有惊艳的心动,其次要和遇到知己时一样敞开心扉、毫无保留。最后,主客必要约好下一次“聚”的时间,方才尽兴而归。
喝酒这件事,几乎是男人,尤其是男诗人天天要进行的一种小游戏。一个人低饮浅酌,两个人促膝谈心,三五人杯来盏往,一大群人尽情狂欢……都离不开酒。
酒是润滑油,也是感情的催化剂。男人与男人之间若肯一起醉酒,一定是经过了某种程度的推心置腹;女人与女人之间若肯一起醉酒,必然是彼此分享过不足为外人道的私房闺话。
酒,是酒徒醉翁最好的朋友。得意的时候,拿酒来!失意的时候,拿酒来!即便是一个人独自郁闷、独自徘徊时也通常会说,拿酒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桃园三结义、李白傲天子、易安醉花阴,霸王别姬、荆轲刺秦、壮士出征、东坡邀月等等,哪一出少得了酒?还有李清照“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英雄气节,还有秋瑾女士从容就义的壮烈都少不得美酒协力。
我生平除了怕黑,就怵喝酒。外出办事或联络工作,若碰上必须参加的饭局,入座前我常常对自己说:今天滴酒不沾。但最后常常是盛情难却,情非得已。
比如在特定的时候于人群中发现了同类,或者身处美景中,恰好又有佐酒的好菜,于是忽然就来了兴致,你来我往,不醉不休。在这样的氛围中,不肯同醉的男人被视为“城府太深,不可深交之人”,在座的女性则重在参与。
“女孩子喝酒,五六成为宜。”是呢,酒至微醺,恰如月半满,花半开,看在眼里,一切都刚刚好。有了这个指导思想,在喝酒这件事上我通常以不醉为原则,小心领受主人的盛情,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让敬酒的人为难。
我酒量极小,因此上桌吃饭总是很小心,如果没有必须要说的话,我就尽量少说话,以免引起他人注意。所以尽管我的酒量聊胜于无,但因极少爽快豪饮,也就极少有醉到不省人事或失态的状况发生。
或许,因为我从来不对酒杯敞开胸怀,所以也从来未能尽情领略酒的曼妙?
醉酒呢,其實是一种感觉上的掠夺,就那么一瞬间。气味,颜色,浪漫,豪情,迷糊,乃至醉酒的程度,全都是彼时彼刻氛围情绪的凝结,不可复制,不能再来。
酒桌上最有趣的,就是旗鼓相当的一群人,借着喝酒之名相互试探、相互了解,相互调侃也比拼才艺情趣。往往是喝到微醺处,便是好戏开场时。此时会有人自告奋勇客串主持:“今天的氛围很好,我先献丑来段京剧,抛砖引玉,给大家助助兴……”
掌声与喝彩足以证明,这绝对是一块有品位的“雅砖”!紧接着,一个个自愿或被要求表演的“玉”们自然也不敢大意,纷纷站起来“献丑”——你现场作诗一首,我就来为你配乐朗诵;你轻歌一曲,我就来为你伴个舞;还有人抚琴、唱昆曲或越剧……不胜枚举。这个过程,好比是京剧演到高潮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乃至每个动作都是藏匿着深意的,一不小心,就会被那份热情席卷。在一次次的喝彩声里,杯中酒一次次被一饮而尽。这样的饭局就不仅仅是饭局了,堪比“雅集”。
一次饭局没人喝醉,似乎意犹未尽,宾主未能尽欢;若是真有人醉了,先前的锣鼓喧天戛然而止,便是曲终人散之际。
喝酒喝到醉已是没趣,若不肯服输,总纠缠着再来、再来,最后烂醉如泥最是扫兴,此时输的就不仅仅是酒量,也输了定力和意志,耐力和智慧。
我也醉过,突如其来,猝不及防。晕得厉害,脑子却清醒,但行动上完全不能自主,所以印象极深,一刻不敢忘。
第一次,醉于年少时不谙世事的单纯。第二次,醉于青春期不懂拒绝的青涩。第三次,醉于一种朋友间的意气相投,是明知会醉却心甘情愿一饮而尽的义无反顾,仅仅为了证明自己当时的真诚。
某个春风沉醉的晚上,我和朋友们喝得酣畅淋漓,宾主尽欢。之后我发现手臂、背上一个一个的疹子触目惊心,奇痒难耐。过敏了!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端杯。
如今年岁日长,渐知世事如风。酒台花径仍在,却没了一杯接一杯的豪情与热闹。曾经酒桌上的拼命三郎都人到中年,不是血脂高,就是血压高。现在喝酒也不是酒了,大家说:酒嘛,被时间酝酿过的水嘛。众人索性喝水。
“云外青山是我家。两年城里作生涯。杜陵赏月延秋桂,彭泽无钱对菊花。初度日,感年华。三杯浊酒一瓯茶。”
于是朋友小聚,饮酒改为了饮茶。在雅致的茶舍,暖杯、取茶、醒茶、冲泡、出汤、分茶……司茶人不用劝饮,只需微微颔首,大家便纷纷捧杯,啜饮间,唇齿生香,尘劳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