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年
历史新教材中渗透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发挥历史课程资政鉴今功能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为例,试着从“四个自信”的角度引领同学们梳理党治国理政的创新作为,感悟党领导人民的追梦历程,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历史意趣,以期为同学们学好中国现代史提供一点思维启迪。
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角度学历史
1.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已明确了未来中国的历史方位和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后经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早期共产党人广泛深入地组织和宣传,中国人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政治认同和道路选择。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从血与火的考验中探寻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并坚定地走下去,成功领导了“反围剿”战争、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获得新生奠定了政治基础。
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站起来并开始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为开端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经过20年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两弹一星”、武汉钢铁基地、兰新铁路、南京长江大桥、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大庆油田、农业农田基础设施初步建成等诸多令国人自豪的成就。
5.为了走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失误的影响以及斯大林模式弊端导致的中国经济困境,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势召开。这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40多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6.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它不是一条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一条改旗易帜的邪路,它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不断探索走出来的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角度学历史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前提下以巨大的勇气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与思考,使得中国逐步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斯大林模式”等旧理论旧框架藩篱的束缚。
2.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新思想新理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更加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不断开拓前进,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决新矛盾。
4.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勇气和实事求是的开创精神,产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都是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理论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
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角度学历史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長期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根本大法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地位,并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保障共同富裕、守护公平正义等诸多优越性,“两弹一星”等诸多成就的取得就是这一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3.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首次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这一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政治文件,奠定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个将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的制度,是将国家的法律、政策和民族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的制度,也是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各民族热爱本民族的情感结合起来的好制度。青藏铁路通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民族文化的保护等就是这一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4.面对台湾、香港、澳门等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由此,我国相继取得了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的政治成就,迈出了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这是一个符合国情和港澳台社会实际、历史因素、文化传统的具有创造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表现。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健全和完善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经济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等。
6.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角度学历史
1.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与我党后来形成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一起成为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方针。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时期,产生了大量反映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风貌的文艺作品。如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林则徐》《英雄儿女》等。这些社会主义革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如小说《平凡的世界》《秦腔》、电影《大决战》、大型舞剧《丝路花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等。这些具有民族性、群众性、时代性、开放性、科学性、创新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以诗词、戏剧、功夫、书法等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具魅力,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和生命力,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其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蛙》等。
5.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具有这个坚定的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6.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要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自觉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等的侵蚀。
五、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习题演练
1.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 )
A.资本主义道路
B.新民主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1949年开国大典的举行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反映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风貌,且属于中国革命文化的作品是( )
A.小说《红高粱家族》
B.小说《平凡的世界》
C.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D.舞剧《丝路花雨》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它具体指什么道路?中国开始走上这条道路的标志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我国探索和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党的领导、政治等方面的具体制度各一个。
(3)结合材料一、二,谈一谈你对中国人民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党的领导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和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