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浔
古代和当代的大龄青年虽身处不同时空,但在很多事上颇有共鸣。
唐贞元年间,白居易赴京赶考时拜谒顾况,顾况调侃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彼时长安物价、房价奇贵,这句话揭开了白居易为买房而奋斗的辛酸史。
白居易任校书郎时月工资16000文,当时一斗米的价格为150文,折算下来,他的月工资大概能买106斗米。这点工资只能买四五间茅屋,根本不能在长安市区买房。
好不容易升任左拾遗,白居易也只是搬离偏僻地段,还是买不起市区的房。快50岁时,他终于在长安买了房,一时百感交集,“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白居易的辛酸,韩愈感同身受。他也是“北漂”几十年后才在长安安了家,写诗感慨:“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他们的辛酸经历是当时所有大龄青年的缩影。《旧唐书》中有关于唐朝中期的房价的记载:4618名退休高官中,只有1696人有房住,其余的都很贫困,甚至居无定所,只因房价太高。
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宋代,房价更是高得离谱,汴京城内“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压垮了不少有才青年。
苏辙因在汴京买不起房而被孩子抱怨,“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攒了一辈子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狠狠心,拿出全部积蓄,又变卖了一批藏书,才在河南许昌买下房子。哥哥苏轼跟他一样为房所困,人生起起落落几十载才在江苏宜兴安家。这时的他们早已无力喊出杜甫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主义口号了。
当代青年被催婚时还能反驳:“我不结婚犯法了吗?”古代青年就没这么好运了,因为他们不结婚真的犯法了。
春秋战国时期,官方颁布法律,规定适龄男女必须婚嫁。《国语·齐语》中载,为促进人口增长,齐桓公下令:男子20岁要娶,女子15岁要嫁。到了越国,勾践更进一步规定:男子20岁不娶,女子17岁不嫁,父母有罪。到了汉代,15岁不结婚就是大龄剩女了,要罚五倍的人头税。
魏晋南北朝时,父母不用催婚了,因为国家开始强行分配对象了。《晋书》中载:女子17岁还不嫁,官府就给你发对象。这项政策看似对单身人士挺友好的,但分到的对象好不好只能靠运气了。南北朝后期,法律越来越严苛,宋就规定:女子15岁不嫁,家人要连坐。北齐高纬更狠:女子到了年龄而不嫁,不仅自己犯法,父母也要连坐,如果父母隐匿不报,直接处死。
可以说,在魏晋南北朝为人父母是很危险的事,不结婚有风险,结了婚、生了孩子还要承担孩子不结婚的连带风险。
除了催婚,还得催生。《国语·越语》中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勾践为子民的生育问题操碎了心,甚至用物质奖励来刺激生育。更难得的是,他还贯彻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到唐朝,国家还提倡男子娶寡妇、寡妇再嫁的“二婚政策”,可以说是很看重生育了。
从汉代的“五日一沐”到唐代的“十日一沐”,再到宋代的“是个节日就放假”,眼看放假制度越发宽松,朱元璋突然来了个急刹车。他取消了各种福利假,官员每十日休一日,除了元旦、冬至这样的传统假日,其他时候必须上班。最惨的是,像五城兵马司这样的岗位,不准请假,只准退休。
有个叫钱宰的官员,79岁了还没退休,累死累活的他忍不住在私下里写诗发牢骚,结果被锦衣卫记下了,第二天上朝就被朱元璋拉着一通问,吓出一身冷汗,还好最后朱元璋准许他退休了。
明代的上班族苦,但往前数几代,上班族假期虽多,却也吃够了加班的苦。诸葛亮匡扶汉室,事必躬亲,既费体力又费脑力,工作量之大连对手司马懿都感叹:“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毕竟工作虽重要,健康价更高。
古代青年也明白这个道理,刘禹锡就向往“无案牍之劳形”的生活。怕暗示得不明显,他还要来一句“五日思归沐,三春羡众邀”。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无法以虚拟身份社交,这可难为了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古代还没快递、没外卖,想彻底宅在家里都不可能。既然社交无法避免,那出门碰到熟人怎么办?于是,一种被称为“便面”的辅助工具应运而生。有了它,就不必担心遇到熟人不打招呼不礼貌、打了招呼自己又尴尬的情况。
古人遮面一般用扇子,唐宋时期便面的形状多不对称,“方不应矩,圆不中规”,形似门户,因此也被称为“户扇”。社恐人士如果不想跟人打招呼,只要用扇子遮住臉,对方就懂你的意思了,也会装作没看见你或不认识你。
便面的使用合理合法,这种拒绝社交的行为不会被认为失礼。
宋朝集市繁荣,爱上街溜达的人多,遇到熟人的概率极大,所以手持便面出街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一般人看到对方拿出便面,就不会自讨没趣了。等熟人走了,拿下便面还能当扇子用,一举两得。
至于像林逋这样喜欢远离人群、不结婚生子的高人,虽不一定是社恐人士,但其行为可被社恐人士借鉴——不想见你就使劲躲着你。天下之大,总有社恐人士的活路。
虽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烦恼,但很多烦恼是共通的,不管是消极应对还是积极化解,青年终究都会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前方虽道阻且长,但想想古代还有这么多同路人,多少也会有点安慰吧。
(宋莹荐自《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