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红楼梦中人

2021-05-30 10:48吕峰
藏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风骨黛玉光芒

吕峰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同样有一千个《红楼梦》。才华横溢的曹雪芹在篷牖茅椽、绳床瓦灶之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以深邃的洞察力写下了一部奇书《红楼梦》,周淑娟同样如此,她以自己的才情、以自己的认知、以自己的挚爱,解读、重释《红楼梦》,写下了一篇篇锦绣文章,也就有了《爱比受多了一颗心》这样一部用灵魂品评的倾情之作、性情之作。

最早知道周淑娟是在报纸上,是在一篇篇珠玉般的文字中,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后来是在一些会议上,见到了真人,觉得像从书中走出来的女子。再后来,我的《一器一物》举行新书发布会,她冒着高温来到了现场,给我打气,并连夜写下了名为《万物有灵且美》的评论,发表后,广受好评。因为这篇评论,我才知道了她在为文之余,喜欢喝茶、抚琴、弄花,从此与她也有了更多文字上的交流。这是文学的魅力,或者说是文学带来的机缘。

对于文学,对于《红楼梦》,周淑娟有一个坚守之心,出版了近十部集子,并荣获冰心散文奖等奖项,这对于一个业余创作者来说,极为难得,她的这种对文学的热爱与坚守也影响着我以及身边的朋友。翻开《爱比受多了一颗心》,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中间没有一丝一毫的停留,这对我來说是许久未有的阅读体验。合上书卷,我还好像置身于那个奇妙的世界,身临其境地跟着她一起感受着红楼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爱比受多了一颗心》分为五辑,即风标、风霜、风物、风骨、风尚,无论是章节的设置,还是内容的编排,均体现了其独到之处,这种独到之处基于她丰富的学识,基于她对《红楼梦》的潜心研究,更基于她对生活的体悟,也因此有了这样一本妙著。

翻看《爱比受多了一颗心》时,我感受到了一个有趣的灵魂,周淑娟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双睿智的眼以及一支神奇的妙笔,她对《红楼梦》的领读,深具悲悯情怀,散发着温暖柔和的精神之光,蕴含着打动唤醒的力量,鲜活凛冽,真切生动。

翻读云霞满纸的《爱比受多了一颗心》,可看出周淑娟读《红楼梦》的视角和别人截然不同,或者说从来不人云亦云。比如,林黛玉在人们的心目中弱如杨柳,人们热衷谈论的是她爱情婚姻的悲剧,周淑娟看重的却是林黛玉诗性人生的喜悦,她在《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中写道:黛玉,真的是宁为“玉”碎的女子,她在“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中完成了自己的升华。死亡,对黛玉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圆满。她的冰清玉洁、诗魂词魄,是我们的“理想国”。她的诗作点亮了她的人生,那是光芒,更是锋芒。

见字见人,见文见人,通过《爱比受多了一颗心》,可看出周淑娟的为人和性情,她在《流水落花春去也》中写道,“我突然意识到,我所欣赏的女子,大多带些刚烈。袭人,似桂如兰,我只原谅,不喜欢。宝钗,守愚藏拙,我只理解,不信任。黛玉,敢爱敢恨,在个人尊严面前,缠绵的她绝不缠绵不休,以死赴情。李香君,有气有节,在国家命运面前,哀怨的她绝不哀怨不绝,以血明志。”其实,周淑娟亦是如此,逸尘脱俗,优雅中透出难以明言的傲骨,有侠者气。

山水的风骨,是一种气势;书画的风骨,是一种气韵文章的风骨,是一种气度。周淑娟文章中的风骨,是笔法上的,也是情操上的,是思想上的,也是文风上的。远在晋南同为红楼梦里人的刘莉莉对她极为推崇,“对于《红楼梦》,她有着深沉的爱,也有着体贴的解。她关注其中的一个个事件,也对其中一个个人物充满了关切之情、悲悯之心,更在人物的关系里、事件的因果中抽丝剥茧、纵横驰骋。那些活在曹雪芹经纬坐标上的人物,被周淑娟引领着,一步一步走入你的视线,一点点渗入你的生活,以至有了更清晰的轮廓,更清醒的寓意。”

爱比受多了一颗心,周淑娟何尝不是比常人多了一颗心,这颗心是清净心、是欢喜心、是平常心、是柔软心,也是自在心,她在《她们的哲学、隐喻与风月》中写道:“人活着,需要哲学指引,或多或少,而人身上,便有了哲学的光芒,或明或暗。这样的光芒,虽不足以照亮前路,但起码可以给自己一个说法,一个交代。”可能这就是她一直钟情文字、坚守文学的勇气和力量。“有你在,灯就亮着!”这是巴金先生写给冰心先生的话,也是我对周淑娟的祝福。

猜你喜欢
风骨黛玉光芒
研以一文章,读出千风骨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光芒
光芒
黛玉讲诗
那些追光的人,终将身披光芒
黛玉为什么爱哭?
我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直言才见真风骨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