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策略

2021-05-30 17:08常血骄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做题审题题目

常血骄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是构成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学生的物理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达的物理思维,本文通过分析审题、总结以及纠错三大环节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

关键词: 初中物理;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35-0062-02

初中教学中,物理是初中生接触大自然的第一门学科,与化学、生物、地理等其他学科有着共同点,但是在教学中,物理学科却具有其独特性质:实验性与抽象性,有许多的物理现象是通过肉眼看不到的,因此在教学、做题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表示接受程度较低,并且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下,学生一般只会做老师教过的题目,但是在遇到相似的题型时却无从下手,这是教学效果差的表现,同时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在这样的困境中,教师应找出问题根源,并寻求适当的改进措施.

一、培养初中学生物理解题思维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解题思维不仅对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多帮助,同时对学习其他科目也有着很大帮助.

一方面,培养学生完整的物理解题思维有助于学生加深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初中物理课本中,学生需要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电学、力学等基本知识点,与高中知识相比较为简单,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物理与自己实际生活的相连之处,并能运用在课堂中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一点在历年的物理试题中可见一斑.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完善的解题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电路问题与每个家庭中的用电情况息息相关,通过做题,学生可以初步培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实现以题促学的良好效果.

另一方面,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培养的物理解题思维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一是数学,数学无语里同属于偏理性科目,在物理学习中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绘图能力及运用计算公式的能力,这些对学生学习数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二是化学,物理一般学生在初二进行学习,其中许多实验与化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通过锻炼物理解题思维,对学生将来学习化学也大有裨益.

物理解题思维不是一种固定的解题公式,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与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单一的练题模式,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大致有以下两类:

第一,练习题目质低量高.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承认,依然有很多一线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实施题海战术,这种练题模式虽然能通过机械的方式提升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但却不利于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在考试中一旦遇到没有练习过的题目就出现解题率低的原因.究其根本,学生通过题海战术只是记住了一种固定的解题公式,而不是一种灵活的解题思维,因此这种题海战术在提倡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应该被合理应用,而不是忽视题目质量,只让学生“埋头苦干”,进行同类型题目的大量重复,浪费时间且效果较差.

第二,忽视做题过程.在物理解题中,我们一般将其归纳为三个步骤:审题,做题,反思总结.但是在实际教学与练习过程中,教师却往往将三个环节整合在一起,甚至并没有完整实施三环节.首先,在审题环节中,依然有很多学生存在审题不清,隐含条件看不出的现象,审题不清直接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题以,进而导致解题错误率高,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针对这一环节进行针对性练习;其次,在做题过程中,学生们往往是做一题忘一题,在这样的练习中,即使题目再多,学生也无法从中提取一般解题规律,失去了练习本身的意义;最后,在习题讲评的过程中,学生的反思依然存在應付了事的现象,大多以粗心、失误来掩盖自己真实的学习漏洞,因此复习过程中也经常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这三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都严重制约学生答题正确率的提升,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物理解题思维的发展.

三、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物理解题思维

初中学生物理解题问题存在已久,虽然物理教师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尽量在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发展,但是依然无法避免问题的出现,身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将 教学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从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找到解决措施,面对学生物理思维差的现象,笔者将提升初中生物理思维的方式分为三大环节,具体如下:

1.做题过程中认真审题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只重视学生是否“学会”了知识点,从不关注学生是否自己“会学”,这也是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触类旁通的原因之一,教师要转换自己的思维,从限制学生做题思维转换为引导学生解题.新课改中提出,初中物理教学应丰富学生问题解决活动的经验,相比学生会做题,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将书本物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任何一门的习题练习过程中,教师第一点强调的往往是审题环节.物理题目中大多涉及概念、数字等细节部分,而有许多学生在考试中常反思自己没有看到或看错题目导致失分,因此教师在日常训练中应首先注重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对题目中的重点进行分析.在习题练习中,教师可以进行这样一种练习方式:只审题,不做题,首先让全班学生自己进行审题,将自己认为的重点用红笔标注,根据学生勾画的重点,教师可以分析出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部分,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长期的坚持,是学生养成做题先审题的好习惯,做到每次做题前可以提取出题目中的重点信息.

第二,审清隐含条件.在物理习题中有许多条件是明显的,学生通过勾画重点的方式一目了然,但是同时也有一些条件属于隐含条件,对于这类条件,学生需要对物理知识相当熟悉,并能通过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转化为自己解题所需的条件,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每次做题过程中将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同时也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常提问、常思考、常总结.

第三,找到自己的审题方式.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在后期学习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审题、小组合作审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审题方式,并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审题方式.

2.学习过程中进行总结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与语文、数 学、英语不同,学生对物理学习既有猎奇心理,同时也充满了许多的未知,对于物理解题中的格式规范、相同类型的解题方法、物理模型的解题思维等均需要教师从零培养.

物理的解题思路还有很多,教师要做的是从引导学生从模仿转化为自主学习,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记忆程度,同时在练习过程中以滚雪球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在不断地学习、练习与总结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适合自己的解题思维,提升物理学习能力.

3.讲评过程中归纳错因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常做这样一件事:考试后写出自己的反思,而在学生的反思中审题不清、粗心大意成为学生失误率高的“替罪羊”,实际上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暴露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证明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以及 解题方面的缺陷,但却极少有教师重视这一点,只是以学生的反思便草草了事,这种做题模式并不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会忽视问题,最后使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

在讲评过程中首先挑选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讲解完后将题目所对应的知识点进行罗列,提醒学 生:做错这道题的同学可以再将对应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可以在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的同时构建正确的答题思维,最终提升答题正确率.

在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因此物理教师必须做好“打长期战”的心理准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规范、反思习惯开始,在长期的实践与改进中,与学生共成长,同进步,实现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全新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物理學科核心素养为最高目标,使提升学生解题思维相关教学理论在班级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尤长江.探寻初中物理学习中正确的解题思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2):139-140.

[2]王建清.初中物理教学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01):11.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做题审题题目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三招”学会审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七分审题三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