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5-30 16:33:37杨玉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杨玉敏

【摘  要】在自然环境退化的趋势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必须有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研究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还处于初步发展状态,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论文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梳理,参照了发达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现状和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相关对策,望能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提供一点启示。

【Abstract】Under the trend of natural environment degrad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quires that the disclosur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must be further improved.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a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nd is still in a preliminary stat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a,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perience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evel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關键词】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Keywords】listed companie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0-0082-03

1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已经一改贫困落后的形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来,长期以来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犷型发展模式已经开始改变,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绿色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生活的主要创造者,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其中,上市公司在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上比较大,其中也不乏许多为谋求自身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的情况,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避免降低公司价值不乏有隐瞒或选择性披露的情况出现,因此,提高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具有迫切需要。

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3类:自愿披露、强制披露、外部披露。例如,对污染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往往是强制的。环境会计信息理论主要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代理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公共压力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合法性理论、决策有用性理论与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要求相结合而发展起来。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相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目前仍未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体系,并且存在许多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规范,可行性较低,没有对应的独立第三方审计,信息的透明度较低,但近年来在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相关理论研究也在快速发展。

2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不高,尚未形成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体系,披露的方式比较杂乱且缺乏规范性,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董事会报告和报表附注等,有关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也不够完善,信息的透明度较低,使企业未来经济利益减少的事项没有在报表上反映出来,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也不够全面。

2.2 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准则较少

由于环境会计在核算对象和计量方法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具体实践上缺乏指导,导致许多企业逃避责任。我国会计理论界对环境会计信息问题的研究不够重视,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涉及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的会计准则不够多,信息可操作性较小,使得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较低,且主要集中在重污染企业,披露的相关内容也不够全面,不够清晰透明,企业不能如实地反映经营绩效容易隐瞒相关信息,有些企业在财报中即使披露了相关信息,但是偏向于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披露,使得各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缺乏可比性。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环境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非财务报告不断出现,但是非财务报告与财务报告在整合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使得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加,收集信息的成本增加。

2.3 财会专业顶尖人才较少

我国目前从事财会相关专业的人员很多,但是高级会计人才的比例比较小,大多都还是从事基础的会计工作,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不高,财务人员综合实力跟不上,环境会计本身具有多元性不仅需要财会人员熟悉掌握会计方面的知识,还需要了解环境保护及治理、资源合理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以强制性披露为主,缺乏企业自觉披露,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够高,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整体主要关注企业盈利问题,缺乏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大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不乏有“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企业。

2.5 政府的引导和监管力度不够大

由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起步比较晚,各种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政府环境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大,治理企业污染问题的相关措施不够多,现有的相关规定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漏洞,目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是以强制性为主,自觉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太少,企业缺乏社会监督。

2.6 我国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感不高并且注重短期效益

企业以盈利为首要目标,往往以追求自身利益为主,在进行决策时不能全面地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往往着重披露有利于企业的相关信息,不利于企业价值的相关信息大多数会被隐瞒,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国际相比,我国上市公司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较低并且未形成体系。

3 国外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发展比较早,在实践方面也早于我国许多年,所以我国在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时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吸取其教训,在发展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3.1 美国现状

美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制度。美国上市公司应遵循的法规主要有《清洁空气法》《资源保护与回收法》《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债务法》等众多复杂严密的法律法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了全面的环境会计报告与审计相关的指南,将标准进行量化,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基础。美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標比较严格,在财务信息披露上美国政府注重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治理成本和环境负债方面信息的披露,美国政府鼓励企业实施有关环境保护的各方面措施,对与环境有关的负债进行严格披露,对污染企业的排放许可权进行详细披露,对集团的环境成本进行披露,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3.2 欧洲现状

欧洲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也比较完善,早在1994年,欧盟成员国环境会议通过了《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U 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简称EMAS)为欧洲地区的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评估报告提供了依据,同时规定了具体详细的编制环境会计信息报告的操作模式,在1995年4月第1836/93号CEE法规开始正式实施,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披露体系,欧洲国家虽然没有像美国一样对环境信息报告的披露作出强硬的规定,但是采取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披露形式多样。

3.3 日本现状

在东亚国家中,日本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目前是最完善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连续发生了多起大型环境污染事件,日本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始不断增强。1999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口号,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会计的指导性文件,倡导企业环境审计监督。《环境成本及报告指南》颁布后,日本逐步形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系统框架。完善的法规和公众的普遍意识督促日本企业主动自觉地公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日本企业一直采用独立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体的操作性较强,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日渐普及,因此增强了同类企业间的可比性。同时,日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积极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充分地调动了行业团体和社会公众第三方的参与,政府、企业、民众三者间相互协调监督,并且法律法规完善,可执行性较强,对企业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3.4 加拿大现状

加拿大的会计理论研究和实操等很多方面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近年来在会计理论界作出了较大的贡献:①《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报告在环境成本与损失的认定以及资本化抑或列作当期费用问题上起到了突出作用;②《环境绩效报告》解决了该为公司提供哪些和如何提供环境绩效信息指南的具体问题;③《环境审计与会计职业界的作用》,该报告充分研究了企业环境影响和环境绩效上的受托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立了在这一框架内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与审计,探讨了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提供环境审计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值得反复思考的建议。

4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对策

在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趋势下,必须保护自然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当前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落后,具体实施方面也有许多不足,但是近年来也在逐步发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的环境立法都是较晚完善的,法律是国之重器,具有强制性,能够规范和引领社会行为。在社会监督薄弱的情况下,提高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离不开国家强制性的要求,制定严格的法律给企业施加压力,约束企业的行为,从而促使企业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让企业主动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另外,要健全相关的环保财会法规,弥补会计准则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缺陷和差异,使之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环境问题,让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规可循,这是最为基础的,虽然环境法律不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造成直接的具体的影响,但法律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可以影响环境会计披露环境的各个方面。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包括:《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公司法》《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制度,使企业明确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责任主体地位与具体法律要求,构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创新模式,给予企业一定的动力和压力。

4.2 制定完善的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

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应该注重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通过完善理论来逐步提升实务操作水平,制定完善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我国的理论研究开始时间较晚,可以向已经相对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同时根据本国国情以及不同企业的类型,结合实践来逐步完善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并且针对不同的企业要有不同的披露要求,将环境会计信息以单独的项目在报表中体现出来,形成多套体系对应不同种类的企业。

4.3 大力培养会计人才

企业要注重对会计相关人员的培训,同时加大力度培养环境会计信息方面专业的会计人才,组建相关专业团队,提高会计人员环境会计信息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重视程度,了解并掌握环境保护和资料,合理利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务上积极实践,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作为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4.4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社会监督

保护环境是全体社会公民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企业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参与者,以获取利润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全面如实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因此,应该加强对环境会计的宣传和教育,从而提高全体社会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加强相关报道约束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加强社会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使得企业为维护自身形象提高社会声誉而自觉披露相关环境信息。

4.5 政府加强监管和指导

政府具有维持经济稳定發展的职能,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政府颁布的相关环境会计政策和具体环境要求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针对重污染企业重点防控监督,严格要求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针对轻污染企业自愿披露,强制披露与自觉披露相结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严格监督企业;针对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环境审查制度,同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提高隐瞒污染惩戒力度,提高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使企业自觉自愿地披露每一年度的环境会计信息,改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整体的大环境。

4.6 企业应该自觉依法合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我国的企业应该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优秀企业,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大多目光长远,着眼于长期的市场占有率和树立自身的企业形象,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培养企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开阔眼界,着眼于未来的长久发展;应主动披露反映企业遵守环保法规的相关信息,从而来展现企业提升环境效益的具体情况,向公众证实其坚持履行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应积极披露高质量的环境会计信息,为利益相关者科学分析、评价企业环保责任履行情况提供充足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经济决策;应自觉遵循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选择适用的披露模式来充分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应依法主动接受投资者、政府环保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对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情况的监督。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贯彻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求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相互配合,用法律和舆论的双重手段,强制性和自觉性相结合来约束企业的行为;注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养,完善相关理论研究,制定详细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从而逐步建立起我国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提高社会责任感,遵守相关法律,自觉披露相关环境会计信息,为公众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培养商业道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开展绿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彬.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6(14):31-35.

【2】黄其秀.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

【3】陈亚敏.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问题及对策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48:58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48:49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6:22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46:03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0:10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3:44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