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丙鹏
【摘 要】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博物馆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积极建设数字化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网站、微信、微博将博物馆相关文化信息与大众共享。线上博物馆充分发挥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快速、便捷,覆盖面、信息量大,可以使博物馆文化共享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时代 博物馆 数字化建设 文物管理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0.018
一、博物馆信息数字化的内涵
博物馆的信息化,是利用互联网、通信、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藏品、展示、研究三项基本工作开发博物馆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的过程。博物馆信息化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技术信息化。所涉及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第二,数据处理过程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采集、处理博物馆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信息共享。第三,办公与管理的信息化。第四,博物馆藏品、陈列、研究的信息化。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藏品数字化管理,提高陈列展示的多样性和用户体验,改进研究方法和提高研究效率。第五,博物馆服务信息化。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媒体,挖掘客户偏好,推出体现博物馆文化内涵和吸引参观者的主题展览和教育活动,并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公众的参与体验感。
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更好地展示文物,实现资源共享与文化传播。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和文物管理能实现对文化的传承,使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充分展示,开展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后就可以拥有专门的网络平台,在平台之上能及时交流,实现信息的迅速传播与资源共享。加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可以对文物进行有效的收藏,还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相应的信息转变成数字化档案,实现长久保存,这样就能保证文物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数字化博物馆的支持下,人们都可以参与到学习和研究之中,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传播。其次,有利于信息修复储存和拓宽展览渠道。文物因受年代久远及材料落后等诸多因素影响,成为非常容易损坏且持续处于崩塌状态的物件。数字化技术为博物馆保护文物提供了新的可能,博物馆通过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物内涵的永久性储存,还能对文物进行常人无法很好完成的深度修复。博物馆通过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能较好地解决当前面临的两难问题,大大拓宽文物的展览渠道,有利于文物的价值展现。第三,能够将文物进行有效修复与还原,有利于学术研究及宣传教育。博物馆的重要职能是有效保护馆内的相应藏品,这里所说的保护不单单是对文物进行较为简易的看管,而是采取合理的措施,让文物在不受到进一步侵蚀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对其进行修复与还原。采取数字化技术能够在电脑中制订合理的修复与还原计划,并通过数字化模拟的方式不断进行尝试,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对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達到最佳的修复还原效果。
三、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法律政策执行力不足。当前保护与管理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博物馆是非盈利形式的机构,全部依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工作中常出现资金短缺情况,造成文物保护环境较差,得不到较好的保存,长时间出现损毁。资金不足导致博物馆的安全保护系统较为落后,文物易被盗窃。我国虽然对文物保护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部门随意性较大,没有重视法律法规,未严格开展工作,导致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较差,无法发挥其约束作用。其次,设备技术落后,相关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当前我国的博物馆数量比较多,但真正达到标准的只有一小部分,许多博物馆在设备技术方面比较落后,文物存放的环境比较差,尤其是对湿度及温度的掌控不到位,这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是不利的,无法有效地保护管理文物。博物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转行过来其专业素质不足,缺乏文物保护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正规的相关培训,职业素质有待提升。对文物保护知识、储备知识认识不足,进行文物搬运时简单粗暴,导致文物损伤,且进行保护工作时因专业知识欠缺,未对文物进行妥善保护。
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保护的措施与方法
首先,打造个性化博物馆,明确工作内容,构建专门的网站与平台。开展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时,博物馆的规模、外观等要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展示出博物馆的个性,确保数字化建设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构建与博物馆自身情况相符的数据库,便于各种信息和数据得到有效存储。进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时要全面收集文物的信息,再对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和编码,除平面图像外,还有实体文物的信息。确定收集的文物信息后要将其统一录入到数字化查询系统,方便人们查询。通过文物信息正确指导文物发掘工作,可以实现对文物的进一步保护,在不断提高文物发掘质量的同时,还要对考古信息进行保护,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构建先进的考古信息系统。进行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时要保证文物能得到全面、多元化的展示,要建设文物信息网站与平台,保证得到合理设计,还要保证信息全面,功能完善。因此,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建设专门的场馆,包括各种各样的信息,如视频、动画、图片、语音等,方便人们可以随时了解博物馆的信息并具有多元化的感受。完善文物信息检索的功能,实现信息动态化管理,确保人们能够在网站上随时搜索感兴趣的信息。
其次,完善文物信息数字化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管理的角度分析,为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要对不同类别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管理。要积极引进与应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馆内各项工作都能在管理系统内实施。注重各类信息数据收集、文物信息管理,逐步完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内容,尤其对文物发掘工具的管理要加大保护力度,明确文物发掘质量,采取科学措施对各种考古信息进行管理。进一步完善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加快博物馆信息化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建设。建设博物馆信息化基础标准,规范藏品数据库的建设、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对各种文物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制定专用术语、编号、图符等,编制相关的术语词汇集、百科全书、叙词表等资料,并且将文博系统中的各种文献、期刊、资料等编制列表,建立可供检索的题录数据库。建设博物馆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博物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信息设备配置、开发和使用行为,对数据资源和使用设备进行统一规范,实现文物信息资源的馆际共享。建设博物馆信息化管理标准,包括文物信息管理工作规范、藏品信息采集和保存工作规范、文物机读目录数据标准等,推动博物馆信息工作逐步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与科学化。
第三,硬件建设是数字化的根本,内容建设是数字化的灵魂,后期维护是数字化的有力保障。大型数据库是存储平台的基础,能实现对文物资源的稳定管理,要搭建一个以电脑、网线、存贮系统、管理系统为主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搭建方面必须硬件保障和软件安全提升双管齐下,硬件设施必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软件层面必须利用安全认证、资料备份、用户权限和资料传输加密等技术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硬件搭建完畢就要进行内容的输入,利用多媒体、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对馆藏文物进行深度处理与加工,更加全面、直观地呈现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展品信息加工平台必须坚持在文物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展品信息的深度开发。通过该平台完成对文物影像的采集与制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出更直观的三维场景,让参观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增强对文物和历史的了解。借助多媒体导览技术、交互3D视频技术、虚拟时空体验技术等技术手段,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交流,并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不断充实APP或设计手机网页内容,确保数字化的成效不断推陈出新,以便更好地系统化、科学化、长期化。
最后,创新管理方式,全面管理博物馆文物资源。文物数字化保护的目的是为了能让文物通过数字化创新的形式来进行文物保护,而传统的文物修复工作既费时间又费人力,更容易让文物出现二次损伤。利用数字化对文物进行保护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对文物的修复工作提供一种保障,让其能够自动还原,自动匹配大小,从而提高文物修复工作效率以及创新文物保护方式,以创新的文物保护方式来加强对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工作,能够很好地实现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对博物馆文物管理流程进行完善,使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要求,从而促进博物馆文物管理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治瑞.浅析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J].文物世界,2017(3).
[2]郭立.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07).
[3]王佳鑫.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
[4]张宝圣.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思考[J].文物世界,2019(6).
[5]胡微娜.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2).
[6]李宗康.信息互联环境下文物保护平台建设实践[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