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国珍新著《细读语文》是其“细读语文”教学思想的系统呈现。该书融思维逻辑性、文本完整性和理论系统性于一体;作者注重对文本细读理论、语文细读策略的思考,确保了该书作为语文教师提升认知、训练技能书籍的理论深度;该书将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照顾到语文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注重借鉴语文名师的教学实例,达到了“示人以法、予人启迪”的写作目的。
关键词:《细读语文》;细读理论;语文细读;示人以法
辛丑春节假期,我有幸拜读了广州市白云区中学语文教研员吴国珍的新著《细读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策略》(花城出版社2020年7月版,以下简称《细读语文》)一书。吴国珍多年关注语文课堂的文本细读教学,《细读语文》可以说是他近年来有关语文细读教学的思考、实践的结晶。读罢全书,我不禁赞叹,《细读语文》聚焦学校语文细读教学,融语文细读理论和课堂实践经验为一炉,注重语文细读理论的逻辑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全书充分考虑语文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达到了“示人以法、予人启迪”的写作出版目的。
一、自成体系,纲举目张
《细读语文》作为语文细读理论的指导书籍之一种,其思维的逻辑性、文本的完整性和理论的系统性是颇强的,可以说《细读语文》是吴国珍“细读语文”教学思想的系统呈现。
《细读语文》一书总共四章:第一章《传统与现代契合点上的文本细读》论及中西文本细读的理论方法和当代意义,分析文本细读的若干本质问题;第二章《让阅读成为一种发现》着眼于细读作为一种语文阅读过程的重构,具体论及其阅读过程、阅读重心、阅读策略等具体问题;第三章《文本细读与语文教学设计》注重研究细读语文的教学设计问题,指出语文细读应贯穿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测评的编制等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第四章《读法决定教法》谈及文本细读基础上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约取式、批注式、考证式、批判式、比较式。
仔细阅读《细读语文》一书所具备的上述结构,我们就可以发现吴国珍的语文细读思想是成体系的:先谈及语文细读的理论基础,进而谈及语文细读的过程,次又论及语文细读作为教学活动应该具备的流程,最后依托教学实践,归纳可以推广的若干方法。上述成书体系逻辑谨严、丝丝相扣,因而可以说《细读语文》一书做到了纲举目张、神完气足。
一般来说,一个理论系统的建构,除了有如同大动脉一样的理论大纲之外,还需要有更为细密的“毛细血管”来连接、贯通。吴国珍在《细读语文》中也是颇为注重理论系统的建构的,在此,我们可以以第三章第五节《教学测评的编制》为例来看。这一节着重探讨了教学活动中与语文细读相关的教学测评问题,在这里,吴国珍又细化了以下三个小节:一、建立评价及学习的命题原则;二、树立教考一致的命题导向;三、确立考察内容的层级标准。而且,每一个小节又编排有相应的观点,如此使得每個小节都充实自足,而不是徒有支架、空有其表。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每个相对应的观点,吴国珍都提供了摘选他人或自己原创的语文教学测评题目,这样就充分证明了细读语文策略之下的相关测评可以做到科学测评、有效测评了。这里我仅仅选取一节来进行考察,可谓“尝鼎一脔”,但“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也可以见微知著地发现吴国珍《细读语文》已然做到了“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物”了。
二、注重理论,高屋建瓴
《细读语文》的完备结构肯定是为阐述理论的谨严服务的,在《细读语文》一书中,我们就能够领略到吴国珍系统深刻的理论风采。
吴国珍具有良好的文学理论素养。众所周知,语文细读是依托于文本细读理论的。吴国珍在《细读语文》第一章《传统与现代契合点上的文本细读》中,从中国历史上的文本细读范式、欧美新批评派的细读理论两个维度来对“文本细读”追根溯源、汲取智慧。吴国珍先是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的文本细读范式,他对汉儒微言大义解诗、明清小说诗文评点、乾嘉学派训诂考据等细读流派和思想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和评价,这些评价让读者一目了然、心中有数。紧接着,吴国珍又不厌其烦地对瑞恰兹的语境理论、燕卜荪的“朦胧”类型、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布鲁克斯的“悖论”与“反讽”、艾伦·退特的“张力”论等细读理论进行了介绍,这些介绍也让读者对于异彩纷呈的欧美文本细读流派有了基本的认识。可以说,这些丰富的文本细读理论,为教师读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储备,为语文细读的“清潭”提供了鲜活的“源头活水”。
吴国珍不仅具有良好的文本细读的理论知识,而且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他还熟稔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各类新出的理念,在《细读语文》一书行文中,他上接教育部门的语文教学课程方案、考评指导纲要,下连唇齿留香、韵律在耳的语文课堂,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此外,吴国珍还对诸如加涅、叶圣陶、皮连生、于漪、王荣生等教育大家的学习理论的见解了如指掌,适时适当地引用,都为语文细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此一来,保障了《细读语文》一书作为语文教师提升认知技能书籍的理论深度。
我们从《细读语文》中,还可以体会吴国珍对“语文细读”理论的深刻思考,他在第一章介绍完中西方文本细读理论之后,概括了文本细读的本质、策略、方法的特点,意在将文本细读理论运用到语文细读的教学之中,他说:
本质上,文本细读是一种文本本体论,以文本为中心,坚持文本表意的独立自足性;策略上,文本细读是一种内部结构论,通过分析字词句段篇的对立调和等各种关系,来理解文本的意蕴;方法上,文本细读有一些特殊的辨析方法,比如隐喻、悖论、反讽等,也有特殊的手段,比如考证、训诂等。
这些深刻的概括对于我们认识语文细读理论的来源和特征,具有积极的作用。成书过程中,吴国珍还对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语文细读”理论存在的错误认知予以纠正,这些都足见吴国珍对语文细读理论深刻、准确的理解把握。
三、着眼教学,示人以法
吴国珍在《后记》中说他自己“曾在一所生源较好的高中担任过语文教学”,他曾经担任一线教师的教学经历保证了《细读语文》一书连接地气的可能性。通读全书,我们会发现,吴国珍的语文细读思想绝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纸上谈兵。吴国珍之所以能够让《细读语文》接地气、连课堂,就是因为他在自己的每一个观点之后都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实例,有的实例是吴国珍自己的教学实录,有的实例是其他名师的得意之作。
正是因为《细读语文》重在指导一线教师在课堂上有所作为且大有作为,所以,吴国珍特别注重选取当代语文名师的课例来做示范样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是“名山名石”、名校名师呢?比如于漪、陈钟梁、郭初阳、黄厚江、曹永军、袁文志、王君、陆冰清、顾乐波、肖培东、谢飞、郭惠宇、郭金庭等一大批语文名师的经典课例、精彩实录,在《细读语文》中都被选取、被摘编,如此一来,《细读语文》在教学实践上就具备了权威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
以该书第三章《文本细读与语文教学设计》第二节《教学情境的设置》中论述“在合宜的情境中出入文本”为例,吴国珍指出:
文本学习的目的是要运用于生活,这个情境又是文本所无法提供的。因此,教師要创设合宜的情境,让学生面对文本,能“出乎其外,入乎其内”,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智慧。日常的文本阅读教学,更能显出教师“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能力。
随后,吴国珍就引用黄厚江老师2018年在河南教师成长学院教授《猫》这篇文章的实录节选,并分析黄老师这堂课的“不少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做到了学习课文、进入情境,达到“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认知世界。
此外,吴国珍在全书中选取了他个人的课例、论文、测试题,体现出本书作为一本语文教学专著的个体面貌。
仔细阅读《细读语文》,我们就会发现,吴国珍在全书中使用的大量课堂实例、测评试卷与学术论点,都是指向吴国珍细读语文“以例示人”“以法示人”的学术指归的。总之,名家课例与个人观点相结合,两大类实例的恰当使用,既“博采众家”,又“独出机杼”。
叶圣陶先生在有关教材的论述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论断,作为一部有关语文细读的理论普及读物,《细读语文》也做到“无非是些例子”,吴国珍注重“用例子说话”,也收到了“用例子证明观点”的有益效果。
(作者:刘磊,安徽省安庆一中语文教师)
[责编张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