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教学的德育功能

2021-05-30 05:48李小宁
学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功能

摘要:诗歌教育以其独特的视角与魅力成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借助诗歌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可以从知、情、意、行诸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通过诗歌形象的感染熏陶,提高道德认识;通过诗歌意境的可感情境,陶冶道德情感;通过诗歌主题的教育意义,锤炼道德意志;通过诗歌阅读的移情作用,培养道德行为。

关键词:诗歌教育;知情意行;功能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基于校本教材《诗歌鉴赏基础》的诗歌教育实践研究”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033)研究成果。

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精神存在的层次方面,诗歌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诗歌教育最能体现母语教育精神培植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诗歌教育,可以从知、情、意、行诸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自觉性,激发感悟力,发掘潜能,发展独特个性,强化宇宙意识,提升人生境界,使其形成正确的荣辱观,为将来创造辉煌人生打好底子。

一、通过诗歌形象的感染熏陶,提高道德认识

诗歌形象就是诗人借以抒发情感、剖白心迹、表达思想所创造出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鉴赏诗歌形象,感知、探究、领悟其深层内涵,分析、理解、体会其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强化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觉解的程度。诗歌形象虽说与诗人认知程度、情感倾向、审美层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在传统文化的绵亘延续中,那些被大众所认可的、生动鲜明的诗歌形象,往往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形成最基础的东西,是个人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规范、道德境界的观察、理解、評价、认同的心理体验。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首先应该提高其道德认识的程度。古今中外丰富灿烂的诗歌作品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了肥沃土壤,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可感可知的诗歌形象的鉴赏学习,借鉴类比,使学生的道德意识有所提高,从而为其整体道德素质的综合提高奠定基础。

青年学子对于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理解往往是具体、直观、感性的,有时候表现出情绪化倾向;他们有一定的道德观念,但尚未完全掌握道德概念。诗歌塑造的一些典型形象正好成为其丰富可感的教育材料。大凡被公认为优秀的诗歌,往往主题突出,形象生动,情感鲜明,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我国以“风骚”为源头的诗教传统历史悠久,单一部《诗经》就塑造了许多下层普通劳动者的形象;通过这类诗歌的阅读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以及热爱劳动者的朴素情感。

从诗经的无意识集体歌唱到楚辞的文人意识觉醒的独立创作,屈原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就是爱国主义。《离骚》一诗,千古绝调。诗人自叙生平,追忆逝水年华;诗作塑造了一个孤傲、高洁、耿直、爱国,出淤泥而不染,不屈不挠,勇于抗争、敢于牺牲的形象,放射出理想主义的耀眼光辉。屈原的人格和国格范式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他高大的自我形象,在绵延两千余年的传承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其感染的力量是巨大的。当然,在爱国主义这一漫漫长河之上,可以矗立为航标的诗人形象还有许多,如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闻一多、田间、田汉……让学生多读他们的作品,一定会强化其爱国主义情愫,坚定民族自信心,从而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当然,凡所伟大的诗人,以及他们所精心塑造的凡所伟大的艺术形象,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凡所伟大的优秀品质与人格力量,对人德育层面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洒脱恬淡的处世态度与不阿权贵的崇高节操;“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李白,追求自由,潇洒不羁的飘逸风格“;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对人民苦难的焦虑,肝肠如焚,涕泗横流的悲悯情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龚自珍,勇于牺牲,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流泪开始之日”的闻一多,不平则鸣,拍案而起的大丈夫气度……这些彪炳史册、光照日月的伟大诗人,以及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宏伟诗篇,以及通过阅读所能感知的生动形象,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无疑有着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诗歌意境的可感情境,陶冶道德情感

诗歌意境就是诗人通过诗歌意象的选取与描摹所创造出来的“景语”画面与表现出来的“情语”基调,它往往是通过虚实相生、蓄势造境的手段进行生发、拓展而形成的情景交融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的生成是以空间情绪弥散为基础的,是通过诗人对客观物象的感知、移情、共鸣得以达到情与景会、意与象通的目的,这一点不单是诗歌创作的原则,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依据。

道德情感,即孟子所谓的“羞恶之心”,通常是指人自己能够认知并且认可的道德标准,对现实中的种种道德行为、道德现象所产生的认同与批判、赞赏与厌恶等方面的心理体验。它是形成、强化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积极情绪同改变、修正与应有的道德原则相背离的消极情感的保障。

在诗歌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诗歌所创造的优美意境,做到因知启情,以情发知,知情结合,从而在学生已知道德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激发他们积极向善、崇尚美好的道德情感。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要借助具体诗歌的意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整体意境,感知情感气氛,把握抒情基调,并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连小学生都会背诵的李绅《悯农》,所描绘的一个农夫在赤日炎炎之下的田野里挥汗挥锄的生动画面,只要引导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移情于其境,着诗人情感之“色彩”,并且联想到当今的农民(以及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他们一定会与作者悲叹下层劳动者的“悯农”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一次道德的感化。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甫《春望》,一联一诘问,以启发学生思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绘的是怎样的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的是怎样的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叙的是怎样的事?“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造的又是怎样的象?——通过研读、追问、深思,学生一定能在爱国的道德层面上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从而激发其积极向上、发奋有为的学习与生活的热情。

通过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能够提高学生对时空的感知能力,强化自觉意识,培养宇宙意识,提高忧患意识,以便能够比况与认清自己的当下,从而积极从容地应对生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语言简洁,劲健奔放,大气磅礴;诗作虽短,却创造出时空纵横、意境雄浑、格调高远的艺术审美空间。诗作没有工笔细描,却是肆意地挥洒点染,把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浓缩于一“前”一“后”的瞬间顾盼之间,把“天地之悠悠”浩渺宽广的空间与非常自我的一“念”相连接,使其成为深邃渺远、壮阔雄奇的背景加以衬托;“独怆然而涕下”饱蘸深情,如椽巨笔凌空一挥,诗人慷慨激昂、孤傲悲壮的自我形象就赫然矗立于画面主体位置;整个构图神韵飞动,光彩照人,气势磅礴,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般说来,有意境的诗总是有感染力的,教师可以借助这个东风,营造教育情境,强化育人氛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高层次诗歌审美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的道德情绪得以激发,道德情感得以培养,道德情操得以陶冶,道德潜质得以开掘,从而能够使得学生的道德境界得以有效提升。

三、通过诗歌主题的教育意义,锤炼道德意志

诗歌最直接的教化作用就是其主题的教育意义,一首主旨明晰、积极向上的诗歌,对人的教育意义是直接而鲜明的。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不知使多少奔走在他乡的人,眼蒙蒙而泪涔涔。诗的前四句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末两句,卒章显志,含蓄隽永,对母爱进行热情讴歌,将诗歌主题的教育意义明朗化,必然会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道德意志是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具有定向、调节、指导意义的重要因素。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他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总会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决心,自觉克服各种困难,排除一切障碍,冷静思考,做出合理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尽管励志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听演讲、听报告、听故事、听歌曲、看影视、背名言、读传记……然而,笔者認为阅读主题积极的诗歌作品,应是最有效的方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这些流传恒久而已经成为经典的诗歌,哪一首不是震撼心灵、催人奋进的励志诗篇?

实际上,在平时的诗歌教育过程中,“情”“意”是很难绝对分开的,往往是因情激意,以意统情。“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凭借其富于哲理的语言、风格独具的意象、赤诚热烈的情感、冷峻深邃的思想,让人们懂得了即使身处逆境,也应该顽强不屈地活着,珍惜当下的生活,自我勉励,矢志不渝,相信对明天的承诺未来一定能够兑现。

指导学生多读励志的诗歌,情意得以充分融合,既陶冶了道德情操,又锤炼了道德意志。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如此优美的诗句,大多数学生能够脱口而出,因为他们已被诗人饱蘸情感的语言所打动,从而内化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恒久力量。

当然,学生道德意志的锤炼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短期效应,而是持之以恒的浩大工程。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春风化雨般的诗歌教育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通过诗歌阅读的移情作用,培养道德行为

知、情、意、行是构成人思想品德最基本的要素,它们是相互协作、相互感应、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辩证统一的。知理、移情、励志、践行;知之弥深,爱之弥切,钻之弥坚,行之弥躬;知是基础,情是诱因,志是保障,行是关键。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行为的培养有助于观念的形成;人的许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都是在具体实践中逐步认知、陶冶、培养和完善的,离开了良好行为的养成实践活动,观念的形成、情感的激发、意志的锤炼就是一句空话。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尽管有多种途径,但在诗歌教育过程中,笔者一直强调“阅读即移情,审美即知音”的原则,试图通过诗歌阅读的移情作用,让学生能够做到自己教育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把自己长大,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法国心理学家德腊库瓦把移情作用称为“宇宙的生命化”,刘勰则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回到诗人创造的诗境中去,领悟诗人的思想情感,触摸诗人的灵魂,内心深处不知不觉就会被打动,从而产生求真、趋善、向美的积极动机,影响自己的道德行为。

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设想自己就是那位病弱孤苦的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秋的傍晚,狂风卷走了屋顶上好几重茅草;茅草乱飞,一群顽童欺负诗人年老没有气力,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钻入竹林……黑云若磐,暴雨如注,房漏似筛,屋子里没有一点干燥的地方;被子又破又硬,像铁板似的;漫漫长夜,如何能够挨到天亮?——倘能让学生进入诗境,他一定会对诗人的苦难滋生同情。当学生恻隐之心被激活、唤醒之后,再让他们去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表现诗人博大胸襟与伟大理想的主旨句,一定会容易得多。在此觉解的基础之上,正像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他的“人生的境界”就会从“现在就是的人”,提升到“应该成为的人”的高度。

依据照冯友兰的观点,“应该成为的人”最高层次就是具有“天地境界”的人,因为这种人觉解的程度最高。柳宗元《江雪》营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氛围,是天地境界的最好体现。诗题为“江雪”,但直到诗的结尾才着一“雪”字,前面完全不提雪,但句句的确都在写雪。雪的景象往往会被诗人描摹得澄澈空透,冷峭高洁,但像柳宗元这样表现得如此辽阔壮远、神奇空蒙、冷气袭人、迥绝尘寰却是空前绝后的,非大胸怀、大手笔不能造此大意境。意境本是心灵的创化、生命的律动,在我国传统哲学认知体系及审美结构中,自然与人事是同构关系,那么天地境界与艺术意境就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对《江雪》所表现天地境界的体察感悟,学生能够用以类比自己的心境,并检视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有境界地栖居于自己的当下。

多读诗歌,使人生的境界上升到天地境界,还有助于矫正人的过激行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天人合一,万物和谐,人的行为不单要惠及自己的同类,而且还要惠及世上的万物。人的利他行为,是人为自己找到的,并使自己能够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最好理由。

总之,诗歌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应当是不容置辩的事实。任何不重视诗歌教育,甚至割裂诗歌教育与德育的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只要我们遵循诗歌教育的内在规律,选准角度,找到突破口,采用灵活、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作者:李小宁,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

[责编尹达]

猜你喜欢
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深刻理解功能关系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钳把功能创新实践应用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