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晓立)从商周时期记言、记事的载体甲骨、青铜器开始,到秦汉时期的石刻、瓦陶、竹木简、帛书,再到六朝、隋唐时代的手抄书……
近日,由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主办的“书香门第·中国古籍文化展”在崔振宽美术馆开幕。展览由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古籍碑拓专业委员会主任宗鸣安先生担任策展人,共展出中国古书籍以及相关实物300余件,160多个品种。
展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文明的足迹”,以中国书籍的发生、发展为线索,从商周时期记言、记事的载体甲骨、青铜器开始,到秦汉时期的石刻、瓦陶、竹木简、帛书,再到六朝、隋唐时代的手抄书,最后到唐末五代时期刻版印刷的出现,较为系统地呈现了中古时期的书籍文化脉络与时代特色,包括甲骨文拓本、石鼓文拓本、历代石经拓本,汉代、三国竹木简、《唐人写经》、宋人所刻《鹦鹉写经》、元代刻书《玉海》、明代内府所刻《五伦书》、明代唐藩刻《文选》、明代版画刻书的代表《三才图绘》等;第二部分“书香四溢”,主要展示了从宋代至民国时期各种书籍的版本形式、印刷特色,用百余件古籍实物展现出了书籍作为知识传递的媒介,在中国传统文化范域当中的演化及流变过程,有宋版佛经、元版佛经,以及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未见收藏的大字本宋人蔡沉撰写的《书集传》、明代著名丛书《百川学海》、明代銅活字的代表《太平御览》、清代陕西地方精刻本《华山全图》、民国时期陕西通志局排印本《关中丛书》第三部分为“敬惜字纸”,用“敬惜字纸”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现象来展现古人在面对书籍文本时所持的“慎”之态度。这一部分还有藏书票、文房精品、历代书灯等与书有关的展品展出。
策展人宗鸣安表示,举办展览的目的是通过古籍及与书有关的实物让今天的大众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典籍。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