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艳
明清佳刻是古籍拍卖市场的主力军,它们来自于官、私、坊、寺观、书院等不同出版系统的众多单位,版本风貌千差万别;其内容涉及经、史、子、集、丛各部及其下属各类,思想学术深远广博;其印刷技术有单色雕印、彩色套印、拱花、石印、铅印以及铜、木、泥等各种活字摆印等,各项技艺百花齐放。
北京华艺国际拍卖公司秋拍“吉羽”专场行而不辍、广罗精罕,将为古籍界藏友奉上一场藏书盛宴。此次华艺秋拍所奉献的明清佳刻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梁萧统编《六臣注文选六十卷》、明古吴何通撰《印史》、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英殿覆宋淳祐本《真西山心经政经》等,不少拍品属拍场首见,保存完整,多为藏家所重。明嘉靖袁褧嘉趣堂刊本《文选》是此次明清佳刻中的重中之重。关于此本摹刻之精,历代文人多有好评。国内现存《六家文选》善本有宋绍兴明州刻递修残本廿八卷,其后最古之本即此袁褧本。袁刻《六家文选》在整个六家注本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张元济和傅增湘都对袁本摹刻的逼真性给予过高度评价。此本自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历时十六年才得以竣工,用工之繁,用费之巨,用时之长.一时无两。且刊记众多,在明版书中至为罕见。
袁褧(1495—1573),字尚文,吴县诸生,循例入太学。善属文,尤长于诗,绘花鸟有逸趣,书法拟米元章。晚耕谢湖之上,自号谢湖。与兄表及弟衮、褒、帙、裘并称“袁氏六俊”,其兄袁表常与诸昆弟及文徵明、王宠辈相唱和(见清汪琬《汪琬全集笺校·袁氏六俊小传》)。所刻书尚有《大戴礼记》《夏小正戴氏传》《世说新语》《楚辞集注》《金声玉振集》,皆一时名品。
《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一部文学总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赋总集。它收集了上自东周、下迄南朝梁代的七百多篇作品,分类合理,并将此前优秀的诗文赋尽收其中,深受学者喜爱。隋唐以来它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教材,所以流传益为广泛。然其成书年代久远,后世读者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注释也就应运而生。自萧该《文选音义》始,开创了研究《昭明文选》的先河,此后关于选学的笺注层出不穷。
随着时代的推移,目前《文选》注释主要分成四大系统:即李善、五臣的单注本和二家合注本。而二家注本又分为六家与六臣注本,六家本为五臣注在前、李善注在后,六臣本则反之。目前学界公认,最早的六家本为宋初的秀州州学本,此本已佚,仅存韩国奎章阁翻刻本存世,知秀州本的成书时间在北宋元祜九年(1094),比广都裴氏本的成书早17年。已知宋刻六家注本中,秀州本、广都裴氏本与明州本三种最为重要。而秀州本已佚,因此对广都裴氏本的研究极为重要,是厘清五臣、李善单注与合注本的脉络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裴氏本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仅存二十六卷,其余即用袁装翻刻本配补。国内现存《六家文选》善本有宋绍兴明州刻递修残本廿八卷,其后最古之本即此袁褧本。故而,广都裴氏本的翻刻本——袁刻《六家文选》在整个六家注本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关专家经过校对文本差异,认为明州本亦出于裴氏本。明州本有校语、无校语删除李善及五臣注之处,袁刻本皆未删注,故袁氏本虽为后出,某种角度来说其文本更胜明州本。
此本卷首為梁昭明太子撰《文选序》;李善《上文选注表》,后附国子监奉敕校印公文五行;吕延祚《进集注文选表》《六家文选目录》,题“梁昭明太子撰,唐五臣注,崇贤馆直学士李善注”,正文题衔相同。
每半叶十一行,行十八字,注小字双行二十六字。框高23.9厘米,宽19厘米。白口,线鱼尾,左右双栏。版心镌“文选某某卷”,下记页码。有刻工姓名:“信、淮、徐敖、徐、陆儒、刘、周、启明、湛、李宅、文”等人。据李国庆先生所编《明代刊工姓名索引》682—683页“徐敖”条,除本书外,还刻过南宋初年刊宋元明嘉靖递修本《北齐书》三十卷,明正德十五年(1520)长沙熊宇刻篆文楷对照本《楚骚》五卷,明嘉靖间李元阳刻《十三经注疏》,明嘉靖十六年(1537)陈蕙扬州书院刻《广文选》六十卷,明刻本《鸿庆居士文集》十四卷,明嘉靖八至九年南京国子监刻《史记》与《前后汉书》,明嘉靖刻《九经》,明嘉靖间常州知府应桢刻《礼记集说》三十卷和《四书集注》四十卷,明嘉靖六年(1527)震泽王延哲复宋本《史记》一百三十卷,明嘉靖间金坛县刻本《诸史会编大全》。其余各人如“陆儒”(P397)、“李宅”(P320)、“启明”(P445)等,皆于正嘉间在江南地区刻书多种——以上这些证明了,这部《六家文选》的刊工都是明代正嘉间江南地区的熟练名匠,诚如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五《明人刻书之精品》所言“皆当日剞劂高手”,而袁跋指出,其复刻时“框郭字体,未少改易”,宋讳照样避之。两相结合,故能确保此本复刻宋椠神采逼真,惟妙惟肖,而终成有明一代刻书名品。此本一出,在明代即被视作“善本”,明人赵琦美径直将其称为“袁家版”,可见时人对其推重有加。
关于此本摹刻之精,历代文人多有好评。如《天禄琳琅书目》卷十著录袁本谓“此书抚刻甚精,校勘亦审,实与宋椠同工。”《书林清话》卷十《坊估宋元刻之作伪》云:“《六臣注文选》六十卷,袁褧刻本……合计内府所藏《文选》十部,而作伪居八九。此可见袁本雕刻之精,而书估狡狯之奇,亦层见叠出而未有已也。”邓邦述《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卷三《六家文选六十卷》:“嘉靖袁氏刻《文选》,可以乱宋本楮叶。”此外,张元济和傅增湘都见过广都裴氏宋刻本,在《涵芬楼烬余书录》和《藏园群书经眼录》中着录袁本时也都称“嘉靖吴中袁氏复本”或“吴郡袁褧嘉趣堂复刻宋广都裴氏刊本”,这二人同时使用了“复本”和“复刻”词汇,说明他们都对袁本摹刻的逼真性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袁本与裴氏本极其相似。近人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中,提及明人精刻二十余种,其中称“极有名者”仅五种,即有此书。日本学者斯波六郎先生在《对(文选)各种版本的研究》(《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对袁刻本《六家文选》评价道:“袁氏本详出五臣注与李善注,并皆有据,是此本最大的优点。又有胡刻本、赣州本、《四部丛刊》本被改窜或脱落之处,在此本也有不少保留,这也是它的一个优点吧。
此本有牌记如下:
“此集精加校正,绝/无舛误。见在广都/县北门裴宅印卖”【昭明太子序后】
“皇明嘉靖壬寅四月立夏日/吴郡袁氏两庚草堂善本雕”【卷三十尾】
“皇明嘉靖丙午夏雕谢湖(篆文印)南征”【卷三十二尾,行书】
“四月十二日×××刊”【卷三十七尾】
“此蜀郡广都县裴氏善本,今重雕于/汝郡袁氏之嘉趣堂。嘉靖丙午春日/(空一行)国朝改广都县为双流县,属/成都府。”【卷四十尾,行书】
“藏亭”【卷四十一首尾皆有此刊记】
“嘉靖丁未季夏晦日藏亭记”【卷四十六尾】
“毋昭裔贫时,常借《文选》不得。发/愤曰‘异日若贵,当板镂之以遗学/者。后至宰相,遂践其言。出《挥麈录》。”【卷五十二尾,行书】
“吴郡袁氏/善本新雕”【卷六十尾,隶书】
自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34—1549),此书历时十六年才得以竣工。且如此众多刊记,在明版书中实属罕睹。
此本有翻刻,摹刻颇精,但板框宽度较小耳,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杨军《明代翻宋本知见书录》称“无鱼尾,四周单边”者皆是。又有明丁觐翻刻本,行款改为十行十八字,容易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