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2021-05-30 21:37王慧
环球慈善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李大钊

王慧

编者按: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这座百余平方米的小院子,踏入朱门,一切都是静谧而庄严的。院子中央的雕花鱼缸里几尾追逐嬉戏的小锦鲤和轻言细语的青年人,给这里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与朝气;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出现过历史上最著名的《新青年》“六大主编”;这里曾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位于北京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陳独秀旧居)于6月1日正式开放。这座百余平方米的小院子在上个世纪20年代,位置是比较隐秘的。

院子里分有北房和南房,分别推出历史上的《新青年》和“陈独秀在北京”两个专题展,集中展示《新青年》的历史地位以及陈独秀在京期间的一些事迹与历史贡献。

院内西墙上醒目的青铜浮雕再现了当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这里工作时的场景,令人想到这里曾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浮雕的一侧,成片的竹子在雨中愈发苍翠挺拔,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这里曾经蓬荜生辉。

《新青年》的创立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立了《新青年》,初名为《青年杂志》。这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1923年6月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直到1926年7月停刊。从创刊到停刊见证了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的历史过程,在党的创建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北房展厅内展出了《青年杂志》的创刊号,第一卷第一号。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人权”与“科学”的口号,是新文化运动第一篇纲领性文章,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在上海时期的《新青年》一直由陈独秀一入主编,一年后,根据形势的发展,为让更多的中国青年投身于思想革命的洪流,1916年9月,陈独秀将《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让造就新青年的主旨更加一目了然。

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聘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也由上海迁到北京,《新青年》改为同人刊物,仍以月刊形式刊发,编辑部同人每人负责一期,陈独秀、钱玄同、沈尹默、刘半农、胡适、陶孟和六个人按月轮流主编,之后李大钊、高一涵也加入编委的行列,周氏兄弟也在上面积极投稿和发表文章。当时《新青年》上发表了众多反对封建专制和旧道德的文章,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鲁迅后来又相继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文章,这也奠定了他在近代文学史上巨匠的地位。

五四运动前后,以《新青年》为旗帜,各地的进步报纸和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为倡导新思想新文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内部,也围绕着《新青年》是否应该传播马克思主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后来一部分人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另一部分人则继续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走了下去。胡适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稍后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再论问题主义》,也明确反驳了胡适的改良主义文章。1919年10月、11月,李大钊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篇文章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革命思想的先驱

1919年10月5日,《新青年》由同人刊物恢复了陈独秀一人主编,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本志宣言》。1920年,陈独秀到达上海后,《新青年》作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它公开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的准备,成为“革命思想的先驱”。这个时候的《新青年》八卷一号的封面发生了变化,上面印有一个地球,从地球的东西两侧伸出了两只强劲有力的双手,这就代表着中国的无产阶级必须和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紧紧地团结起来,也暗示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必须紧密地团结起来。

1923年6月,召开了中共三大,《新青年》改为季刊,正式成为中共中央第一本机关理论刊物,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和策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大革命高潮的兴起作出了贡献。由瞿秋白担任主编,瞿秋白为《新青年》撰写发刊词《新青年之新宣言》,当时瞿秋白在北京东城居住时根据国际歌的配乐将歌词翻译成中文,最后发表在1923年6月15日的《新青年》上。为方便前来的参观者查阅,展厅电子屏上一共录用了210篇有关马列主义的文章。

陈独秀在北京

展馆的南房是当年陈独秀和他的家人居住的地方。展柜里陈设着电视剧《觉醒年代》里用过的马灯、茶壶、毛笔、公文包等几件道具和李大钊的通信手札,展柜里收藏的北京大学校徽是由鲁迅亲自设计的。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今安庆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5年9月,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7年1月,陈独秀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邀请来到北大担任文科学长,同年《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至北京。1920年2月,为躲避北洋军阀的追捕,陈独秀从北京秘密前往上海,也由此开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革命历程。陈独秀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积极办学,鼓励学术研究,为各种新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一号(1918年1月15日),全面引用了白话文和新式标点。陈独秀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介绍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民主”与“科学”。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遭遇了外交的失败,当时的英、法、美三国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反抗,当时北京的13座学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游行示威,要求收回山东的特权,由此掀起了著名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陈独秀参与和领导了这场运动,并发表了刊号,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和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陈独秀当时在散发传单时遭到了北洋军阀暗探的逮捕,由于全国各界的抵抗呼吁,最终被顺利释放。

南下建党

李大钊和陈独秀在北京期间合作共事,共同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所需要的思想启蒙与干部准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南下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的途中,李大钊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南房展厅的西侧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油画,通过现代动态技术,生动地描绘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新时代的“新青年”

在雨中,几个背着“新青年”字樣帆布包的青年女学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当记者询问她们是否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时,一个年轻女孩笑着说: “我们是新时代的新青年,背包是从鲁迅文学馆买来做纪念的。”继《觉醒年代》热播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参观留念,尽管当天的雨下得很大,冒雨前来展馆的年轻人依然络绎不绝。

结束语

《新青年》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载体,它担负着并出色地完成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向国民宣传自己信仰和主张的特殊使命,忠实地记录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对大革命的兴起,其绩伟伟,其功赫赫,它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肌体就会永远年轻,永葆朝气。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温馨提示: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免费对外开放,周一闭馆。观众可使用北京市东城区“党史e起学”小程序预约。

猜你喜欢
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李大钊
楚怡学校与湖南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青春》
李大钊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
钱玄同与刘半农炒作《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