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
摘 要:市场经济越来越激励,人才对企业的影響极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向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必然要在人才战略的有效落实下才能实现,有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建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本课题针对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采取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先进的网络技术充分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就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利用网络技术科实现管理过程中配置更加科学,管理状态和方法得以优化和创新。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也不断改变。原本资金和技术是企业在行业中站稳脚跟的关键,如今竞争核心是人才。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是人力资源。
企业建立专业、有秩序、主观能动力抢和训练有素的团队,由于企业竞争力提升,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所以,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规范、协同、共享和管控等关键问题,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过很多企业虽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已经非常明确,然而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执行和通过哪些方案来落实显然没有经验,下面对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几点对策。
一、管理者大力支持并高度关注
管理者传统滞后的管理理念要全部摒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要积极主动,对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紧迫性要深刻认识,对于信息化建设要大力支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仅是工具,也是新兴的管理方式和思想。对于管理理念要深入全面的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状况,科学有效的对其应用,方能保证其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立健全的过程中,企业决策和管理人员要对全新的理念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调整管理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想更好的完成,首先决策层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要高度关注,同时从长远发展对其投资收益进行分析。虽然短期来看可能效益非常微薄,不过从长远发展来看,项目所带来的收益是非常显著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作用是无形的,有利于团队凝聚力、协作精神和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对于建设过程中应用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决策层要为其提供保证。
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意义充分认识,并且对管理成效的评估方法也熟练掌握,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决策者重要任务。人力资源部门是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职责部门,可通过各种指标向高层传递信息化建设的思想。
高层领导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积极参与和引导。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人员和设备等充足,并对具体的规划和执行过程进行监管。高层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理论和实践知识要熟知,可以利用现代管理学理念调动和激励有关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科学有效的宣传,使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被基层管理者认可,进而确保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尽量没有障碍。另外,非技术因素也需高度重视,同时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设计和规范也要充分参与。
二、业务流程规范化、组织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人力资源组织结构与管理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以业务需求为基础进行调控,使其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如今的信息化发展时代,信息传输速率不断加快,人们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也都有所改变,同时业务流程、企业制度和工作环境也随之变化,管理层实现简化。多数企业都是利用扁平式或者矩阵式来体现组织结构。扁平式结构有利于员工和管理层交流,对于不断进步的科技和社会来说能够更好的满足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是适应时代发展和价值体系改变的必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传统业务流程、岗位以及员工职责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少数组织结构也有可能调整。对于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需要尽量控制,确保相关部门和员工对这种变化认可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可以从下面两点提高适应能力:
部门职责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主要为部门职能和员工职责的调整,流程更改以及权益、权力的重新分配等。管理结构的调整。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人员结构会随之改变,重复性工作量会大幅减少,员工在创造性工作中精力会更充足。对于改变后的工作,企业需要对管理目标、晋升标准和培训模式等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尽力不同于制造部门、生产部门或者财务部门,其效益并不是短期内就能看到的。企业当前最重视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为了顺利建设信息系统,企业遵循的主要原则有:第一,务实性,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解决企业具体的问题;第二,核心业务,以基础性信息系统建立为主,进而不断扩充形成业务板块的丰富;第三,先进性,在系统建立时要充分利用IT技术,如数据库技术和主流操作系统等,跨数据或跨操作系统情况下,现代化管理理念要充分展示;第四,经验性,参与信息系统建设的人员以及供应商必须经验丰富;第五,可行性,不能一味追求高精尖技术,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与之匹配的系统,与企业管理文化和员工综合素质相符合,保证系统的可行性。
从下面几个角度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第一,策略确定,包括电子化服务模型的建立,员工关系的目标确定,策略规划和实行;第二,综合分析信息化工作的水平和性质,例如员工能否对软件顺利操作;第三,信息系统建立通常最基础的部门就是门户网站,系统界面以员工、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专家使用工具进行设计;第四,系统要将薪资管理、绩效管理、招聘和培训等功能模块涵盖在内;第五,系统运行中服务器、硬件、用户服务、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以及流程控制等是否需要。
四、员工与管理者在综合素质和IT技术应用水平的强化
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系统优化和健全的关键部分,信息化建设是利用信息技术将管理业务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革,所以相关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理念要充分理解,同时具备IT经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通过培训使用有关人员IT水平提升,并深刻认识到IT技术对于信息系统的重要影响,使管理者在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技能得以提升,最终实现系统水平和效益的提高。
企业所有员工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必然有利于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对于信息时代各种要求,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达到要求。管理人员在应用信息系统时可能会面临比较多的问题,企业需要及时组织培训活动,使员工能够掌握系统操作方法,同时也实现价值观的提升,员工培训内容要包含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确保员工对信息系统能够更好的应用。
信息系统拓展性增强。信息系统应用范圍不断扩大,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此时应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预测与盘点、职业资格证书等制度上进行扩展,保证在不断发展和变革的人事制度中,信息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并在业务上不断扩展。
五、科学管理力度加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企业需要对自身发展情况充分了解,对于存在的不足也能正确面对,针对具体问题采用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方法。信息化建设目的的实现通常需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第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水平必须符合特定要求才能通过信息化方法使企业绩效提高。基础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是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主要有:基础信息管理,包括员工履历、考勤和薪资等;企业内部业务的程序化,包括培训、绩效考核和招聘等流程;员工行为管理;内部控制管理、进程执行过程等。
六、结束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充分理解,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现的前提,对企业实际情况客观评估并研究,对实施范围进行确定。决策者积极主动参与及大力支持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对员工职业发展、工作分工和绩效考核等进行明确,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更加坚实。
参考文献:
[1]唐贵瑶,陈琳,陈扬,刘松博.高管人力资源管理承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04):212-224.
[2]陈志霞,周佳彬.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39(01):56-67.
[3]赵曙明,孙秀丽.中小企业CEO变革型领导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HRM能力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05):66-76+90.
[4]林叶,李燕萍.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前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02):114-123.